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
  • 龚思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5276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026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0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抗震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抗震设防准则3

1.1.1 抗震设防思想3

1.1.2 抗震设防依据7

1.1.3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9

第二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要点11

1.2.1 概述11

1.2.2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和方法步骤11

1.2.3 潜在震源区划分12

1.2.4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13

1.2.5 地震动的衰减14

1.2.6 计算超越概率16

1.2.7 不同设计基准期建筑的设计地震作用取值19

第三章 场址动力分析确定设计地震动24

1.3.1 概述24

1.3.2 场址动力分析的输入运动24

1.3.3 地震时土的动力性质和本构关系27

1.3.4 场址动力分析方法31

1.3.5 设计地震动参数34

1.3.6 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步骤36

第四章 抗震设计有关的部分文件、资料41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41

1.4.2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46

1.4.3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49

1.4.4 抗震设防区划编制工作暂行规定(试行)51

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54

1.4.7 地震基本烈度10度区建筑抗震设防暂行规定56

1.4.6 关于统一抗震设计规范地面运动加速度设计取值的通知56

1.4.8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57

第五章 名词术语含义63

1.5.1 名词术语63

1.5.2 本手册简化用词69

第二篇 场地、地基与基础73

第一章 地震作用概述73

2.1.1 地震的传播与地震作用的特点73

2.1.2 地震作用下土的力学状态75

2.1.3 土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76

第二章 场地效应与场地分类79

2.2.1 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与危险地段79

2.2.2 场地分类81

2.2.3 发震断裂对工程影响的评价86

2.2.4 局部突出地形的放大作用87

2.2.5 地面破坏小区划88

2.2.6 对勘察的要求90

2.3.1 地基震害的特点92

第三章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92

2.3.2 不验算范围和抗震措施95

2.3.3 地基抗震承载力及抗震验算95

第四章 液化地基99

2.4.1 液化机理、影响因素与液化土类99

2.4.2 液化危害的类型与特点101

2.4.3 液化判别与危害性分析103

2.4.4 其他液化判别方法107

2.4.5 液化沉陷计算109

2.4.6 液化土中地下结构的抗浮、抗侧压及抗地裂验算115

2.4.7 抗液化措施117

2.4.8 液化减震127

第五章 软土地基与不均匀地基132

2.5.1 软土地基抗震132

2.5.2 不均匀地基抗震135

第六章 桩基137

2.6.1 桩基典型震害与抗震经验137

2.6.2 桩基抗震一般要求141

2.6.3 桩基的构造要求142

2.6.4 桩基不验算范围144

2.6.5 非液化地基上桩基竖向抗震承载力的验算145

2.6.6 非液化地基上桩基水平抗震承载力的验算146

2.6.7 液化地基上的桩基148

第七章 计算例题151

[例2.7.1] 场地类别判定151

[例2.7.2] 液化判别、液化等级确定和处理方案151

[例2.7.3] 基础抗地裂计算153

[例2.7.4] 软土震陷计算154

[例2.7.5] 液化土的震陷预测156

[例2.7.6] 基础抗水平滑移验算157

[例2.7.7] 土坡抗震稳定计算158

[例2.7.8] 沉管碎石桩抗液化设计160

[例2.7.9] 排水桩防液化设计160

[例2.7.10] 非液化地基上的桩基161

[例2.7.11] 液化地基上的桩基164

[例2.7.12] 液化土中的桩基166

第三篇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175

第一章 结构抗震分析的步骤、方法和参数175

3.1.1 两阶段抗震设计的计算分析175

3.1.2 抗震分析模型179

3.1.3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81

