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急诊护理管理与临床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急诊护理管理与临床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2484850.jpg)
- 沙丽,普春丽,孟月仙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5871455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急诊-护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急诊护理管理与临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急诊科布局与建设3
第一章 急诊科布局与设置3
第一节 急诊科布局与要求3
第二节 急诊科部门设置3
第三节 急诊科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配备4
第二章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基本情况5
第一节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布局与设置5
一、布局与设置5
二、主要仪器设备5
第二节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药品配备5
一、急救车药品、物品配置5
二、常用专科备用药品6
三、转运箱备用药品7
四、心梗急救包药品7
第三节 急诊科护理亚专业设置7
一、护理亚专业小组概况7
二、护理亚专业小组职责9
三、护理亚专业小组具体活动内容9
四、护理亚专业小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0
第二篇 急诊科行政管理25
第一章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25
第一节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概述25
一、EMSS任务25
二、EMSS形成与发展25
第二节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6
一、建立急诊医疗服务通信网络26
二、改善院前急救运输工具26
三、现场急救人员组成和物资供应26
四、救护人员培训26
五、社会急救27
六、加强城市急诊科建设27
第三节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模式27
一、院前急救27
二、医院急诊28
三、危重病监护29
第四节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疗服务体系29
一、院前急救29
二、医院急诊30
三、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31
第二章 急诊科管理制度32
第一节 急诊科各区域管理制度32
一、预检分诊管理制度32
二、抢救室管理制度33
三、清创室管理制度33
四、洗胃室管理制度34
五、观察室管理制度34
六、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管理制度34
七、门急诊手术室管理制度34
八、门急诊输液室管理制度35
第二节 急诊科工作制度35
一、先抢救后付费制度35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36
三、“三无”患者管理制度36
四、入院工作制度37
五、出院工作制度37
六、与院前急救衔接工作制度37
七、急诊分诊与110交接制度38
八、陪检制度38
九、转科交接制度38
附: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38
第三章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40
第一节 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40
一、人力资源结构40
二、护理人员要求41
第二节 急诊科护理岗位及能级管理41
一、岗位设置41
二、岗位职责41
三、岗位能级管理45
四、能级管理使用与培训49
第三节 急诊科护士排班61
一、概述61
二、各区域排班要求61
三、弹性排班62
第三篇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67
第一章 护理质量管理67
第一节 护理质量管理概述67
一、概述67
二、护理质量管理特点67
三、护理质量管理原则67
四、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步骤67
五、护理质量管理基本任务67
六、护理质量管理过程68
第二节 护理质量管理常用方法68
一、PDCA循环管理方法68
二、追踪检查法69
三、品管圈(QCC)70
四、6S管理法70
五、根因分析法(RCA)75
六、“二八”法则75
第三节 护理质量标准75
一、护理质量标准分类75
二、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原则76
三、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76
第四节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77
一、急诊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77
二、急诊科满意度调查95
三、急诊科护理质量考评指标及计算方法98
四、急诊科特殊区域护理质量考评指标及计算方法99
第二章 急诊专科护理常规101
第一节 常见急症救护101
一、呼吸困难101
二、胸痛104
三、急性腹痛106
四、意识障碍109
五、呕血111
六、咯血115
七、抽搐116
第二节 急诊科六个重点病种急救护理119
一、急性心肌梗死119
二、急性心力衰竭126
三、急性呼吸衰竭133
四、急性脑卒中138
五、急性创伤143
六、急性颅脑损伤148
第三节 常见急危重症急救护理155
一、急危重症患者转运155
二、急性心律失常157
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67
四、急性胰腺炎170
五、急性肝衰竭174
六、肝性脑病178
七、急性肾衰竭181
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6
九、癫痫189
十、休克192
第四节 常见临床危象急救护理197
一、高血压危象197
二、甲状腺危象199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201
四、超高热危象204
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6
六、低血糖危象210
第五节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急救护理213
一、中暑213
二、淹溺216
三、电击伤217
四、强酸强碱中毒219
五、一氧化碳中毒220
六、镇静催眠药中毒222
七、有机磷农药中毒224
八、百草枯中毒227
九、磷化铝中毒228
十、亚硝酸盐中毒230
十一、乌头碱类植物中毒232
十二、毒蕈中毒233
十三、急性酒精中毒236
第三章 急诊专科护理技术规范239
第一节 现场急救技术规范239
一、生命体征评估239
二、控制出血240
三、休克护理241
四、肌肉损伤、脱臼及骨折处理242
五、创伤处理243
六、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244
第二节 创伤患者搬运技术规范245
