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行为法总论 人大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侵权行为法总论 人大版
  • 程啸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875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侵权行为-民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侵权行为法总论 人大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侵权行为法基础理论3

第一章 风险社会、损害事故与补偿体系3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出现与损害事故3

一、科技发展、风险社会与损害事故3

二、现代法律制度对损害的预防8

三、现代社会中的损害综合补救体系11

四、处于十字路口的侵权行为法14

第二节 侵权赔偿责任与其他补偿制度的关系15

一、侵权赔偿责任与第一方保险15

二、侵权赔偿责任与责任保险制度18

理论探讨 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简介18

三、侵权赔偿责任与社会保障制度23

理论探讨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简介24

四、侵权赔偿责任与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30

第二章 侵权行为概述33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类型33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与性质33

二、侵权行为的类型35

理论探讨 比较法上侵权行为的定义与分类42

第二节 侵权行为与其他债的发生原因46

一、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46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判例要旨53

二、侵权行为与缔约过失行为54

三、侵权行为与无因管理55

四、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60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区分之判例要旨63

第三节 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64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联系64

二、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64

三、侵权赔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67

第三章 侵权行为法概述70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的概念、类型与法律渊源70

一、侵权行为法的概念与特征70

二、侵权行为法的类型71

三、侵权行为法的法律渊源73

理论探讨 侵权行为法渊源的比较法介绍79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的功能82

一、概述82

二、补偿功能86

三、威慑功能88

第三节 侵权行为法与宪法90

一、宪法对侵权行为法的影响90

二、宪法基本权利的保护与侵权行为法93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运用宪法规范裁判的两起侵权案件94

第四节 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发展趋势96

一、损害赔偿观念的社会化96

二、侵权行为法保护范围的扩大化97

三、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复杂化98

四、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多样化99

五、过失的客观化100

六、侵权民事责任的多元化100

第四章 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102

第一节 归责原则概述102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特征与类型102

二、归责原则的意义104

三、归责原则体系106

四、各项归责原则之间的适用关系108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109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含义109

二、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原因109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功能113

理论探讨 过错责任简史114

第三节 危险责任原则120

一、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危险责任之辨析120

二、危险责任的含义与特征121

三、危险责任的理论基础及功能122

四、危险责任的类型123

五、我国法中的危险责任的类型124

理论探讨 危险责任简史127

第四节 公平责任144

一、公平责任概述144

二、《民法通则》第132条的产生原因149

三、公平责任在未来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150

第二编 一般侵权行为155

第五章 一般侵权行为概述155

第一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155

一、一般侵权行为规范模式的立法例155

二、我国法上一般侵权行为的规范模式161

第二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论断过程162

一、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62

二、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论断过程163

第六章 加害行为166

第一节 行为概述166

一、行为的概念与意义166

二、行为人与赔偿义务人167

第二节 加害行为的类型168

一、作为与不作为168

二、自己行为与他人行为172

第七章 侵害他人的权益173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的保护范围173

一、概述173

二、权利173

三、利益175

第二节 人格权178

一、概述178

二、生命权183

三、健康权183

四、身体权188

五、姓名权189

六、名称权192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侵害名称权的判例要旨193

七、肖像权194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侵害肖像权的判例要旨199

八、名誉权205

实务研究 关于名誉权的判例要旨213

九、荣誉权215

十、人身自由权216

十一、人格尊严权217

第三节 人格利益219

一、隐私219

二、其他人格利益220

三、死者的人格利益220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判例要旨223

四、特定物品上的人格利益224

第四节 身份权225

一、身份权的概念、特征与类型225

二、监护权226

第五节 物权227

一、物权的概念、特征与类型227

二、物权的保护228

第六节 财产利益230

一、商业秘密230

二、占有231

第七节 知识产权232

一、商标权232

二、专利权232

三、著作权233

四、知识产权的保护234

第八节 社员权236

一、社员权概述236

二、股权236

第九节 债权238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概述238

二、第三入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239

第八章 损害后果242

第一节 损害在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242

第二节 损害的含义、要件与类型243

一、损害的含义与要件243

二、损害的类型246

第三节 纯粹经济损失250

一、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与特征250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251

