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美学
  • 陆广智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00418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美学的形成与发展1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16

三、美学研究的任务与方法27

第一编 美的存在34

第一章 美的存在的类型34

第一节 自然美34

一、关于自然美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35

二、自然美的界说40

三、自然美的表现形态45

四、自然美的主要特征52

第二节 社会美56

一、社会美的界说57

二、社会美的表现形态61

三、社会美的主要特征73

第三节 艺术美77

一、艺术美的存在与表现77

二、艺术美的性质85

三、艺术美与自然美、社会美的关系87

第二章 美的主要形态89

第一节 崇高与优美89

一、崇高89

二、优美98

第二节 悲剧与喜剧100

一、悲剧100

二、喜剧113

第三章 美的本质127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几种有代表性观点128

一、美是对称、和谐和适当的比例128

二、美在功用说129

三、美是永恒的理念130

四、美在关系说132

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34

六、美是生活135

第二节 我国当代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几种有代表性观点138

一、美是主观的138

二、美是客观的143

三、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149

四、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160

五、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67

第三节 关于美的本质的思考173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173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174

第二编 美的感受176

第一章 美学史上关于美感问题的探讨177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感的论述177

一、唯心主义的美感学说177

二、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唯物主义的美感学说182

第二节 我国当代美学界关于美感的有代表性的观点187

一、美感和美,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没有了美感,美就失去了自己187

二、美感是一种特殊的快感;美感活动是一种逐渐深化的过程188

三、美感,主要是指事物的美所引起的感官的快适以至精神的快适等主体的感受189

四、美感是最基本的社会心理现象;美感具有矛盾二重性191

第二章 美感的产生、发展与性质194

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与发展194

一、美感的产生194

二、美感的发展196

第二节 美感的性质199

一、美感具有主观与客观能动结合的性质199

二、美感的直觉性与理智性201

三、美感的愉悦性与功利性204

第三节 美感与美的关系208

一、美感与自然美的关系214

三、美感与艺术美的关系215

二、美感与社会美的关系215

第三章 美盛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17

第一节 美感的差异性217

一、美感的时代差异性218

二、美感的民族差异性220

三、美感的阶级差异性222

四、美感的心理差异性224

五、文化知识与生活经验方面的差异229

第二节 美感的共同性231

一、美感共同性的表现231

二、美感共同性的原因236

第三编 美的创造241

一、自然美的发现与欣赏242

第一节 自然美的改造242

第一章 社会美的创造242

二、自然美的改造244

第二节 社会美的创造246

一、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创造社会美的主要表现247

二、人类的三大实践是创造社会美的主要途径249

第二章 美育252

第一节 美育的性质与特征253

一、美育的性质253

二、美育的特征258

第二节 美育的途径与方式261

一、家庭美育262

二、学校美育265

三、社会美育270

第三章 艺术美的创造272

第一节 艺术美创造的准备272

一、首先是树立进步的、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观273

二、其次是提高创造艺术美的能力276

第二节 艺术美创造中的形象思维282

一、什么是形象思维283

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289

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创作中的关系301

第三节 艺术美创造中的典型化307

一、什么是典型化原则308

二、典型化不是类型化310

三、典型化是创造艺术美的根本方法316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