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华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与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对华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与政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0022285.jpg)
- 余群芝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701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对外援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对华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与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环境援助减污效应的理论分析7
第一节 国际援助的综合效应和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7
一、国际援助的经济效应7
二、国际援助的福利效应8
三、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先导9
第二节 环境援助影响受援国环境的理论机制10
一、环境援助的直接环境效应10
二、环境援助的规模效应11
三、环境援助的结构效应12
四、环境援助的技术效应13
五、环境援助的政策效应13
六、环境援助的挤出挤入效应14
七、环境援助的扩散效应15
八、环境援助减污效应的聚合16
第三节 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模型17
一、污染排放指标的需求:生产和减污部门18
二、污染排放指标的供给:政府部门19
三、污染排放指标的需求和供给20
第二章 对华援助的现状与特点23
第一节 对华发展援助的现状与特点23
一、对华发展援助总体情况与阶段特征23
二、对华发展援助的来源28
第二节 对华环境援助的现状与特点34
一、环境援助的具体范围界定34
二、对华环境援助的总体情况及阶段特征35
三、对华环境援助的种类42
四、对华环境援助的部门分布44
五、对华环境援助的地区分布45
六、对华环境援助的来源48
第三节 对华环境援助存在的问题56
一、对华环境援助的规模偏小57
二、对华环境援助的来源不平衡58
三、对华环境援助的部门分布有待完善59
四、对华环境援助的赠款过少60
第三章 对华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实证研究62
第一节 对华环境援助与中国污染物排放的回归分析62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62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64
三、数据协整检验65
四、模型回归结果66
第二节 对华环境援助、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面板数据分析69
一、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70
二、面板数据稳定性检验72
三、面板数据协整检验76
四、对华环境援助面板数据模型估计77
第四章 对华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案例分析83
第一节 案例分析总报告83
一、案例的选择与基本逻辑框架83
二、四个项目的投入—产出85
三、四个项目的直接环境效应87
四、四个项目的间接环境效应88
五、四个项目的比较91
六、总体减污效果92
七、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94
第二节 世界银行—信阳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的环境效应分析96
一、本项目的研究基础96
二、项目的基本状况及其逻辑框架97
三、项目的投入与产出100
四、项目的直接环境效应103
五、项目的间接环境效应105
六、项目的总体环境效果108
七、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111
第三节 日本—柳州酸雨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环境效应分析113
一、本项目的研究基础113
二、项目的基本状况及其逻辑框架114
三、项目的投入与产出116
四、项目的直接环境效应119
五、项目的间接环境效应121
六、项目的总体环境效果124
七、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126
第四节 欧盟—重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环境效应分析128
一、项目的基本状况及其逻辑框架129
二、项目的投入与产出130
三、项目的直接环境效应134
四、项目的间接环境效应136
五、项目的总体环境效果141
六、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143
第五节 亚行—武汉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效应分析145
一、项目的基本状况及其逻辑框架145
二、项目的投入与产出148
三、项目的直接环境效应150
四、项目的间接环境效应152
五、项目的总体环境效果157
六、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161
第五章 对华环境援助的CGE模型政策模拟163
第一节 环境援助与污染排放的CGE模型设定163
一、CGE模型扩展164
二、环境援助与污染排放模块165
三、社会福利模块166
四、动态模块166
第二节 对华环境援助与污染排放的SAM设定166
一、SAM扩展167
二、引入环境援助账户的设立167
三、数据来源170
第三节 参数估计与敏感性分析171
一、CES参数的估计171
二、LES参数估计172
三、参数估计结果174
四、敏感性分析176
第四节 对华环境援助的政策模拟177
一、对华环境援助的直接减污效应177
二、对华环境援助的规模效应180
三、对华环境援助的结构效应181
四、对华环境援助的技术效应182
五、对华环境援助的挤出挤入效应185
六、对华环境援助的社会福利效应186
第五节 对华环境援助的最优政策路径选择187
一、最优政策方案设定187
二、最优政策路径模拟188
三、最优政策路径选择190
第六章 提高对华环境援助减污效应的政策优化193
第一节 积极争取增加对华环境援助规模193
一、中国争取更多环境援助的必要性193
二、对华环境援助的良好减污效果具有正向激励195
三、四个层面增加对华环境援助额196
第二节 广泛争取各方环境援助197
一、保障现有主要援助方的持续援助197
二、争取次要援助方增加对华环境援助199
第三节 引导对华环境援助实现结构优化201
一、引导对华环境援助流向工业、林业、交通及建筑业201
二、引导对华环境援助偏向能源部门201
第四节 强化对华环境援助中的技术内涵202
一、提升环境援助技术效应的必要性202
二、环境援助侧重于提升改善全球环境的技术203
三、环境援助以双方弱竞争关系的技术领域为突破口204
第五节 加强持续援助,促进长期环境管理能力的提升204
一、相关研究结论支持持续援助204
二、四个环境援助项目在后续援助上的经验与教训205
第六节 注重发挥环境援助的扩散效应206
一、建立环境援助项目数据库206
二、构建统一的援助项目成果推广平台206
三、鼓励国内同类项目采用援助项目中的先进技术与经验207
结束语208
参考文献211
缩略语221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