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2331474.jpg)
- (德)曼弗雷德·沃尔夫(Manfred Wolf)著;吴越,李大雪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3970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79页
- 主题词:物权法(地点: 德国) 物权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权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中文版导言1
第1版序言(1976年)1
第18版序言(2001年)1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3
第一章 物权法的特征和意义3
一、作为财产秩序之物权法3
二、物权法的意义10
第二章 物权法的原则13
一、种类强制与种类固定14
二、公示原则15
四、特定原则16
三、确定原则16
第二部分 所有权21
第三章 所有权的内容和种类21
一、宪法基础23
二、所有权权能27
三、所有权的特殊形式29
第四章 所有权限制33
一、所有权限制之必要性与法律基础34
二、自由与约束的关系35
三、所有权限制与征用36
四、所有权限制的种类47
第五章 经济和企业中的所有权51
一、私有制原则51
二、所有权的功能52
三、所有权作为组织经济的基础54
第六章 所有权与土地制度59
一、私人所有权和土地法中的公共利益60
二、国土规划和建筑计划61
三、建筑秩序法63
四、农业上的使用63
五、环境保护措施64
第七章 所有权与住宅65
一、土地所有权65
二、地上权65
三、住宅所有权67
四、长期居住权和分时段居住权72
五、住宅租赁73
第八章 占有75
一、占有的概念76
二、占有的意义77
三、直接占有的取得和丧失81
四、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82
五、间接占有83
六、占有辅助人(第855条)86
七、部分占有和共同占有88
八、善意占有人的保护(第1007条)90
第三部分 所有权保护95
第九章 所有权之全面保护95
一、针对立法措施的所有权保护95
三、针对司法措施的所有权保护96
二、针对行政措施的所有权保护96
四、针对私人的所有权保护97
第十章 返还所有权之请求权99
一、概论100
二、返还所有权之请求权100
第十一章 返还用益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112
一、基于权利未决状态的责任与恶意113
二、返还用益之请求权116
三、损害赔偿请求权120
四、适用范围与请求权竞合123
第十二章 费用赔偿之请求权131
一、费用之概念132
二、必要费用之赔偿134
三、用益性费用之赔偿136
四、费用赔偿请求权的提出136
五、取回权138
六、适用范围与请求权竞合139
第十三章 物上请求权143
一、物上请求权之特征143
二、总则规定的适用144
三、债法规定的适用145
第十四章 不作为与排除妨碍之请求权149
一、妨碍151
二、不作为与排除妨碍请求权157
二、妨碍人163
三、容忍义务165
第十五章 私法上的容忍义务与相邻权169
一、相邻法之适用范围170
二、排放(污染)保护(第906条)171
三、相邻权之共同关系与民法典第906条的类推适用177
四、逾界建筑(第912条)182
五、必要通道(第917条)184
六、其他相邻权规范185
第十六章 私法与公法在不动产上的竞合186
一、私法与公法的特征187
二、私法与公法的相互协调191
第四部分 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197
第十七章 处分行为的一般原则197
二、处分行为198
一、土地和动产的不同规定198
三、抽象原则203
四、处分权限205
第四部分(上) 土地的取得和丧失210
第十八章 土地的转移和设定负担210
一、合意214
二、登记与登记程序217
三、登记之前受让人的法律地位223
四、比较法规定230
第十九章 预告登记231
一、预告登记的意义232
二、预告登记的前提条件232
三、预告登记的作用236
四、预告登记的转让241
五、预告登记的法律特征242
六、物权性质的先买权243
第二十章 土地登记簿的公信力245
一、推定正确(§891)246
二、土地权利的善意取得247
三、比较法规定256
第二十一章 土地登记簿更正258
一、土地登记簿更正请求权259
二、根据官方文件进行更正262
三、法定更正262
第四部分(下) 动产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264
第二十二章 动产的所有权移转264
一、实际意义265
二、通过合意和交付移转所有权266
三、通过占有改定移转所有权273
四、通过让与返还请求权移转所有权276
五、共同所有权的转让279
六、比较法规定280
第二十三章 动产的善意取得282
一、保护法律交易284
二、出让人的占有丧失—从出让人手中取得占有285
三、善意289
四、丢失之物292
五、善意无负担取得293
六、债法上的补偿294
七、比较法规定295
第二十四章 加工、附合与混合296
一、基本原则297
二、加工298
三、动产附合于土地301
四、动产之间的附合与混合304
第二十五章 权利丧失的补偿306
一、第951条作为权利持续请求权307
二、不当锝利返还请求权307
三、适用范围与竞合310
第二十六章 出产物和组成部分的取得315
一、概述315
二、主物所有权人的取得316
三、物权权利人和人身权权利人的取得317
一、取得时效318
第二十七章 其他取得和丧失原因318
二、无主物的先占319
三、债权证书的所有权320
第五部分 担保物权与处分物权325
第二十八章 担保物权的意义和功能325
一、信贷发放的经济意义325
二、担保权对信贷业的意义328
第五部分(上) 动产上的担保物权332
第二十九章 所有权保留332
一、一般基础333
二、买方之法律地位335
三、卖方之法律地位340
四、作为财产权之期待权342
五、再转让时昕有权保留之延伸348
六、加工时所有权保留之延伸360
七、集团约定361
八、所有权保留之拓展362
九、融资租赁365
十、比较法规定368
第三十章 担保设定371
一、一般基础371
二、担保性权利转让373
三、担保合同377
四、其他债权人对担保物的措施379
五、对其它对象的担保设定383
六、比较法规定384
第三十一章 质权386
一、质权的作用387
二、基本原则389
三、动产质权392
四、权利质397
五、比较法规定400
第五部分(下) 不动产质权402
第三十二章 不动产质权的共同基础402
一、不动产质权的发展403
二、不动产质权的可靠性404
三、不动产质权是变价权406
四、责任对象409
五、对不动产质权的保护415
六、各不动产质权的区别416
七、土地负担417
八、比较法规定418
第三十三章 独立式土地债420
一、登记与公函式土地债421
二、为土地债的支付425
三、所有权人的抗辩和反驳430
四、土地债的转让432
第三十四章 担保式土地债437
一、担保式土地债的本质438
二、担保合同439
三、土地债和债权的让渡445
四、债务人和所有权人的多样性448
五、作为财产价值的回返请求权450
第三十五章 不动产抵押453
一、从属性原则454
二、抵押的种类459
第六部分 使用权465
第三十六章 役权465
一、役权的界定和种类465
二、役权的设定467
三、役权的内容467
四、役权的保护471
第三十七章 用益权473
一、适用范围473
二、用益权的设立474
三、个别的使用权限475
四、对用益权人的保护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