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曲霉毒素危害及其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曲霉毒素危害及其控制
  • 胡梁斌,李红波,赵岩岩,莫海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1944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黄曲霉毒素-危害性;黄曲霉毒素-控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曲霉毒素危害及其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黄曲霉毒素概述1

1.1 黄曲霉简介1

1.2 黄曲霉毒素来源1

1.3 黄曲霉毒素分类和性质2

1.4 黄曲霉毒素污染危害现状3

1.5 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5

1.6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6

参考文献8

2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及代谢11

2.1 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途径11

2.2 黄曲霉合成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11

2.3 囊泡理论与黄曲霉毒素合成运输13

2.4 影响黄曲霉毒素合成的环境因素14

2.5 黄曲霉毒素在水产生物中的代谢15

参考文献18

3黄曲霉毒素控制研究进展20

3.1 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控制20

3.1.1 黄曲霉及毒素污染的前期控制21

3.1.2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后期控制22

3.2 饲料中AFB1控制研究进展23

3.2.1 物理脱毒23

3.2.2 化学脱毒24

3.2.3 生物降解法脱毒24

3.2.4 抗氧化剂25

3.2.5 免疫增强剂25

3.2.6 多效性AFB1干预剂26

3.3 葡聚糖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新视角和前景27

3.3.1 葡聚糖简介27

3.3.2 葡聚糖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27

3.4 多糖与其生物活性相关的分子特性28

3.4.1 多糖的聚合度(分子大小)28

3.4.2 多糖高级结构28

3.4.3 支链分支度29

3.4.4 多糖的化学结构修饰29

3.4.5 受体结构决定的特异性多糖分子29

3.5 展望29

参考文献30

4水产中黄曲霉毒素概述36

4.1 水产中黄曲霉毒素的来源36

4.2 影响水产对黄曲霉毒素敏感度的因素37

4.3 黄曲霉毒素对水产的危害38

4.3.1 降低生长性能38

4.3.2 引起组织病理损伤39

4.3.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9

4.3.4 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40

4.3.5 致畸致癌、诱导细胞凋亡40

4.3.6 黄曲霉毒素积累残留41

参考文献41

5 AFB1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研究45

5.1 材料与方法46

5.1.1 主要试剂46

5.1.2 主要仪器46

5.1.3 试验动物及条件46

5.1.4 AFB1对黄河鲤鱼的LD50测定试验46

5.1.5 AFB1急性毒性试验47

5.1.6 样本采集47

5.1.7 黄河鲤鱼血液生化分析47

5.1.8 黄河鲤鱼肝脏酶活性测定48

5.1.9 AFB1对黄河鲤鱼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48

5.1.10 数据分析50

5.2 结果与分析50

5.2.1 AFB1对黄河鲤鱼的LD50及安全浓度50

5.2.2 黄河鲤鱼血液生理生化分析51

5.2.3 肝脏组织SOD活性、GSH含量及脂质过氧化分析55

5.2.4 AFB1对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56

5.3 小结59

参考文献59

6 AFB1对黄河鲤鱼的慢性毒性研究61

6.1 材料与方法61

6.1.1 主要试剂61

6.1.2 主要仪器62

6.1.3 试验动物及条件62

6.1.4 黄曲霉毒素制备62

6.1.5 试验饲料制备及分组62

6.1.6 黄河鲤鱼生长性能营养指标63

6.1.7 黄河鲤鱼组织中毒素积累分析63

6.1.8 组织病理学研究64

6.2 结果与分析65

6.2.1 AFB1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65

6.2.2 AFB1对黄河鲤鱼鱼体组成成分的影响66

6.2.3 AFB1在黄河鲤鱼不同组织中的积累68

6.2.4 AFB1对黄河鲤鱼组织病理学的影响68

6.2.5 AFB1对黄河鲤鱼的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71

6.2.6 AFB1对鲤鱼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73

6.3 小结75

参考文献75

7茶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78

7.1 材料78

7.1.1 材料与试剂78

7.1.2 仪器与设备79

7.1.3 主要溶液的配制79

7.2 试验方法80

7.2.1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80

7.2.2 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81

7.2.3 市售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调查83

7.3 结果与分析83

7.3.1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83

7.3.2 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分析86

7.3.3 市售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调查结果89

7.4 讨论90

7.4.1 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90

7.4.2 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90

7.5 小结91

参考文献91

8茶叶水提物中抑毒活性组分筛选93

8.1 材料93

8.1.1 材料与试剂93

8.1.2 仪器与设备94

8.2 试验方法94

8.2.1 培养基与孢子液制备94

8.2.2 茶多酚抑毒抑菌活性检测94