3.1.4 侧移刚度的基本计算法181

3.1.5 结构自振周期的基本计算方法183

3.1.6 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185

3.1.7 地震影响系数的确定187

附录3.1.1 墙体剪切形式系数表189

3.2.1 底部剪力法193

第二章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分析的反应谱法193

3.2.2 平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95

3.2.3 扭转耦连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96

3.2.4 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205

3.2.5 楼层最小水平地震剪力207

3.2.6 大型场馆地震作用计算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207

3.2.7 层地震剪力和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209

第三章 结构抗震分析的时程分析法211

3.3.1 基本计算方法211

3.3.2 地震波选用214

3.3.3 弹性时程分析法215

3.3.4 弹塑性时程分析法217

第四章 非线性静力分析243

3.4.1 概述243

3.4.2 结构荷载-位移曲线的建立244

3.4.3 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245

第五章 结构竖向抗震分析251

3.5.1 基本计算方法251

3.5.2 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251

3.5.3 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252

3.5.4 长悬臂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254

第六章 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255

3.6.1 结构承载力计算依据的原则255

3.6.2 结构超过抗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55

3.6.3 抗震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56

3.6.4 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257

3.6.5 杆件内力增大系数267

附录3.6.1 确定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表达式的步骤、方法270

3.7.1 结构弹性变形验算274

第七章 结构变形验算274

3.7.2 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279

3.7.3 重力二阶效应(P-△效应)281

第四篇 多层砌体房屋293

第一章 多层砖房293

4.1.1 一般要求293

4.1.2 抗震强度验算296

4.1.3 抗震构造措施300

4.1.4 计算例题306

4.2.1 一般规定315

第二章 多层混凝土小砌块房屋315

4.2.3 抗震构造措施316

4.2.2 计算要点316

4.2.4 计算例题318

第三章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327

4.3.1 一般规定327

4.3.2 计算要点328

4.3.3 抗震构造措施330

4.3.4 计算例题331

5.1.1 抗震设计一般要求341

第五篇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341

第一章 概述341

5.1.2 防震缝与抗撞墙349

5.1.3 高层建筑结构侧向稳定及重力二阶效应351

5.1.4 基础及地下室结构抗震设计要求352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58

5.2.1 一般原则358

5.2.2 内力计算361

5.2.3 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365

5.2.4 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验算372

5.2.5 抗震构造措施376

5.2.6 计算例题392

[例5.2.6-1] 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392

[例5.2.6-2] 圆柱节点核芯区抗震验算403

[例5.2.6-3] 扁梁节点核芯区抗震验算405

[例5.2.6-4] 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承载力验算406

附录5.2.1 方形柱和圆形柱的组合轴压力设计值N的限值407

附录5.2.2 框架梁、柱按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417

附录5.2.3 方形柱箍筋体积配箍率(%)和最小配箍特征值对应的体积配筋率437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房屋440

