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代领导人科技思想研究 科技与现代化的视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松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4751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代领导人科技思想研究 科技与现代化的视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建国前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历史考察1
一、毛泽东早期的科技观1
(一)青年毛泽东科技观形成的时代背景2
(二)毛泽东学生时期学习输入的科学知识4
(三)科学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转换8
(四)教育科学救国思想的转变1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科技思想13
(一)对马克思主义从侧重理论传播转向侧重实际运用13
(二)正确处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辩证关系15
(三)科技面向实际,形成走工业化强国道路的思想23
第二章 建国后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体系30
一、毛泽东的科技价值思想30
(一)毛泽东科技政策思想的理论基石30
(二)科学技术是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34
(三)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36
二、毛泽东的科技人才思想43
(一)科技人才的地位和标准43
(二)科技人才队伍的恢复和建设50
(三)发展教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52
三、毛泽东的科技体制思想55
(一)中国特色的大科学体制55
(二)向外国学习与学中创新相结合57
(三)领导干部要政治和技术相统一61
(四)专家主导和群众参与相统一65
四、毛泽东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67
(一)科技发展战略的两条重要方针67
(二)科技发展战略的三项重大举措74
第三章 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83
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83
(一)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概述83
(二)毛泽东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90
二、毛泽东的工业科技现代化思想94
(一)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94
(二)企业要学习“鞍钢宪法”,大搞技术革新102
三、毛泽东的农业科技现代化思想104
(一)走农业合作化与机械化道路104
(二)探索农业技术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108
四、毛泽东的国防现代化思想112
(一)建立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的国防军112
(二)正确处理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116
第四章 邓小平的科技价值思想120
一、科学技术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120
(一)“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提出120
(二)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支撑121
(三)工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支撑124
(四)国防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支撑126
(五)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28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0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130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依托134
三、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37
(一)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37
(二)发展科学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139
四、科学技术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条件141
第五章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145
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事关全局145
(一)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145
(二)“中国要发展,离开了科学技术不行”149
二、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51
(一)国际高科技竞争152
(二)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56
三、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161
四、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165
第六章 邓小平的科技政策思想170
一、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的客观规律170
(一)按科学技术的客观规律办事171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必须协调发展171
(三)处理好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174
(四)建立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科研体系175
(五)坚持百家争鸣,尊重学术自由176
二、学习借鉴与自力更生177
(一)科技工作对外开放是开放的世界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78
(二)以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创新179
(三)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对外科技开放格局181
(四)坚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183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85
(一)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科技生产力,新的科技体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186
(二)科技体制改革要为科技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环境187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加快科技系统结构调整189
(四)改革科研经费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191
四、科技发展的基础在教育192
(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3
(二)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基础在教育193
(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6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7
(五)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200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201
(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关键在于科研机构党委是否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202
(二)切实搞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是科研机构党委善于领导科技工作的基本前提203
(三)学术民主、分工负责是科研机构党委善于领导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205
(四)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保证工作是科研机构党委善于领导科技工作的基本表现206
(五)理清对知识分子的准确认识和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是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重要内容207
第七章 江泽民论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作用210
一、江泽民科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10
(一)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210
(二)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216
二、江泽民论科技的价值和作用218
(一)科技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19
(二)科学技术实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际地位的高低222
(三)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231
三、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国的历史任务233
第八章 江泽民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238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38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根据与实践要求238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和意义241
(三)切实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246
(四)形成和发展自身的科技优势249
(五)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251
(六)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256
(七)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259
二、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62
(一)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基本理念263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267
(三)科技进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274
三、推进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278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与意义278
(二)推进科技创新的原则282
(三)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284
四、加强科普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294
(一)科普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工程294
(二)江泽民论科普的内涵与任务297
第九章 三代领导人科技思想初步比较307
一、三代领导人科技价值观比较307
二、三代领导人科技政策思想比较316
(一)关于科技发展方针318
(二)关于科技发展战略328
(三)关于知识分子政策336
三、从国家科技到国家创新体系341
四、三代领导人关于我国科技工作的经验与规律345
五、三代领导人关于发展科技的目的和归宿348
参考文献352
后记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