8.2.3 AFB1提取及含量测定94

8.3 结果与分析95

8.3.1 总茶多酚对黄曲霉产毒的抑制95

8.3.2 常见茶多酚单体对黄曲霉产毒的抑制95

8.3.3 非酯型儿茶素类茶多酚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抑制95

8.3.4 酯型儿茶素类茶多酚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抑制96

8.3.5 茶多酚和茶多酚单体对黄曲霉生长的抑制作用97

8.4 讨论98

8.5 小结99

参考文献99

9槲皮素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机制101

9.1 材料101

9.1.1 材料与试剂101

9.1.2 仪器与设备102

9.2 试验方法102

9.2.1 胞内活性氧(ROS)水平102

9.2.2 脂质过氧化分析102

9.2.3 SOD、CAT和POD活性测定102

9.2.4 同工酶电泳103

9.2.5 RT-PCR104

9.3 结果与分析104

9.3.1 槲皮素处理缓解黄曲霉菌丝内氧化胁迫104

9.3.2 槲皮素激发了黄曲霉体内抗氧化系统105

9.3.3 槲皮素抑制产毒相关基因的表达107

9.4 讨论108

9.5 小结109

参考文献109

10几种多糖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的抑制作用111

10.1 材料与方法112

10.1.1 供试菌株112

10.1.2 培养基112

10.1.3 试剂112

10.1.4 仪器112

10.2 实验设计112

10.2.1 培养条件112

10.2.2 孢子悬浮液制备113

10.2.3 纤维素提取113

10.2.4 绿豆多糖提取113

10.2.5 黄曲霉菌丝产量测定113

10.2.6 AFB1提取及含量测定113

10.2.7 数据分析114

10.3 多糖对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影响114

10.4 结语115

参考文献116

11改性香菇多糖抑制黄曲霉活性研究118

11.1 实验材料118

11.1.1 供试菌株118

11.1.2 培养基118

11.1.3 试剂118

11.1.4 仪器119

11.2 实验方法119

11.2.1 香菇多糖磷酸化修饰119

11.2.2 香菇多糖硫酸化修饰119

11.2.3 香菇多糖羧甲基化修饰119

11.2.4 改性香菇多糖的结构鉴定120

11.2.5 改性香菇多糖抑制黄曲霉活性120

11.2.6 数据分析121

11.3 结果与分析121

11.3.1 改性香菇多糖的结构鉴定121

11.3.2 改性香菇多糖抑制黄曲霉活性123

11.4 小结125

参考文献125

12改性香菇多糖抑制黄曲霉机制研究127

12.1 材料与仪器127

12.1.1 实验试剂127

12.1.2 主要仪器127

12.2 黄曲霉菌产毒调控基因RT-PCR分析127

12.2.1 样品采集127

12.2.2 RNA提取专用器皿及试剂的RN ase处理128

12.2.3 黄曲霉菌丝RNA提取128

12.2.4 RNA完整性检测129

12.2.5 RNA中的DNA的除去129

12.2.6 RNA的反转录129

12.2.7 RT-PCR所用引物、反应体系及程序129

12.3 结果与分析130

12.4 小结131

参考文献132

13纳米化肉桂醛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研究133

13.1 材料与仪器133

13.1.1 主要试剂133

13.1.2 主要仪器134

13.2 纳米化肉桂醛的制备134

13.2.1 油相的选择134

13.2.2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134

13.2.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134

13.2.4 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m)的选择134

13.3 纳米化肉桂醛的表征135

13.3.1 纳米化肉桂醛的粒径分布135

13.3.2 纳米化肉桂醛的透射电镜135

13.3.3 纳米化肉桂醛的稳定性考察135

13.4 纳米化肉桂醛抑菌活性135

13.4.1 黄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制备135

13.4.2 肉桂醛和纳米化肉桂醛处理对黄曲霉孢子的生长抑制136

13.4.3 肉桂醛和纳米化肉桂醛处理对花生酱抗感染能力的测定136

13.4.4 黄曲霉胞内ROS水平测定136

13.5 纳米化肉桂醛处理黄曲霉孢子胞内Ca 2+含量的变化136

13.5.1 细胞内钙离子的测定136

13.5.2 细胞外钙离子的测定137

13.6 结果与分析137

13.6.1 纳米化肉桂醛的制备137

13.6.2 纳米化肉桂醛的粒径分布138

13.6.3 纳米化肉桂醛的透射电镜138

13.6.4 纳米化肉桂醛的稳定性考察138

13.6.5 肉桂醛和纳米化肉桂醛抑制黄曲霉菌活性139

13.6.6 肉桂醛和纳米化肉桂醛对黄曲霉胞内R05影响139

13.6.7 纳米化肉桂醛处理黄曲霉菌孢子胞内钙离子的变化140

13.6.8 肉桂醛和纳米化肉桂醛对花生酱抗感染能力的影响141

13.7 小结142

参考文献142

14吲哚对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抑制作用145

14.1 材料与方法146

14.1.1 材料与试剂剂146

14.1.2 仪器与设备146

14.1.3 实验方法146

14.1.4 数据分析147

14.2 结果与分析147

14.2.1 吲哚对黄曲霉孢子生长的抑制作用147

14.2.2 吲哚对黄曲菌丝的生长及产毒的抑制作用148

14.2.3 吲哚对黄曲霉相关产毒基因转录的影响149

14.3 讨论149

14.4 结论150

参考文献150

15拮抗菌B-FS06的鉴定及其发酵产物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152

15.1 材料与方法152

15.1.1 培养基及供试菌株152

15.1.2 B-FS06的鉴定153

15.1.3 B-FS06对黄曲霉的拮抗作用153

15.1.4 B-FS06蛋白粗提液的制备153

15.1.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153

15.1.6 硫酸铵分级沉淀及抑菌实验154

15.1.7 蛋白粗提液温度敏感性实验154

15.2 结果与分析154

15.2.1 拮抗菌B-FS06的鉴定154

15.2.2 B-FS06对黄曲霉的拮抗活性155

15.2.3 最低抑菌浓度155

15.2.4 硫酸铵分级沉淀后的抑菌结果比较156

15.2.5 蛋白粗提液热稳定性实验结果156

15.3 讨论157

参考文献157

附录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2—2016)160

附录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1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