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最基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最基层
  • 蔡美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59050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闻最基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 新闻,有一种力量在基层&蔡伟达1

壹 采访之悟2

会议报道用心做2

网上得来终觉浅4

民生调查稿要做透6

经济新闻的效果转化8

“妙手偶得”与“养”新闻10

“社区新闻”一样可以做深12

“盯”出来的新闻14

“记者观察”重在观察16

要有“反向思维”18

这条新闻为啥“迟到”?20

暑假里多点“提醒”报道22

学会脑筋“急转弯”24

首先要分清“主辅”26

党代表的新闻解读27

采访不能“无疾而终”29

“小”字中的新闻服务31

“救小偷”报道的理性思考33

有对比,才有说服力35

小报开了“大”眼界37

领导走访稿也要接地气39

多看看上级党报41

体验报道要量力而行43

“面对面”要找对人45

放眼全局看价值46

内容才是王道48

人大工作宣传的“三字经”50

一条“补救”的好新闻52

突出价值标准54

有必要追问56

一则特别的头条58

“准”字当头最关键60

打好“新”字牌62

以“融”文章激发传播力64

突发的新闻怎么“发”66

模仿是为了超越68

有调研 才深入69

哪怕提前5分钟也好71

采访选材要突出主题73

写会还要“会”写74

贰 写稿之思78

多一些“三农”新鲜稿78

这篇新闻还是“空手而归”80

用心做好这道“鱼菜”82

经济报道可以做得更“活”84

跳出总结写消息86

材料只是新闻线索87

这笔新闻“账”理得好89

挖掘“明星”背后的正能量90

说开去还要“绕”回来92

多为群众发声94

要多说传统节日的“内核”96

“说”,不等于鲜活98

救助报道当客观呈现100

“导语病”一种102

多呈现“本土化”104

把人物写活105

“准确”是突发事件报道的关键107

讲好“棋局”背后的故事109

莫将背景作导语111

人物报道重点在人113

此番无新意115

放大地方元素116

数字是个宝 选择很重要117

“三农”新闻要紧扣“三点”119

不能“一直挂在嘴边”121

深度报道不是简单增量123

叁 编审之要126

民生版要有“民生味”126

做好“两头”,让版面重起来128

此处应用“马赛克”130

要让读者弄明白131

且将副区当主区132

注重组版和后续报道133

把策划意图体现出来135

总是“细节”最感人137

一图胜千言139

新闻也要知“冷暖”141

新闻延伸阅读“功夫在诗外”142

“增加可读性是群众观点问题”143

“这个版面做得好”144

系列报道要系统抓147

聋哑人会“说话”吗?149

组稿体现编辑思路150

满版都是“小蝌蚪”151

今天无新闻152

少些共性报道154

编稿就如刻瓜灯155

一条“热线”为啥能上头条?157

编辑不是照排员159

避免“选择性”失真161

风是用来“吹”的163

不要让读者猜谜语164

防止出现“两重天”165

精编出好稿166

导语要即时刷新168

要带着质疑编稿169

为什么是“小白兔”170

“看得见”的乏味和烦恼172

不妨沿用“笨办法”173

“客观条件”不能随意删175

不要硬“提拔”领导176

脱贫不能“永远在路上”177

这个不是“边陲”小镇178

不要迷信“网络搜索”179

“再次蝉联”意思重复180

多了个尾巴181

要把新闻要素“何故”说出来182

“一行”与“一行人”183

肆 策划之计186

“百姓脸谱”很靠谱186

记者行动体现媒体担当188

“发布”只是新闻传播的开始190

报网互动,威力无穷192

新闻报道需要温度194

世博报道如何“借船出海”196

正面引导要先声夺人198

如何让读者“身临其境”200

民生新闻要找共鸣点202

典型宣传的引领意义203

“曝光台”要重视选题205

政策解读“四问”207

“石头”落地的新闻思考209

“盐荒”面前的党报引导力211

节庆报道要立足“三个维度”213

“微”也足道215

孙杨夺冠的“意外”新闻217

满足读者知情权需“水到渠成”219

