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家文库 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百家文库 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2405541.jpg)
- 李新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70603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信用制度-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家文库 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信用概论1
第一节 研究信用问题的重要意义1
一、信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1
二、信用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意义13
三、信用理论当前的研究状况及开展信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16
第二节 信用的含义与本质特征19
一、信用概念的一般理解19
二、信用概念的不同含义22
三、信用的本质特征27
第三节 信用的结构29
一、信用的基本要素及其后果评价30
二、信用的形式和表现方式31
三、信用的类型32
第四节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33
一、不同的商品交换形式具有不同的信用基础34
二、信用以货币作为载体36
三、信用货币的作用38
第五节 信用关系与信用机制39
一、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39
二、信用制度40
三、信用机制及其作用41
第二章 信用流变论——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44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44
一、信用产生于劳动分工与合作44
二、信用产生的经济、伦理和制度基础47
三、信用活动带来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生活52
第二节 信用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55
一、原始社会以诚实劳动为基础的信用形态55
二、中古农业社会以社会身份为标志的信用形态57
三、市场经济社会以契约履行为核心内容的信用形态60
第三章 信用观念论——中外历史上的信用观及其作用分析63
第一节 中国传统信用观分析63
一、信用观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德目63
二、中国传统信用观的实践方式68
三、恪守信用是中国传统商品交换的行为规范70
四、信用反映了中国传统商德的高尚境界72
第二节 西方传统信用观分析74
一、西方传统信用观的思想基础74
二、新教伦理对信用精神的重要影响80
三、法律规范对信用活动的强制约束83
第四章 信用利益论——信用与利益的关系分析86
第一节 恪守信用是满足利益的条件86
一、个人主义的基本观点87
二、利他主义的基本观点89
三、恪守信用与满足个人利益的一致性91
第二节 信用的经济利益价值分析94
一、信用关系反映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95
二、信用是利益调节的有效机制96
三、利益实现中的信用风险与违信利益分析98
第三节 信守契约是实现利益的基础101
一、契约对信用活动起着规范和保障作用101
二、实现契约的基本原则104
第四节 恪守信用对于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作用106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商品拜物教106
二、恪守信用对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积极作用109
第五章 信用道德论——信用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分析111
第一节 信用道德的内涵111
一、信用道德的含义111
二、信用道德是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112
三、信用道德是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113
四、道德交换的等质原则与利益让渡关系115
第二节 信用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18
一、信用道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118
二、信用道德是我国当前稀缺的社会资源120
三、信用道德缺失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和衰退121
四、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产生信用道德124
五、强化制度伦理建设,实现信用道德的规范化发展127
第六章 信用经济功能论——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131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131
一、信用是维系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链条131
二、信用交易能够不断实现市场的扩展133
三、信用反映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活力状况134
第二节 信用是市场要素中的一种社会资本136
一、信用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136
二、信用资本的投资需要付出信用成本138
三、信用投资可以产生积极的信用收益139
第三节 信用状况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140
一、从营销领域看,信用状况决定着商品营销成本的高低141
二、从生产领域看,信用状况决定着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142
第四节 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143
一、信用能够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143
二、信用能够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144
三、信用能够起到动员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146
四、信用能够促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147
五、信用能够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148
六、信用能够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经济利益149
第七章 信用借鉴论——国外信用制度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51
第一节 国外社会信用制度的总体特点152
一、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总体特点152
二、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实践157
第二节 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和评估制度158
一、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58
二、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160
三、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162
四、美国公众对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同声音166
第三节 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167
一、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167
二、美国信用管理的执法机构168
三、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169
第四节 美国信用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176
一、我国要建立一个准确公正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176
二、我国要设计一个科学、透明的信用分评估模型177
三、储蓄实名制不能成为个人信用好坏的关键因素177
四、建立我国的信用制度需要国家的组织和协调178
五、我国的信用管理机构应该是企业化经营的商业组织178
六、我国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体系178
第八章 信用建设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180
第一节 信用法律制度体系181
一、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的作用181
二、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的内容182
第二节 信用信息系统184
一、信用信息系统的概念184
二、信用信息系统的功能185
三、信用信息系统的作用185
四、信用信息系统的标准化186
五、我国征信模式的选择186
第三节 信用服务中介体系189
一、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作用189
二、信用服务中介行业的分类190
三、我国信用服务中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194
第四节 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196
一、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含义196
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内容和条件197
三、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特征198
四、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200
第五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功能208
一、减少信用风险208
二、降低交易成本208
三、制裁失信行为209
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210
五、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发展211
第九章 信用中国特色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构架213
第一节 信用体系及其中国特色213
一、信用体系建设承担塑造社会信用的功能213
二、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要具有中国特色216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滞后的主要制约因素220
一、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信用意识221
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221
三、国有企业产权等基础信用制度不健全222
四、债权保护制度和信用监控机制不完善222
五、缺乏全社会的信用激励和惩戒制度223
六、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223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架224
一、在文化思想上强化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224
二、在法制建设上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强化法律对失信行为的威慑力225
三、在信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参照国际规范,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227
结束语233
参考文献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