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造教育
  • 雷江旺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0276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为《创造教育》出版鼓与呼 景克宁1

第一章 深化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教育1

目录1

第一节 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2

一、重新认识教育3

二、进行全面规划4

三、修订培养目标5

四、改革教育结构6

六、改革师范教育8

五、提高教育质量8

七、发展职业教育9

八、实施继续教育10

九、研究未来教育11

十、重视创造教育12

第二节 创造教育的展望12

一、教育思想发展简介13

二、创造教育简述15

三、世界范围内创造教育的现状16

一、研究创造教育的指导思想18

四、我国需要创造教育18

第三节 研究创造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18

二、研究创造教育的方法20

第四节 创造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2

一、规划创造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22

二、创造教育的教学方法23

本章提要·联想·说明25

第二章 创造力因素及其结构模式27

第一节 创造力发展因素中的几个基本因素27

及其结构模式27

一、智力因素29

二、能力因素31

三、动力因素35

第二节 创造力发展因素中的过程因素、37

显象因素和方式因素37

一、过程因素37

二、显象因素和方式因素37

三、创造思维的几种结构模式39

第三节 创造思维的特征40

一、好奇心41

二、敏感性42

三、独特性43

四、流畅性44

五、灵活性44

六、连续性45

七、联想思维46

八、幽默感46

九、自我形象47

十、理想47

十一、梦境47

第四节 创造力因素及其结构模式48

一、生理差异是存在的49

二、环境、教育的影响和求索精神是重要的50

三、创造力的结构模式52

第五节 创造力研究的展望54

一、确定目标54

二、突变理论55

三、相关变量模型57

四、开发思维的新战略61

五、思维过程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62

本章提要·联想·说明63

第三章 创造教育的前提及原则66

第一节 创造教育的前提66

一、大脑的功能67

二、人的机体的作用69

三、环境的作用71

第二节 创造教育的原则75

一、从经验到科学75

二、创造教育的十项原则77

本章提要·联想·说明95

第四章 创造型教学(一)96

第一节 结构的统一98

一、结构分析98

二、教学过程、社会影响和学生发展的统一112

第二节 情境和创造思维115

一、创造思维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116

二、情境和解放创造力119

三、相互作用的问题125

四、其它环境因素129

本章提要·联想·说明130

第一节 在培养观察力中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133

第五章 创造型教学(二)133

第二节 在观察中提高注意力、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138

第三节 提高阅读能力、增长知识、发展创造思维140

第四节 记忆、遗忘和创造思维的关系144

一、信息的收集145

二、记忆力的展望148

第五节 感知训练和形象思维的关系150

第六节 思维力和想像力的培养(一)152

一、思维力的发展过程152

二、想像力的发展过程154

三、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155

第七节 思维力和想像力的培养(二)157

一、从形像思维到抽像思维157

二、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发展理论思维158

三、在排疑解难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力159

四、在主题的旗帜下培养学生的161

思维力和想像力161

五、在改变思考的策略中培养学生的163

思维能力163

六、灵感思维165

第一节 自学能力的研究和培养167

第六章 创造型教学(三)167

第二节 自信心的培养169

第三节 早期教育的意义和实践173

一、早期教育的意义173

二、早期教育的实践176

第四节 暗示教育180

第五节 启发性教学法182

一、探究法183

二、提问法184

三、比较法186

四、综合法187

五、联想法188

第六节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88

第七节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92

第八节 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96

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196

二、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197

第九节 在美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98

第五、六章 提要·联想·说明200

第一节 创造思维的主要动力因素202

第七章 创造动机的形成202

第二节 创造动机的形成211

一、创造力的动机211

二、尊重学生213

三、兴趣的培养215

第三节 创造力的测验218

一、对幼儿创造力的测验219

二、对中小学生创造力的测验和训练225

三、区分创造力和智力的测试228

四、价值观的测试和训练232

五、学习结果的评定235

本章提要·联想·说明242

第八章 创造方法244

第一节 影响创造活动的主要障碍(十条)244

第二节 创造原理(十五条)250

第三节 创造技法(二十五条)256

本章提要·联想·说明277

第一节 对创造型教师的要求278

一、教师的德与才278

第九章 对创造型教师的要求和培养278

二、教师的爱280

三、情感活动和智力活动的发展282

四、科学研究的素质284

第二节 对创造型教师的培养285

一、认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关系285

二、学校要从关心改革、科研286

和生产入手培养教师286

三、加强师范教育288

课程的选修课289

四、在理工科院校增设师范班289

五、在理工科院校各专业增设教育289

六、开设创造教育课、研究创造教育290

七、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290

八、发展家庭“创造教育”291

九、培养教师跨学科联系的能力292

十、建立对教师的资格考核制度293

本章提要·联想·说明295

主要参考书目297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