一、目的245
二、适应证245
三、物品准备245
四、操作方法245
五、注意事项248
第三节 气管插管配合技术规范249
一、目的249
二、适应证249
三、禁忌证249
四、操作前准备249
五、操作流程249
六、注意事项250
七、并发症250
第四节 气管切开配合技术规范250
一、目的250
二、适应证250
三、禁忌证251
四、操作前准备251
五、操作流程251
六、注意事项252
七、并发症252
第五节 环甲膜穿刺及切开配合技术规范253
一、目的253
二、适应证253
三、禁忌证254
四、操作前准备254
五、操作流程254
六、注意事项254
七、并发症255
第六节 吸痰技术规范255
一、目的255
二、适应证255
三、禁忌证256
四、操作前准备256
五、操作流程256
六、注意事项256
七、并发症256
第七节 心肺复苏技术规范257
一、基础生命支持257
二、BLS人员进行高质量CPR要点总结258
三、BLS中成人高质量心肺复苏注意事项258
四、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259
第八节 电除颤技术规范260
一、目的260
二、适应证260
三、禁忌证261
四、操作前准备261
五、操作流程261
六、注意事项262
七、并发症262
第九节 导尿技术规范263
一、目的263
二、适应证263
三、禁忌证264
四、操作前准备264
五、操作流程264
六、注意事项265
七、并发症265
第十节 洗胃技术规范267
一、目的267
二、适应证267
三、禁忌证267
四、操作前准备267
五、操作流程268
六、注意事项268
七、并发症269
第十一节 灌肠技术规范272
一、目的272
二、适应证272
三、禁忌证272
四、操作前准备272
五、操作流程273
六、注意事项273
七、并发症273
第十二节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277
一、目的277
二、适应证277
三、操作前准备277
四、操作流程277
五、血管位置选择278
六、注意事项278
七、并发症279
第十三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技术规范280
一、目的280
二、临床意义281
三、适应证281
四、操作前准备281
五、操作流程281
六、注意事项282
七、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282
第十四节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术规范283
一、目的283
二、适应证283
三、禁忌证283
四、操作前准备283
五、操作流程284
六、注意事项285
第十五节 血液净化技术规范286
一、目的286
二、适应证286
三、禁忌证286
四、操作前准备286
五、操作流程287
六、操作后护理288
七、注意事项288
第四章 急诊科药品管理290
第一节 急救药品管理规定290
第二节 常用急救药品使用要点290
一、呼吸兴奋药290
二、拟肾上腺素药291
三、心血管急救药294
四、血管扩张药298
五、平喘药299
六、镇静镇痛药300
七、解热镇痛药303
八、止血药305
九、脱水利尿药307
十、抗过敏药308
十一、糖皮质激素类药310
十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药314
十三、常用解毒药318
第三节 药品管理经验322
一、药品管理方法322
二、急救药物微量注射泵常用配置323
三、心梗急救药给药流程创新324
四、药品使用管理表单325
第五章 急诊科设备管理330
第一节 急救设备管理330
一、急救设备管理方法330
二、急救设备应急调配制度330
第二节 常用急救设备操作规程331
一、呼吸机331
二、简易呼吸器331
三、电动吸引器332
四、自动洗胃机332
五、心电监护仪332
六、微量注射泵333
七、除颤仪(美国ZOLL除颤仪)333
八、心肺复苏机334
九、血气分析仪(AS90血气仪)334
十、血液灌流仪(健帆)335
十一、Fresenis(费森尤斯)床旁血液净化仪336
十二、有创监测装置337
第三节 急救设备管理经验338
一、巧用砂皮排除除颤仪放电故障338
二、巧用温水热转洗胃机排除洗胃不畅338
三、心电监护仪导联线保护固定方法创新338
第四篇 急诊科安全管理341
第一章 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341
第一节 护理不良事件概述341
一、定义341
二、分类341
三、分级标准341
第二节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341
一、报告制度341
二、报告流程342
第三节 急诊科常见不良事件防范与处置343
一、用药错误343
二、患者跌倒/坠床343
三、患者走失344
四、患者自杀345
五、患者猝死345
第二章 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347
第一节 患者身份识别风险防范347
一、风险点347
二、风险防范347
第二节 急诊预检分诊风险防范349
一、风险点349
二、风险防范350
第三节 危重患者抢救风险防范351
一、风险点351
二、风险防范352
第四节 危重患者转运风险防范352
一、风险点352
二、风险防范353
第五节 危重患者交接风险防范353
一、风险点353
二、风险防范353
第六节 急救设备风险防范354
一、风险点354
二、风险防范354
第七节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风险防范354
一、风险点354
二、风险防范354
第八节 留观患者自行离院风险防范355
一、风险点355
二、风险防范355
第九节 患者压疮风险防范356
一、风险点356
二、风险防范356
第十节 急诊手术室患者风险防范357
一、手术患者错误357
二、手术部位错误357
三、器械、敷料等异物遗留体内358
四、烧伤或灼伤358
五、用错药物及血液制品358
六、手术体位并发症—皮肤损伤359
七、手术部位感染359
八、术中低体温359
九、工作人员锐器伤359
十、手术标本风险360
第三章 突发事件的急救与应对361
第一节 突发事件概述361
一、概念361
二、分类361
三、特点362
四、报告时限362
第二节 突发事件急救原则362
第三节 突发事件急救流程363
第四节 突发事件应对人员管理与培训364
第五节 突发事件应对经验分享365
第四章 急诊科应急预案368
第一节 突发职业中毒应急预案368
一、预防措施368
二、应急预案368
三、处理流程369
第二节 传染病救治应急预案370
一、预防措施370
二、应急预案370
三、处理流程371
第三节 猝死应急预案371
一、预防措施371
二、应急预案371
三、处理流程372
第四节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372
一、预防措施372
二、应急预案373
三、处理流程373
第五节 空气栓塞应急预案374
一、预防措施374
二、应急预案374
三、处理流程374
第六节 输液、输血反应应急预案375
一、预防措施375
二、应急预案375
三、处理流程376
第七节 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应急预案377
一、预防措施377
二、应急预案377
三、处理流程377
第八节 呼吸机运行中断电应急预案378
一、预防措施378
二、应急预案378
三、处理流程378
第九节 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379
一、预防措施379
二、应急预案379
三、处理流程379
第十节 医疗投诉与纠纷应急预案380
一、预防措施380
二、应急预案380
三、处理流程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