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景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8349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脾胃病-中医学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医论3
第一章 脾胃生理病理纵论3
一、论脾3
二、论胃6
第二章 脾胃病诊治要论12
一、论脾的病证和治法大要12
二、论脾胃(消化系统)病诊法14
三、论胃病证治22
四、论食管病的诊治24
五、论老年人胃病27
六、论妇女更年期慢性胃脘痛29
七、论残胃炎症31
八、论胃病饮停呕吐32
九、论胃下(胃下垂)34
十、论急性吐泻证治36
十一、论久泻治法方药38
十二、慢性胃肠炎诊治经验40
第三章 脾胃病诊治经验补论45
一、论胃病用药选择45
二、论胃病用药刚与柔49
三、论胃病用虫类药51
四、论多药、胃喜、服药法53
五、论胃病与湿55
六、论胃病与血瘀58
七、论胃腑体用失常60
八、论脾阴虚与胃阴虚61
第四章 脾胃相关疾病证治琐论64
一、论肝气郁滞与疏肝法64
二、论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治68
三、论胆胃同病71
四、论胃心同病73
五、论胆心相关76
六、论胰腺病证治77
七、论慢性肝炎81
八、论急性重症肝炎89
九、论肝硬化及腹水92
十、论肝性昏迷95
十一、论黄疸100
十二、论痹证与脾胃102
十三、论调补脾胃治杂病104
十四、论东垣解酲、化瘀方药运用107
十五、论消化道疾病治法概要109
十六、几种外治法简介114
第五章 历代前贤诊疗脾胃病经验选论116
一、试析仲景治疗呕吐的学术思想116
二、喻嘉言论胃的学术思想118
三、论析叶桂治脾胃病121
四、论析“郁”123
五、论析“木乘土”127
六、论析吴瑭重视胃阴129
七、论析吴瑭治胃痛、呕吐132
八、论析马培之治胃痛133
九、论析叶、张二氏治痞134
十、《张聿青医案》脘痛篇初析137
十一、论述张聿青诊治气郁139
第二篇 医话143
一、论情志失调与胃家先病143
二、胃能磨谷论143
三、护膜法的体会145
四、关于胃脘痛疼痛部位的辨证145
五、对泛酸咽苦的认识146
六、慢性胃“炎”并非都是“热”147
七、慢性胃炎阴虚夹湿的处理148
八、对“诸痛不可补气”的认识149
九、药物引起胃痛的治疗149
十、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化、异型增生的治疗150
十一、论上消化道出血153
十二、对胃风的认识和体会153
十三、脾与血病小议154
十四、背痛辨治155
十五、杏蔻橘桔开泄法156
十六、疏养和中麦谷芽157
十七、养血柔肝用归芍158
十八、胃脘胀痛用贝母159
十九、消胀除满莱菔子159
二十、利水降脂泽泻良160
二十一、三七白及能护膜161
二十二、五更泻与四神丸162
二十三、驱风药物治泄泻163
二十四、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之对策164
二十五、术后肠粘连165
二十六、后天之本与内镜167
二十七、关于切脉的几点意见167
二十八、一张处方应开几味中药168
二十九、中医要认真读经典(一)169
三十、中医要认真读经典(二)170
第三篇 医案175
一、芳香宣通温化治黑霉苔175
二、顽固性口腔溃疡175
三、食管裂孔疝176
四、半夏厚朴汤治验177
五、胃痞、噎证178
六、噫气、心下痞179
七、胃炎脘胀嘈杂180
八、胃脘痞胀痛痒181
九、补疏兼投治胃痛182
十、中虚脘痛夜甚183
十一、苦辛通降治胃疾184
十二、疏和降逆治胃下185
十三、温中化饮疗胃痛186
十四、胃病背中冷187
十五、酸甘敛阴治胃病188
十六、胃痛口咸189
十七、胃痛口苦190
十八、胃下、痰饮、泽泻汤191
十九、残胃炎治验192
二十、术后不思饮食193
二十一、胃病郁证194
二十二、胃心同病195
二十三、胆胃同病196
二十四、脘腹胀198
二十五、益气敛肝祛风法治疗脘腹胀痛199
二十六、胃痛兼干燥综合征200
二十七、脾胃气阴俱虚证201
二十八、先汤后散,培土生金202
二十九、胆与食管癌术后久泻203
三十、痰泻205
三十一、泄泻、便秘交作206
三十二、结肠过敏,侧重治肝207
三十三、阴虚下利用酸甘法208
三十四、嗜酸细胞增多症209
三十五、泄泻后耳鸣211
三十六、泄后脊背恶寒212
三十七、溃疡性结肠炎213
三十八、从肺论治便秘214
三十九、疏通法治疗胆绞痛215
四十、郁证胁痛216
四十一、阴虚臌胀,清金制木217
四十二、胰腺炎后腹背痛218
四十三、参用健脾治红斑219
四十四、补脾补肾治虚劳220
四十五、内服含漱疗龈血221
附篇225
附篇一 徐景藩教授谈中医读书方法225
附篇二 徐景藩教授临证心法概要230
附篇三 学习《金匮要略》有关消化系病证内容的体会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