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与技术集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与技术集成
  • 封志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146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与技术集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综论1

第一节 基本思想1

一、关于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1

二、关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及其评价指标体系2

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方法及途径7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8

一、关于环境识别与系统诊断9

二、关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13

三、关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集成15

四、模式优化与技术集成辅助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8

第三节 主要研究成果和建议23

一、主要研究成果24

二、重要建议29

上篇 专题研究33

第二章 区域光热资源利用率评价及其提高的技术途径33

第一节 光热资源生产力与利用率的计算方法33

一、光热资源生产力的计算方法33

二、光热资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34

第二节 光热资源利用率计算结果及评价35

一、实际产量统计35

三、光热资源利用率评价36

二、光热资源生产力评价36

第三节 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的技术途径37

一、提高复种面积,挖掘全年增产潜力37

二、提高单产水平,挖掘单产潜力38

三、因地制宜,适区种植39

四、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40

第三章 区域作物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相关技术42

第一节 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演变与利用42

一、水稻的演变与利用42

第二节 作物品种资源的生产潜力43

一、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43

三、玉米演变与利用43

二、小麦的演变与利用43

二、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44

三、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45

第三节 典型区域作物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策略45

一、南方红壤丘陵山区46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47

三、华北太行山前平原47

四、北方农牧过渡带48

五、西北干旱绿洲区51

一、饲料与饲料高效利用54

第一节 饲料资源及其高效利用54

第四章 饲料资源高效转化的指标体系与技术途径54

二、关于饲料资源转化效率及其评价55

第二节 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57

一、影响饲料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57

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途径58

第五章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与区域适宜性61

第一节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61

一、关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61

二、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62

三、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5

第二节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区域适宜性分析66

一、华北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区域适宜性分析67

二、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区域适宜性分析68

第六章 化肥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适宜性技术70

第一节 我国化肥利用的现状70

一、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不高70

二、肥料投入地区之间不平衡71

三、化肥施用引起的环境问题严重72

第二节 化肥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73

一、土壤性状的指标体系73

二、化肥施用结构指标74

三、化肥生产效率指标75

四、化肥生产效益评价指标76

第三节 化肥高效施用技术77

一、化肥施用总量的确定78

二、不同生育阶段肥料用量的合理分配78

第四节 化肥资源高效利用的区域适宜性分析79

一、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地区化肥资源的利用79

二、南方红壤丘陵山区化肥资源的利用80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化肥资源的高效利用81

四、西北干旱绿洲区化肥资源的利用82

一、化肥资源合理配置原则83

第五节 化肥资源区域合理配置83

二、化肥资源区域合理配置实例84

第七章 典型区域保护地蔬菜栽培主要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87

第一节 我国保护地蔬菜空间格局变化87

一、基本区域格局87

二、设施结构类型88

第二节 保护地蔬菜栽培形式的形成因素分析89

一、区域气候因素89

二、当地经济及设施因素91

三、作物生育因素91

五、市场因素92

四、技术因素92

第三节 典型区域保护地蔬菜栽培主要模式93

一、华北区93

二、东北区94

三、南方区96

四、西北区97

第四节 保护地蔬菜栽培经济效益分析97

一、不同保护设施经济效益分析97

二、不同保护地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析99

一、农业资源的区域特征105

第一节 环境识别与系统诊断105

第八章 华北山前平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模式优化与技术体系集成105

下篇 分区研究105

二、作物生产潜力108

三、土地利用潜力110

四、水资源支持力及利用效率111

五、土壤肥力演变与肥料效应113

第二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评价115

一、栾城县农业结构模式演替115

二、小麦一玉米两熟制模式117

三、农牧结构模式127

一、现有技术体系特点130

第三节 技术体系集成130

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集成原则和方法135

三、配套技术体系集成方案136

第九章 南方红壤丘陵山区立体农业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144

第一节 环境识别144

一、气候资源及其利用144

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145

第二节 农业资源系统分析147

一、立体农业的基本内涵147

二、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及结构149

三、农业种植模式的演变151

四、农业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154

第三节 农业种植模式比较分析155

一、主要农作物和种植模式的生态适应性分析155

二、农业种植模式的比较分析158

第四节 典型案例——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分析167

一、千烟洲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167

二、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的效益分析169

第五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集成170

一、现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170

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集成172

三、与双季稻模式相匹配的技术体系集成方案179

第一节 环境识别与系统分析180

第十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180

一、气候资源及其光热利用效率181

二、土地利用与土地生产潜力182

三、肥料利用与化肥的生产效率184

四、农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6

第二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及效率分析189

一、耕作制度的演变189

二、稻一麦两熟制模式190

三、不同形式的三熟制模式193

一、现有技术体系199

第三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集成199

二、与优化模式相配套的技术体系集成方案209

第十一章 北方农牧过渡带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217

第一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环境识别217

一、环境总体特征与评价217

二、农业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220

第二节 农业资源利用的系统分析222

一、农业资源利用的能流分析222

二、农业资源利用的物流分析224

三、农业生产系统的主要问题226

一、模式的优化和评价方法227

第三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227

二、现有基本模式的特点229

三、现有模式的评价和优选234

四、优化模式的建立与综合评价235

第四节 与优化模式相配套的技术体系集成238

一、典型地区现有技术体系238

二、与优化模式相配套的技术体系集成240

第十二章 西北干旱绿洲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250

第一节 环境识别与系统诊断250

一、气候资源利用与气候生产潜力251

二、区域土地利用与后备土地资源254

三、区域水资源与水资源利用效率255

四、肥料利用效率分析258

第二节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评价260

一、绿洲农业的演变260

二、绿洲农业区域发展模式261

三、绿洲农业的生产性模式266

第三节 农业高效利用技术体系集成272

一、现有的绿洲农业技术体系273

二、与优化种植模式相配套的技术体系集成277

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