图书介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历史考察、理论探讨、实践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历史考察、理论探讨、实践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217913.jpg)
- 李太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984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科学教育学-研究;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历史考察、理论探讨、实践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历史考察编3
第一章 西方大学人文教育发展简史3
第一节 人文教育的概念5
一、什么是人文和人文教育5
二、人文教育的三种含义7
第二节 西方大学人文教育发展简史13
一、人文教育的兴起13
二、人文教育在西方大学中的衰落和被边缘化18
三、大学面临的困境与人文教育的转机21
四、人文教育在与科学教育的竞争中生存32
五、大学人文教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意义36
第二章 20世纪西方科学教育发展的轨迹和原因分析42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教育发展的轨迹42
一、科学教育地位:从边缘到中心42
二、科学教育理念:从培养精英到为了所有的学生44
三、科学教育目的:从知识结构到素质发展47
四、科学课程形态:从学科中心课程到综合课程50
五、科学教育内容:从科学问题到社会和人的问题53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科学教育发展轨迹形成的原因分析55
一、社会生产、生活科学化是科学教育从边缘到中心、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根本原因55
二、科学教育发展与军事战争密切相关57
三、科学教育的发展变革是人们对科学和科学教育本质的认识深化的结果59
四、科学教育改革受到科学主义和科学人道主义的影响63
五、科学课程的综合化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综合性的体现68
理论探讨编71
第三章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71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72
一、科学与人文的本质界定72
二、科学与人文的一体性76
三、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性79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科学与人文关系83
一、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84
二、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为学”与“为道”86
三、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89
第四章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95
第一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主要区别95
一、两者传授的知识类型不同95
二、两者发展的主要素质层面不同96
三、两者培养的人才种类和层次不同96
四、两者的教育过程和途径不同97
五、两者的教育方法、目的不同97
第二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联系103
一、科学教育对人文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104
二、人文教育对科技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112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联系的理论依据118
第五章 科学教育的科学哲学基础125
第一节 传统及其超越:科学观的转向126
一、传统的科学观126
二、科学观的文化论转向128
三、科学观的后现代转向130
四、后现代科学观的特征133
第二节 不同科学观视野下科学教育的价值定位137
一、基于传统科学观的科学教育:传授实用的科学知识137
二、文化论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定位:凸显科学教育的人文意蕴139
三、后现代科学观视野中的科学教育:走向科学与人文的统一140
第三节 和谐向度的科学教育:科学观转向的呼唤142
一、科学教育要渗透人文关怀142
二、科学教育要走入生活世界145
三、科技道德教育要贯穿科学教育始终147
第六章 科学教育的价值哲学反思151
第一节 科学教育自在价值的应然意蕴152
一、求真是科学教育的先天旨趣152
二、扬善是科学教育的应有之义153
三、达美是科学教育的内在追求154
第二节 科学教育价值实现难为的实然征候155
一、难为征象:现实价值的失落与虚假价值的凸显155
二、难为成因:认知的偏失与操作的失当157
第三节 科学教育走出难为困境的教师作为160
一、合理定位价值取向是前提160
二、努力提升课程意识是保障161
三、长足改进课程教学是关键163
实践探索编169
第七章 理学教学中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研究169
第一节 大学理学教学中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和问题169
一、在理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观念基本确立170
二、人文性成为当前大学理学教学的三大价值取向之一171
三、以理学为背景的专题教学活动成为人文教育实践的主要活动174
四、大学理学教学中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还没有实质性效果175
第二节 我国大学理学教学中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理性反思177
一、知识观片面与教学活动的“人文营养蒸发”178
二、“讲解传授”思维定式与学生灵性缺失179
三、师生交往单向性与教学活动中情感缺失180
四、大学生学习“功利性”和价值理性迷失181
第三节 我国大学理学教学活动中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分析182
一、推动大学理学教学观念全面转型182
二、开发大学理学教学中知识的全面内涵185
三、整合大学理学教学模式187
四、变革大学生学习观:由“占有”向自主创新转变189
第八章 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研究192
第一节 在工程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193
第二节 MIT与HUST工程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比较研究196
一、MIT与HUST课程设置比较196
二、MIT与HUST教学方式比较199
三、MIT与HUST科学研究比较201
四、MIT与HUST师资队伍比较202
五、MIT与HUST校园文化建设比较203
第三节 我国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途径研究204
一、改革高校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204
二、构建工程与人文交叉的课程体系204
三、将人文教育融入工科专业教学中205
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加强师生互动205
五、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206
第四节 案例研究:HUST工科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知调查207
一、知识传递中的人文因素207
二、能力训练中的人文因素209
三、精神提升中的人文因素213
四、改进建议: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拓展216
第九章 当代我国环境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218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历史演变219
一、环境教育的缘起219
二、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221
第二节 环境教育重科学轻人文的表现及其原因223
一、环境教育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223
二、环境教育重科学轻人文的原因227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环境人文教育的策略230
一、以培养环境美感为重点,加快发展环境美育230
二、以提高环境意识为重点,加快发展环境哲学教育231
三、以推进绿色消费为重点,加快发展生活时空中的环境教育233
参考文献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