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婚姻家庭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婚姻家庭法
  • 王洪著(西南政法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1194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民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婚姻家庭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1

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及其规范内容3

三、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特点6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渊源和地位8

一、婚姻家庭法的形式渊源8

二、婚姻家庭法的地位11

第三节 身份法律关系与身份法律行为19

一、身份法律关系19

二、身份法律行为21

第四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24

一、概述24

二、婚姻自由原则24

三、一夫一妻制原则26

四、男女平等原则29

五、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30

六、实行计划生育原则34

七、关于《婚姻法》第4条规定的道德原则35

第二章 亲属关系原理38

第一节 亲属的意义、分类和范围38

一、亲属的社会意义38

二、法律上亲属的概念和特征39

三、亲属的分类41

四、亲属的范围44

第二节 亲系、辈分和亲等46

一、亲系46

二、辈分47

三、亲等48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52

一、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52

二、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52

三、姻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53

四、亲属关系的重复54

第四节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55

一、亲属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55

二、亲属在民法上的效力56

三、亲属在刑法上的效力56

四、亲属在诉讼法上的效力57

五、亲属在劳动法上的效力57

六、亲属在国籍法上的效力57

第三章 婚姻的成立59

第一节 婚姻的意义、法律性质与成立要件59

一、婚姻的概念及法律性质59

二、婚姻的要件63

三、婚姻成立的历史发展66

第二节 婚约70

一、婚约的概述70

二、我国现行法对婚约的态度71

第三节 结婚的实质条件73

一、结婚的必备条件73

二、结婚的禁止条件77

第四节 结婚的形式要件80

一、结婚的形式要件概述80

二、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形式要件82

第五节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84

一、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概述84

二、我国《婚姻法》关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87

第六节 事实婚姻96

一、事实婚姻的概念96

二、我国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原则变迁97

三、事实婚姻的效力99

第四章 婚姻的效力103

第一节 婚姻效力概述103

一、婚姻效力的概念103

二、夫妻的法律地位104

三、我国《婚姻法》对夫妻法律地位的规定106

第二节 夫妻身份上的效力106

一、概述106

二、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身份关系108

三、关于婚姻身份效力的立法完善113

第三节 夫妻财产制116

一、夫妻财产制的概念及规范内容116

二、夫妻财产制的类型118

三、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沿革125

四、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127

第五章 婚姻的终止141

第一节 概述141

一、婚姻终止的概念和原因141

二、离婚与别居145

三、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148

四、我国现行离婚法的基本特点157

第二节 登记离婚158

一、登记离婚概述158

二、登记离婚的条件159

三、登记离婚的程序160

四、关于登记离婚的几个问题161

第三节 诉讼离婚164

一、诉讼离婚概述164

二、诉讼外调解164

三、诉讼离婚程序165

四、离婚诉权的限制167

五、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172

第四节 离婚的法律后果181

一、离婚对当事人身份上的效力181

二、离婚对当事人财产上的效力183

三、离婚损害赔偿196

四、离婚对父母子女的法律后果202

第六章 父母子女217

第一节 父母子女关系概述217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217

二、父母子女关系的立法演变219

第二节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221

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221

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222

三、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224

四、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225

五、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225

第三节 婚生子女225

一、婚生子女的意义225

二、婚生子女的推定与否认227

第四节 非婚生子女232

一、非婚生子女概述232

二、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233

三、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238

第五节 继子女239

一、继父母子女的概念及类型239

二、继父母子女法律地位240

三、继父母子女关系的终止241

第六节 人工生育子女242

一、人工体内受精子女243

二、人工体外受精子女(试管婴儿)249

第七节 亲权252

一、亲权的概念与特征253

二、亲权的主体254

三、亲权的内容255

四、亲权的行使与限制258

五、亲权的停止和消灭260

第七章 收养264

第一节 收养的概述264

一、收养的概念和特征264

二、收养的基本类型267

三、收养的性质268

四、收养制度的变迁269

第二节 收养法的基本原则272

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抚养、成长原则272

二、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原则273

三、平等自愿原则274

四、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原则274

五、不违背计划生育的原则275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275

一、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275

二、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要件281

三、关于《收养法》施行前形成的收养关系的确认283

第四节 收养的效力284

一、收养的法律效力284

二、收养行为的无效285

第五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286

一、协议解除287

二、诉讼解除287

三、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288

第八章 扶养291

第一节 概述291

一、扶养的概念291

二、扶养的特征292

三、扶养的分类294

四、扶养制度的演变295

第二节 我国现行扶养制度297

一、夫妻之间的扶养297

二、父母子女间的扶养298

三、祖孙间的扶养299

四、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302

第三节 亲属扶养的完善303

一、扶养的范围304

二、扶养的成立要件305

三、扶养的顺序307

四、扶养的程度309

五、扶养的方式309

六、扶养的变更310

七、扶养义务的消灭311

第九章 监护314

第一节 概说314

一、监护的概念314

二、监护与亲权的关系315

三、监护的目的和性质316

四、监护制度的沿革317

第二节 监护的设立320

一、对未成年人设立监护的原因320

二、对成年人设立监护的原因321

三、监护开始的时间323

第三节 监护机关323

一、监护机关的概念和种类323

二、监护人324

第四节 监护的内容328

一、监护事务328

二、监护责任331

第五节 监护的变更与终止332

一、监护的变更332

二、监护人的撤换332

三、监护的终止332

第十章 附论335

第一节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335

一、概述335

二、妨害婚姻家庭的不法行为与法律规范竞合336

三、救助措施337

四、妨害婚姻家庭行为的法律责任340

第二节 民族婚姻341

一、民族婚姻的概念和特征341

二、民族自治地方对《婚姻法》的变通或补充性立法341

三、变通或补充规定的主要内容342

四、处理民族婚姻纠纷应注意的问题344

第三节 涉外婚姻家庭关系345

一、涉外婚姻的概念和特征345

二、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346

三、涉外结婚347

四、涉外离婚349

五、涉外复婚350

六、外国离婚判决的承认350

七、涉外收养351

第四节 涉及华侨、港澳同胞的婚姻家庭关系354

一、涉及华侨的婚姻354

二、涉及港澳同胞的婚姻356

第五节 涉台婚姻家庭关系357

一、涉台婚姻家庭关系概述357

二、台湾居民与大陆居民的结婚问题358

三、去台人员与其留在大陆的配偶之间婚姻关系的处理360

四、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的离婚问题361

五、涉台婚姻家庭财产关系的处理原则362

六、对台湾地区有关婚姻家庭民事判决的认可363

第六节 区际婚姻家庭法律冲突364

一、区际婚姻家庭法律冲突的客观存在及原因364

二、中国区际婚姻家庭法律冲突的特点367

三、区际婚姻家庭法律冲突的解决途径368

参考书目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