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泽民教育论述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泽民教育论述导论
  • 邢元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3866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江泽民(学科: 教育理论 学科: 研究) 江泽民 教育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泽民教育论述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江泽民教育论述的发展过程1

一、江泽民教育论述的大背景1

(一)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大背景1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10

二、江泽民教育论述的主要来源16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16

(二)邓小平教育理论20

(三)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31

(一)学习、宣传、运用邓小平教育理论阶段36

三、江泽民教育论述的发展阶段36

(二)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新问题阶段37

(三)形成系统的教育思想论述体系阶段38

四、江泽民教育论述发展过程的特点39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39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42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44

(四)时代性与前瞻性统一46

第二章 科学揭示教育的本质特征49

一、现代教育具有创新性49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0

(二)创新的最根本一条是靠教育、靠人才53

(三)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57

二、现代教育体现素质性62

(一)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62

(二)科学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65

(三)素质性是教育本体功能观与社会功能观的统69

三、现代教育具有产业性71

(一)教育是一种知识产业72

(二)教育是具有基础性的知识产业74

(三)教育是具有全局性的知识产业77

(四)教育是具有先导性的知识产业78

四、现代教育具有公益性81

(一)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82

(二)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84

(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并非水火难容87

五、现代教育具有全民性90

(一)实现教育的全民性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90

(二)进行全民教育必须重视解决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93

(三)采取各种形式,扩大全民教育的手段,广泛提供机会和促进平等95

一、教育是立国之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98

(一)教育是立国之本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思路98

第三章 充分发挥教育的战略作用98

(二)教育是立国之本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观点102

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117

(一)教育应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117

(二)全社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119

(三)革新人才培养的模式122

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126

(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地126

(二)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130

四、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播种机133

(一)教育是社会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纽带134

(二)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灯塔135

(三)教育是形成社会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根本136

(四)教育促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目标的实现138

第四章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40

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40

(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142

(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145

(三)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148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3

(一)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56

三、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56

(二)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159

(三)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161

(四)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165

第五章 促进教育加快发展172

一、教育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172

二、发展也是教育上的硬道理177

(一)发展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177

(二)发展教育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180

(一)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184

三、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84

(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具体要求186

四、加快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188

(一)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加快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188

(二)以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191

五、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3

(一)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3

(二)辛勤奋斗,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6

六、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6

(一)关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6

(二)努力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7

(一)以多种形式、多种体制加快教育的发展210

七、教育发展必须多种体制、多种形式210

(二)以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的创新推动教育发展212

(三)以多样性的整合加快教育发展217

八、教育发展要走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219

(一)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意义219

(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本要求222

第六章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226

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226

(一)系统工程的基本内涵227

(二)教育系统工程的内涵228

(三)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233

(四)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238

(五)社会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244

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教育事业的谋划与领导249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251

(二)依法治教,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和监督工作253

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要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256

(一)大学的历史地位和发展需要呼唤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要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256

(二)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260

第七章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全面发展教育267

(一)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268

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268

(二)要坚持全面的德育内容273

(三)实施德育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方法276

二、智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279

(一)智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80

(二)要树立正确的智育观念282

(三)减轻学生负担,加快智育改革285

三、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保障286

(一)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需要强健的体魄287

(二)重在做好体育工作289

四、美育为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291

(一)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92

(二)切实加强两个阵地的美育工作293

五、实践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95

(一)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96

(二)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实践教育298

六、科技教育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301

(一)科技教育具有迫切的重要意义301

(二)采取措施,切实开展好科技教育303

第八章 改革教育教学制度306

一、要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306

(一)深刻认识教育与经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307

(二)全面把握教育与经济、科技结合的具体内容312

(三)对邓小平有关教育与经济、科技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16

二、必须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318

(一)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性319

(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322

三、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324

(一)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325

(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也是人才本身成长规律的需求329

(三)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各类合格人才331

(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334

四、要改变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334

(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38

(三)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形式341

(四)重视课程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349

第九章 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354

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354

(一)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的努力355

(二)中华民族的复兴依赖于提高年轻一代的素质358

二、用“五种精神”武装青少年,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362

(一)“五种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动力363

(二)抓好共产主义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367

(三)抓好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371

三、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376

(一)少年儿童要走明志、立德、求知、热爱劳动的道路376

(二)青年要走坚持“四个统一”的道路378

(三)大学生要努力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做到“五点希望”380

第十章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383

一、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383

(一)教师要教书育人,做学生的楷模384

(二)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386

(三)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力军387

(四)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388

(五)教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力量389

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391

(一)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391

(二)尊师重教的主要要求393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98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399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404

四、努力提高教师素质411

(一)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412

(二)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413

后记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