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时空行为与郊区生活方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时空行为与郊区生活方式
  • 塔娜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81796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147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62页
  • 主题词:郊区-生活方式-研究-北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时空行为与郊区生活方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郊区研究的新方向1

1.1.1 中国郊区化发展趋势及其问题1

1.1.2 郊区研究及其发展趋势2

1.2 城市研究的行为论基础3

1.2.1 关注动态与过程导向3

1.2.2 关注城市生活与社会公平4

1.3 郊区生活方式的研究框架4

1.3.1 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5

1.3.2 生活方式与时空行为的关系解读6

1.3.3 理论框架7

1.3.4 生活方式类型的测度指标9

1.3.5 研究特点9

2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活方式14

2.1 生活方式的概念14

2.2 经典城市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理论15

2.2.1 城市与城市生活方式15

2.2.2 郊区与郊区生活方式16

2.3 新城市社会学的生活方式理论17

2.3.1 “社会马赛克”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17

2.3.2 社会一空间互动视角下的生活方式18

2.4 生活方式与行为19

2.4.1 生活方式与越轨行为19

2.4.2 生活方式与日常行为20

2.5 小结21

3时空行为视角的生活方式25

3.1 时空行为研究经典理论25

3.1.1 行为主义地理学25

3.1.2 时间地理学26

3.1.3 活动分析法27

3.2 时空行为研究的核心概念27

3.2.1 时空路径27

3.2.2 时空弹性28

3.2.3 活动时空密度29

3.2.4 活动空间29

3.3 时空行为视角的生活方式理论探索30

3.3.1 时间地理学: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的互动关系30

3.3.2 活动分析法:生活方式与宏观背景、微观行为的关系31

3.4 时空行为视角下的生活方式实践进展33

3.4.1 应用行为指标测度生活方式33

3.4.2 利用生活方式群体解读行为模式35

3.5 小结37

3.5.1 制约机制的实证分析需要加强37

3.5.2 时空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是新趋势37

3.5.3 生活方式测度需要增加活动因素38

4研究区域与调查方法43

4.1 研究区域的选取43

4.1.1 北京的郊区化过程43

4.1.2 案例区域的选取45

4.2 基于GPS的时空数据采集方法46

4.2.1 日志调查问卷设计46

4.2.2 基于GPS的时空轨迹采集46

4.2.3 基于互联网的活动一移动信息采集47

4.2.4 调查实施48

4.2.5 数据管理49

4.3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49

4.4 核心变量及其测量49

5基于家庭类型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52

5.1 家庭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关系52

5.1.1 中国城市社会转型与家庭变迁52

5.1.2 家庭类型与行为差异54

5.1.3 家庭类型对生活方式的影响55

5.2 家庭类型与时空弹性56

5.2.1 不同类型活动的时空弹性56

5.2.2 整日的时空弹性特征56

5.2.3 时空弹性的一周差异特征59

5.2.4 家庭结构对时空固定活动参与的影响60

5.3 家庭类型与行为的时空间结构62

5.3.1 整日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62

5.3.2 不同活动的持续时间特征63

5.4 小结66

5.4.1 生活方式的性别差异正在增加66

5.4.2 家庭具有行为的自我协调机制67

6基于移动性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71

6.1 汽车所有权与生活方式的关系71

6.1.1 城市汽车所有权增长趋势71

6.1.2 汽车所有权与行为差异73

6.1.3 汽车所有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74

6.2 汽车所有权与日常活动—移动行为75

6.2.1 整日行为的时空间结构特征75

6.2.2 活动地点的集聚特征75

6.2.3 活动点的距家距离特征76

6.3 汽车所有权与活动空间79

6.3.1 活动空间特征79

6.3.2 汽车所有权对活动空间的影响82

6.3.3 汽车使用情况与活动空间的关系84

6.4 汽车所有权与汽车出行距离86

6.4.1 整日汽车出行距离影响因素86

6.4.2 通勤汽车出行距离影响因素88

6.4.3 非工作汽车出行影响因素88

6.5 小结89

6.5.1 汽车使用对提高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89

6.5.2 探索城市空间结构对汽车使用方式的影响91

7基于职住空间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95

7.1 职住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关系95

7.1.1 郊区化与职住分离95

7.1.2 职住空间、建成环境与行为差异97

7.1.3 职住空间对生活方式的影响98

7.2 职住空间的双锚点模型98

7.3 郊区居民的通勤特征101

7.4 职住空间对通勤效率的影响103

7.4.1 衡量指标103

7.4.2 通勤效率的群体差异104

7.4.3 模型分析105

7.5 职住空间对工作日晚间非工作活动的影响108

7.5.1 工作日晚间家外非工作活动的差异分析108

7.5.2 职住空间对工作日晚间非工作活动参与的影响109

7.6 小结111

7.6.1 郊区居民的通勤圈具有多元化特征111

7.6.2 郊区居民个体通勤效率较低111

8基于时空行为的生活方式类型研究116

8.1 基于时空行为的生活方式类型划分116

8.1.1 选取指标116

8.1.2 因子分析116

8.1.3 聚类分析120

8.2 生活方式群体的社会经济属性特征120

8.2.1 家庭属性特征120

8.2.2 个体属性特征122

8.2.3 职住空间特征125

8.2.4 社会经济特征小结125

8.3 生活方式群体的活动—移动模式特征126

8.3.1 时空路径126

8.3.2 活动点密度128

8.3.3 非工作活动时空分布特征130

8.3.4 出行时间133

8.3.5 活动—移动模式特征小结135

8.4 小结137

8.4.1 郊区空间的日常生活功能需要加强137

8.4.2 城市空间对郊区居民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137

8.4.3 中国城市郊区居民生活方式具有独特性138

8.4.4 生活方式差异提供了一个划分居民类型的视角139

9时空行为与郊区生活方式研究的未来140

9.1 时空行为视角的生活方式研究创新140

9.1.1 构建时空行为视角下的生活方式理论140

9.1.2 分析生活方式的“空间—社会—技术”制约机制141

9.1.3 探索生活方式郊区化的研究路径142

9.2 日常行为与生活方式研究的展望143

9.2.1 构建行为—空间互动理论体系143

9.2.2 拓展空间公平研究的主题143

9.2.3 深化主客观结合行为机制的分析144

9.2.4 开展面向规划的行为预测研究145

图表来源1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