重大主题报道要“举重若轻”221

主流媒体要为实体经济鼓与呼223

“四季歌”如何唱出新意225

用主流声音解疑释惑227

好栏目需要好稿支撑229

环境舆论监督的“快、准、效”231

“问”得不聪明233

热线的“冷”思考235

“新闻坊”很贴近237

成就报道要写出成就感239

做好这道必答题241

做有思想的经济新闻243

用典型引领转型245

立好“深一度”专版骨架247

如何以小人物讲述大变迁249

呈现大融合要有好切口251

丰富版式承载主题报道253

细节决定传播力度255

蹲点报道要有“代入感”257

敏感话题报道 媒体要有担当259

伍 标题之法262

标题制作要避免重复262

标题“数字化”的直白表达263

一语双关“新意”多265

新闻标题不能非此即彼267

“白话式”标题也有味268

这个标题做得生动270

借“诗”发挥 生动有趣272

要“雷锋”,不要“雷同”273

让标题“动”起来274

“管”得生动有趣275

用标题“软化”内容276

这个标题“亮”了277

版面是脸 标题是眼279

标题要求简洁明了280

当“模式”成为模式281

给一个完整的标题282

新闻表述要符合习惯用语283

陆 规范之理286

新闻要多鼓劲286

少用“漫天要价”之类的形容词288

“富二代”的正面传播289

新闻力量在于客观公正291

法制新闻用词要规范292

让权威说话294

改“形”还要改“神”296

民生新闻需更多引导298

切勿自相矛盾300

个人账户不能接受公益募捐302

大棚套种已非新技术303

领导不会“分身术”304

谨用“首创”306

多学一些法律基本常识307

军装与检阅式不能乱用308

还是善意提醒好310

新闻也要“实名制”311

没有“千千万万”这么多312

柒 评论之得314

以理论引导舆论314

瞄准“靶心”写好评论316

以实用性增强评论功能318

让内容鲜活起来320

评论需要多样化322

多关注领导脱稿讲话324

立论出“新意”326

别把主体漏掉了328

用心做内参329

领导观点 记者语言331

捌 图片之议334

不要再让民工“数钱”了334

图片新闻的“收”与“放”335

“春运表情”也是新闻表情337

对的时间与错的画面338

这张图片很应景339

慎用网络图片340

不要“削”脑袋341

“扫街”也是必修课342

“无人机新闻”拍什么?344

大妈插秧不是体验345

配图不是“金箍棒”346

少用背影348

“三言两语”更要说清楚350

“拉郎配”也要让人信服351

玖 纠错之谈354

记者也要会算账354

标题差错如吃“苍蝇”355

记者不要随意为农民“增收”356

署名不能可有可无357

“日月”当分清358

“将”错不能就错359

这个“代”字不能少360

两处差错,一个意思361

量词使用要精准362

有图≠有真相363

读者不懂“分分种”364

“何必”与“务必”的天壤之别365

40002平方公里与385440张卡366

八旬老人称“阿婆”为好368

“下一版”不能“瞎”转369

听音还要看字371

儿童公益集市募集1.2亿元爱心款?372

拼音输入需要正确选择373

见“贤”,不是见“肾”374

拾 报网之合376

网站选秀在于“大众化”376

微博看“两会”,看出新“花样”378

新闻要走在台风前面380

“星期E”是报纸上的网络版382

一次感人的新闻连线383

“二次传播”做得妙385

全媒体传播“引爆”社会新闻387

“第一播报”重在“第一”389

拾壹 管理之道392

记者得有“三强”功夫392

用“五个一”练好脚功394

一线看“深度、态度、角度”396

一切以实效为标准398

功夫在平常400

不应停在“飞行模式”402

“记者蹲点”要沉下去404

新春走基层有新意405

让“靴子”早点落地407

不妨多考一考采编人员409

只因多走“几扇门”411

如何精做新闻“农家菜”413

让作风文风“双赢”415

为“贴地飞行”立规矩417

莫做“三只袋”记者419

新闻如何实现“三见”421

好稿评选宁缺毋滥423

鼓励向上投稿424

多向校对学习425

从“事”上改428

不在一线的“在一线”430

鲜活新闻从群众中来431

“前线”挖来的新闻才有可读性432

“菜鸟”需要精心呵护434

让“大雁”飞得更高437

善于“为我所用”440

后记 半路出家,更懂珍惜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