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词汇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韩陈其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780643732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词汇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篇1
第一章 词汇学与训诂学1
第一节 词汇学1
一、词汇学的类别和功用1
二、词汇学的历史和现状8
三、词汇学同语言学其他学科的关系10
四、词汇的体系性和结构层17
第二节 训诂学26
一、训诂学的性质26
二、训诂学的作用32
第三节 训诂产生的原因56
一、文字载体改变57
二、语法习惯改变64
三、词语形义改变70
四、语音改变84
通论篇89
第二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89
第一节 词汇新陈代谢89
一、旧词消亡89
二、新词产生94
三、动态词义观95
第二节 古今词汇比较96
一、一成不变96
二、貌合神离97
三、改头换面98
四、面目全非100
第三节 词义的时代性102
一、词义的时代性和古汉语辞书102
二、词义的时代性和古书阅读104
第四节 词的通义和僻义109
一、通义和僻义的比较109
二、僻义识别和确认的途径111
第五节 古今词义的差别113
一、双音词方面的词义差别114
二、单音词方面的词义差别118
第六节 词语古义的掌握和辨析123
一、语感和古义123
二、现代汉语和古义125
三、对文和古义129
四、字形和古义134
第三章 词的形构和意义135
第一节 单音词135
一、单音词的特点135
二、单音词同双音词的区别146
第二节 复音词154
一、合成词的结构154
二、合成词的意义和形式159
三、联绵词的分类164
四、联绵词的意义和书写形式167
五、叠音词和词的重叠174
第四章 词的关系177
第一节 同义关系177
一、什么是同义词177
二、同义词产生的途径和原因178
三、同义词的类型182
四、同义词的辨析187
五、同义词的运用196
第二节 反义关系199
一、什么是反义词199
二、反义词的对应关系201
三、反义词的变化202
四、反义词的作用204
第三节 同源关系208
一、什么是同源词208
二、同源词的形音义208
第五章 词义关系211
第一节 词的本义211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211
二、考索本义的方法214
第二节 本义和引申义同词关系比较216
一、相因推导关系217
二、相似类比关系218
三、相关借代关系219
第三节 本义和引申义异词关系比较222
一、相向引申223
二、替补引申223
三、同步引申224
四、同归引申225
第四节 词义演变鸟瞰225
一、词义演变的外因225
二、词义演变的内因227
三、汉语语词的讹变233
四、词义演变的方式243
五、词义演变的结果249
专论篇256
第六章 汉语词义256
第一节 汉语借代义256
一、词的借代义256
二、词的借代义与修辞学的借代手法260
三、词的借代义的形成途径264
四、借代义是词义演变的重要内容273
第二节 汉语词义系统275
一、汉语词义结构275
二、静态义和动态义280
三、词的语法义281
四、词的语用义282
第三节 汉语联绵词的形音义294
一、联绵词的义素义294
二、联绵词的语音模式296
三、联绵词的文字形式297
四、联绵词的分化演衍300
第七章 组合与释读304
第一节 语词组合304
一、语词组合关系类别304
二、语词组合关系变化305
第二节 数词释读317
一、成语中的数词组合格式318
二、成语中数词组合格式的特点320
三、成语中数词组合格式的含义322
第三节 “月亮”义语词释读330
一、兔系330
二、蟾系332
三、桂系334
四、娥系335
五、魄系336
六、形系337
七、综合系列339
八、非系列性的341
第四节 疑难语词释读344
一、释“孰与”344
二、释“境壤界”348
三、释“首虏”351
四、释“砍大山”353
第五节 词缀释读357
一、语音化词缀357
二、语法化词缀365
三、语用化词缀370
四、词缀释读的误区373
第八章 专书词汇和专书词汇学376
第一节 《说文》义训条例376
一、同义相训377
二、反义相训382
三、总名释分名382
四、狭义训广义382
五、说明作用383
六、描摹形状383
七、显示情貌383
八、比类释义384
九、设立界说384
第二节 《史记》复音词386
一、《史记》复音词的确定标准388
二、《史记》复音词造词法395
三、《史记》复音词的词形415
四、《史记》复音词的特点418
五、《史记》复音词的启示455
第三节 《经义述闻》与汉语词汇学456
一、《经义述闻》及其作者456
二、因声求义466
三、循境求义474
四、汇比求义483
五、《经义述闻》的语言学思想494
六、《经义述闻·通说》的语言理论贡献507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513
后记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