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
  • 樊崇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7195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证据-法的理论-中国;刑事诉讼-证据-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的哲学基础1

一、诉讼认识的真理性1

(一)查明真相与认识的相对性1

(二)相对性与相对主义7

(三)认识相对性的原因10

二、诉讼认识的正当性14

(一)正当性的必要性14

(二)诉讼认识的正当性的含义15

(三)诉讼认识正当性的意义19

三、法律事实观21

(一)法律事实观的概念21

(二)法律事实观的意义24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含义31

一、证据裁判原则31

第二章 刑事证据法的原则31

(二)证据裁判原则的意义32

(三)证据裁判原则的适用33

二、直接言词原则35

(一)直接言词原则的含义35

(二)直接言词原则的意义38

(三)直接言词原则的适用38

三、自由心证原则40

(一)自由心证原则的产生与发展40

(二)自由心证与认识的真理性45

(三)自由心证与认识的正当性49

(四)自由心证制度的适用53

(一)证据的定义58

一、证据58

第三章 证据与证据规则58

(二)证明能力(相关性)60

(三)证据能力(可采性)65

二、证据规则67

(一)证据规则的基本体系68

(二)美国的证据规则69

(三)日本的证据规则73

(四)我国的证据规则75

(五)相关性规则与合法性规则90

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98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98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98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102

(一)自白任意性规则的含义104

二、证据能力:自白任意性规则104

(二)任意性规则的产生与发展105

(三)我国的“任意性规则”107

三、证明力108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真实性109

(二)补强规则113

第五章 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121

一、证人与证人证言122

(一)证人122

(二)证人证言126

二、证据能力:传闻证据规则129

(一)传闻证据129

(二)传闻证据规则的内容与理由130

(三)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132

(四)传闻证据规则的近代变化135

三、证明力140

(一)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特点140

(二)证人证言的真实性141

(三)预防规则144

第六章 鉴定结论153

一、鉴定结论155

二、鉴定人158

(一)鉴定人主义158

(二)鉴定权主义161

(三)我国的鉴定人制度及其实践163

三、证据能力:意见证据规则165

四、证明力166

(一)鉴定结论没有预定的证明力166

(二)鉴定结论证明力之审查171

第七章 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174

一、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174

(一)物证174

(二)书证176

(三)勘验、检查笔录178

(四)视听资料180

二、证据能力:最佳证据规则181

(一)英美法上的最佳证据规则181

(二)我国的原件、原物优先规则183

三、实物证据的证明力185

(一)实物证据证明力的一般特点185

(二)实物证据审查的一般方法186

(三)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的审查188

(一)证明的概念190

一、证明制度概述190

第八章 证明制度190

(二)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诉讼证明制度193

(三)证明制度的构成195

(四)证明的种类196

二、证明对象196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196

(二)证明对象的特征197

(三)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199

(四)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202

三、证明责任205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05

(二)证明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08

(三)证明责任的性质210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215

(二)证明标准的意义215

第九章 证明标准215

一、证明标准215

二、证明标准的理论概括与争论216

(一)客观真实说观点216

(二)主观真实说观点216

(三)法律真实说观点217

三、外国立法中的证明标准218

四、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明标准与适用221

(一)法定的证明标准221

(二)排他性标准222

(三)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224

五、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233

附录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