5.3.1 一般原则440

5.3.2 内力和位移分析441

5.3.3 截面设计和构造措施448

[例5.3.3-1]451

[例5.3.3-2]458

附录5.3.1 壁式框架计算461

5.4.1 一般原则473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473

5.4.2 内力和位移分析475

5.4.3 截面设计和构造措施478

附录5.4.1 框-墙结构确定抗震墙刚度的简化方法482

附录5.4.2 扭转影响的近似计算484

第五章 底部大空间抗震墙结构房屋487

5.5.1 一般原则487

5.5.2 内力和位移分析490

5.5.3 截面设计和构造措施491

附录5.5.1 单片框支抗震墙的计算495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房屋499

5.6.1 概述499

5.6.2 一般要求501

5.6.3 计算要点504

5.6.4 截面设计506

5.6.5 构造措施514

5.6.6 带加强层的筒体结构设计515

5.6.7 筒中筒结构的转换层516

5.7.1 一般原则520

第七章 板柱-抗震墙结构房屋520

5.7.2 内力和位移分析527

5.7.3 截面设计和构造措施527

第八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536

5.8.1 一般要求536

5.8.2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536

5.8.3 预应力混凝土板柱-抗震墙结构538

5.8.4 用无粘结预应力筋解决平板挠度、裂缝的若干要求539

5.8.5 预应力框架设计实例540

第六篇 单层厂房561

第一章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561

6.1.1 一般规定561

6.1.2 计算要点564

6.1.3 厂房横向抗震计算567

6.1.4 厂房纵向抗震计算604

6.1.5 连接节点的抗震计算648

6.1.6 抗震构造措施656

[例6.1.7-1]674

6.1.7 横向抗震计算例题674

6.1.8 纵向抗震计算例题687

[例6.1.8-1]687

附录6.1.1 排架计算公式703

第二章 单层砖柱厂房712

6.2.1 一般要求712

6.2.2 抗震计算714

6.2.3 抗震构造措施722

[例6.2.4-1]731

6.2.4 横向抗震计算例题731

6.2.5 纵向抗震计算例题740

[例6.2.5-1]740

第三章 大柱网厂房749

6.3.1 一般要求749

6.3.2 抗震分析751

6.3.3 抗震构造措施770

第七篇 底部框架砖房、内框架砖房、空旷房屋777

第一章 底部框架砖房777

7.1.1 一般要求777

7.1.2 计算要点779

7.1.3 抗震构造措施792

7.1.4 计算例题797

[例7.1.4-1]797

[例7.1.4-2]805

附录7.1.1 底层框架砖房带边框抗震墙截面设计815

第二章 多层内框架房屋817

7.2.1 一般要求817

7.2.2 抗震计算819

7.2.3 抗震构造措施824

7.2.4 计算例题828

第三章 砖结构空旷房屋834

7.3.1 一般要求834

7.3.2 抗震计算836

7.3.3 抗震构造措施860

7.3.4 计算例题862

[例7.3.4-1] 观众厅两侧无披屋、木屋盖电影院862

[例7.3.4-21 观众厅两侧有披屋、槽形板屋盖电影院865

7.4.1 一般要求868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空旷房屋868

7.4.2 计算要点870

7.4.3 抗震构造措施882

7.4.4 计算例题882

第五章 多层空旷房屋886

7.5.1 一般规定886

7.5.2 抗震计算887

7.5.3 抗震构造措施894

7.5.4 计算例题895

8.1.1 抗震结构体系903

第八篇 钢结构房屋903

第一章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903

8.1.2 地震作用计算911

8.1.3 结构抗震分析914

8.1.4 构件抗震验算918

8.1.5 抗震构造措施926

8.1.6 高层钢结构设计实例930

第二章 钢结构工业厂房940

8.2.1 多层钢结构厂房940

8.2.2 单层钢结构厂房941

8.2.3 钢结构单层厂房设计实例944

第九篇 隔震与消能减震965

第一章 基础隔震965

9.1.1 概述965

9.1.2 橡胶支座的构造和选用原则967

9.1.3 橡胶支座隔震建筑隔震设计的一般原则969

9.1.4 橡胶支座隔震结构抗震计算分析和减震系数970

9.1.5 隔震结构分部设计方法要点972

9.1.6 隔震层的抗震措施974

9.1.7 隔震层上部结构的抗震措施975

9.1.8 隔震建筑的施工要求976

9.1.9 计算例题977

[例9.1.9-1] 砖混砌体结构隔震建筑977

[例9.1.9-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隔震建筑984

第二章 消能减震990

9.2.1 消能减震的概念990

9.2.2 消能减震的原理与消能减震结构的特点991

9.2.3 消能减震装置的类型与性能992

9.2.4 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点999

9.2.5 消能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1002

9.2.6 消能减震结构的连接与构造1004

9.2.7 计算例题1005

[例9.2.7-1] 速度相关型消能减震结构1005

第十篇 非结构构件1011

第一章 概述1011

10.1.1 非结构构件的分类1011

10.1.2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防目标1011

10.1.3 非结构构件的地震反应分析1012

第二章 单支点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1014

10.2.1 设计方法1014

10.2.2 计算例题1015

第三章 其他情况的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用FSAP程序1017

10.3.1 多支点附属系统1017

[例10.3.1-1]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的抗震计算1017

[例10.3.1-2] 复杂多支点管道的抗震计算1022

10.3.2 楼层质量比大于0.1的单支点附属系统1024

[例10.3.2-1] 大质量比单支点设备支座的抗震计算—25t水箱在京城大厦和北京图书馆藏书楼上10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