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理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伦理学原理
  • 杜鹃,唐代兴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6482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伦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伦理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伦理学的常识认知2

2.伦理学的原理生成3

3.道德学的整体建构9

4.美德学的基本框架13

5.起点与目标的同一15

第1篇 伦理学的基本认知21

第1章 什么是伦理学?21

一、伦理学是综合性学问21

1.伦理学与道德学21

2.伦理学的整合视野23

二、伦理学的科际关联性26

1.伦理学与自然科学27

2.伦理学与政治学31

3.伦理学与教育学33

4.伦理学与语言学36

三、伦理学的功能性定位40

1.伦理学的尺度功能40

2.伦理学的秩序功能45

3.伦理学的承传功能47

4.伦理学的方法功能49

第2章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52

一、人的存在与伦理生活52

1.人的本原存在状况53

2.人生活的伦理处境58

二、伦理生活的认知方式63

1.伦理经验认知方式64

2.伦理理性认知方式67

3.伦理直觉认知方式71

三、善恶的两种判断尺度73

1.善·恶概念的区分73

2.善·恶的尺度依据76

四、伦理生活的基本方法78

1.利·义的方法取向79

2.功利论与道义论方法86

3.两种方法的生境方向90

第3章 伦理学的两维世界92

一、道德的基本问题94

1.道德概念及起源94

2.道德的构成形态101

二、美德的基本问题108

1.什么叫美德?108

2.美德的起源109

3.美德的本质112

4.美德的个体性114

第2篇 伦理学的思想基础121

第4章 伦理学的人性论奠基121

一、伦理与人性的本原关联121

1.科学·人·人性121

2.伦理的人性本原132

二、人性问题的辩证与重构137

1.人性传统的伦理误导137

2.生生之向的人性重构144

3.人性的生存实践塑造149

第5章 伦理学的存在论依据155

一、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155

1.两个世界的存在区分155

2.两个世界的生成关联157

二、伦理原理的生成依据159

1.伦理原理的宇宙依据161

2.伦理原理的自然依据163

3.伦理原理的生命依据165

三、伦理存在的信仰动力167

1.信仰的人性存在指南167

2.信仰的两极伦理指向169

第6章 伦理学的知识论建构175

一、伦理知识的认知基础175

1.伦理知识生成何以可能?176

2.伦理知识生成的基础何在179

3.伦理知识生成的基本路径181

4.伦理知识生成的内在机制183

二、伦理知识的创建之路186

1.伦理方法知识的生境方向187

2.道德知识创建的生境方向190

3.美德知识创建的生境方向196

三、伦理知识的运用之路200

1.伦理知识运用的个体方式201

2.伦理知识运用的社会方式204

第7章 伦理学的心理学规律214

一、伦理的奠基心理学规律214

1.伦理主体的生成214

2.伦理人格的建构217

3.良心·良知·良能221

二、伦理的一般心理学机制225

1.伦理信念与伦理动机225

2.伦理目的与伦理手段227

3.伦理结果与伦理效应230

三、社会伦理心理的基本问题232

1.社会伦理心理的生成233

2.社会伦理心理的敞开236

四、社会伦理心理的运行机制243

1.奖励与惩罚的心理机制243

2.对德行和恶行的看待245

3.逃逸或规避的心理取向248

第3篇 道德生活的共守规范255

第8章 道德规范的目标功能255

一、道德规范的基本问题255

1.规范伦理与意愿伦理255

2.一般规范与应用规范258

二、道德规范的双重目标260

1.合法期待的利益取向260

2.道德应得的自由配享263

三、道德规范目标的实践265

1.实践的认知规范功能265

2.实践的激励引导功能267

第9章 道德规范的认知原理270

一、利益谋求动力论270

1.利益世界和利益共同体271

2.利益客体与利益主体273

二、权利平等主体论276

1.利益行为与利害权衡276

2.权利主体与权益主体278

三、责任要求规范论280

1.权责主体与权责受体280

2.责任要求与利益限度282

四、权责对等行动论284

1.权责对等的实质规范284

2.权责对等的行动指向286

第10章 道德的德目与类型290

一、完善道德德目系统290

1.中西德目系统的特征290

2.道德生活的总德目299

3.私德生活的三德目304

4.公德生活的四德目309

二、道德的行为类型学317

1.私德行为的基本类型317

2.公德行为的基本类型319

3.道德行为的规范机制323

三、无德行为及心理依据325

1.贪恋行为及心理机制326

2.造假行为及心理机制328

3.嫉恨行为及心理机制331

4.忘恩负义及心理动力334

第4篇 美德生活的个性修为341

第11章 美德的基本问题341

一、美德·品德·善恶341

1.道德:美德的起步阶梯341

2.品德:美德生成的基石344

3.美德:无恶的至善347

二、美德的自身要求349

1.美德的内在生成349

2.美德的践行方式354

3.美德的动力机制358

三、美德的方法论视野360

1.美德方法原理360

2.道义论方法的运用361

第12章 美德的德目与类型369

一、美德的德目系统370

1.勇敢之两栖德目371

2.美德的基本德目375

3.美德的重要德目380

二、美德的类型学问题386

1.感受型美德行为387

2.家庭型美德行为389

3.友情型美德行为391

4.信仰型美德行为392

参考文献395

索引402

后记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