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胶东区域地壳演化与金成矿作用地球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胶东区域地壳演化与金成矿作用地球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2349363.jpg)
- 杨忠芳,徐景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5839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5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胶东区域地壳演化与金成矿作用地球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区域地球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理论格架的形成1
一、现代区域地球化学的发展1
目录1
二、国内外区域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2
三、我国区域地球化学理论体系格架的形成3
四、本项研究工作的学术思想及其由来4
第二节 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及研究概况4
一、区域构造格架4
二、区域地层8
三、区域火成岩10
四、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1
二、区域变质地层对比15
一、胶东群地质年代学15
第二节 变质地层年代学及其地质热事件15
第二章 区域前寒武纪变质建造地球化学15
一、区域变质地层划分15
第一节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15
二、荆山群地质年代学17
第三节 区域变质岩石学特征及原岩性质19
一、超基性岩系列(超镁铁质岩石系列)19
二、基性岩系列(镁铁质岩系列)21
三、斜长片麻岩系列24
四、粘土质岩石系列25
五、长英质粒岩系列26
六、碳酸盐岩系列28
一、胶东群变质建造划分及其特征29
二、荆山群变质建造划分及其特征29
第四节 区域变质建造类型划分及其特征29
第五节 胶东变质地层中金的丰度及对成矿作用的贡献30
一、胶东变质地层金的丰度30
二、胶东变质地层——初始矿源层对金成矿作用的贡献31
第三章 前寒武纪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地球化学32
第一节 橄榄质科马提岩-玄武质科马提岩-拉斑玄武岩演化系列32
第二节 超镁铁质-镁铁质火山岩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源区性质34
第三节 铁镁质岩石形成构造环境讨论36
第四节 前寒武纪地层元素丰度及陆壳成分38
第四章 区域变质作用的地球化学44
第一节 区域变质相及变质相系44
一、二辉麻粒岩相44
二、高角闪岩相45
三、低角闪岩相46
四、区域变质相系47
第二节 区域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48
一、胶东中西部地区变质作用条件48
二、胶东东部地区变质作用条件49
第三节 叠加变质作用与pTt轨迹51
一、野外地质证据51
二、显微结构证据52
三、同位素年龄证据52
四、pTt轨迹的推断53
第五章 区域花岗质杂岩地球化学54
第一节 区域花岗质岩石的时空分布54
第二节 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及奥长花岗岩成因55
一、基本地质特征55
二、岩石化学组成特征56
三、岩体成因及在地壳演化中的意义56
一、花岗质杂岩中包体特征、类型及成因指示意义59
第三节 元古宙混合-重熔花岗岩的成因59
二、元古宙花岗杂岩系列的岩石学特征62
三、花岗质岩石系列的演化及成因的地球化学研究66
四、关于玲珑花岗岩形成时代论证75
五、元古宙花岗岩成因认识78
第四节 元古宙花岗岩中金的丰度78
第五节 混合岩化前峰的形成及对金的控制79
一、混合岩化过程中金及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79
二、混合岩化前峰的形成及金矿的二次矿源岩80
第六节 元古宙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83
一、氢氧同位素特征83
二、锶同位素特征84
三、铅同位素特征84
二、绿岩层序对比87
一、地体的整体构型对比87
第一节 区域前寒武纪地体与典型花岗岩-绿岩地体对比87
第六章 前寒武纪地体构造型式87
三、形成年龄范围对比88
四、变质作用程度对比89
五、构造类型对比89
六、花岗质岩石类型对比89
第二节 胶东前寒武纪花岗岩-绿岩地体的形成机制89
一、胶东及华北地台前寒武纪的地热体制与板块构造89
二、胶东绿岩带汇聚板块边缘模型92
第七章 金成矿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及成矿模型93
第一节 金成矿带空间分布及控矿构造格架93
一、招远—掖县成矿带93
二、蓬莱—栖霞成矿带94
三、牟平—乳山成矿带94
一、区域地壳演化与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因96
四、威海—文登成矿带96
第二节 胶东金矿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对比96
二、两大成因系列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97
第三节 胶东典型成因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99
一、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热液有关的金矿床99
二、与花岗岩内中生代深循环大气降水有关的热液矿床100
第四节 金矿成矿热液演化与金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101
一、两大成因系列金矿成矿流体化学成分101
二、浅成热液金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103
三、成矿热液演化的水热动力学机理104
四、金及多金属伴生元素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制约106
第五节 金矿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109
一、成矿热液反应体系110
二、构造动力学条件对成矿反应体系的控制110
三、热液成矿体系的动态演化111
第六节 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物质来源112
一、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112
二、铅的同位素组成及多阶段性114
三、氢氧同位素组成与成矿流体来源117
第七节 大气降水蚀变地球化学场的形成与金的成矿作用122
一、热液蚀变类型及特征122
二、热液蚀变地球化学场特征及与金成矿作用关系123
第八节 两大成因系列金矿的成矿模型124
一、变生热液金矿成矿模型124
二、中生代深循环大气降水热液金矿成矿模型125
主要结论126
英文摘要127
参考文献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