三、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253

第九章 因果关系256

第一节 因果关系的概念及意义256

一、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概念256

二、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意义258

第二节 我国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258

一、必然因果关系理论258

二、相当因果关系理论261

三、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区分263

第三节 事实因果关系的判断266

一、一般的判断规则266

二、聚合的因果关系268

三、共同的因果关系269

四、不确定的因果关系272

第四节 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274

一、一般的判断规则274

二、假设的因果关系278

三、超越的因果关系281

第五节 因果关系与介入的因素284

一、介入的因素概述284

二、第三人的行为285

三、受害人的行为288

四、外在事件291

第六节 因果关系的推定293

一、因果关系的推定的意义293

二、我国法上因果关系推定的类型294

第十章 违法性295

第一节 违法性之概述295

一、违法性的含义295

二、区分违法性与过错的原因299

三、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违法性的态度305

理论探讨 是否区分过错与违法性问题的比较法简介308

第二节 违法阻却事由316

一、概述316

二、自助行为317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自助行为的几则判决摘要318

三、正当防卫320

四、紧急避险320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紧急避险的几则判决摘要322

五、受害人同意323

六、行使权利329

七、执行职务331

八、无因管理331

实务研究 我国法院关于免责事由的判例要旨331

第十一章 过错333

第一节 过错之概述333

一、过错的概念与意义333

二、过错能力334

第二节 故意338

一、故意的概念与类型338

二、故意与恶意338

三、故意在侵权法中的地位339

第三节 过失343

一、过失的概念与类型343

二、过失的判断: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345

三、我国侵权法中的过失判断标准350

四、判断行为人过失时应当考虑的因素351

第四节 违法视为过失358

一、违法视为过失概述358

二、我国法上的违法视为过失361

第五节 过错推定363

一、过错推定概述363

二、我国法上的过错推定367

第三编 共同侵权行为373

第十二章 共同侵权行为概述373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373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374

理论探讨 从比较法上看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376

第十三章 共同加害行为380

第一节 共同加害行为的构成要件380

一、共同加害行为的构成要件380

二、意思联络是否应当作为共同加害行为构成要件的讨论384

理论探讨 部分大陆法国家、地区及我国学界对共同加害行为中关联性的认识388

第二节 共同加害人的赔偿责任391

一、共同加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391

二、连带赔偿责任人之间的分摊392

三、赔偿权利人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393

第十四章 共同危险行为395

第一节 共同危险行为概述395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与类型395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功能397

理论探讨 共同危险行为制度的比较法介绍397

第二节 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与免责事由401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401

二、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及免责事由404

第十五章 教唆与帮助行为406

一、概述406

二、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407

第四编 侵权赔偿责任411

第十六章 侵权赔偿责任基础理论411

第一节 侵权赔偿责任概述411

一、侵权的民事责任与侵权赔偿责任411

二、侵权赔偿责任的概念与特征415

三、侵权赔偿责任的类型416

实务研究 美国法上的运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两起案件417

四、侵权赔偿责任的原则419

五、侵权赔偿责任的形式420

六、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421

第二节 损益相抵424

一、损益相抵的概念与构成要件424

二、损益相抵具体适用425

第三节 过失相抵433

一、过失相抵制度概述433

理论探讨 过失相抵制度的比较法438

二、过失相抵的构成要件443

三、过失相抵适用的主体范围449

四、过失相抵的方法与法律效果450

五、对过失相抵规则适用的限制454

六、过失相抵与精神损害赔偿455

第十七章 财产损害赔偿456

第一节 人身伤亡的财产损害赔偿456

一、人身伤亡的财产损害赔偿概述456

二、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与计算方法458

三、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的具体范围及数额的确定461

四、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的计算基准地及其调整476

五、人身伤亡财产损害赔偿金的支付方式479

理论探讨 损害赔偿金支付方式的比较法简介482

第二节 侵害物权的财产损害赔偿485

一、侵害物权的赔偿责任方式485

二、侵害所有权的赔偿486

三、占有人的赔偿责任492

四、侵害他物权的赔偿责任493

五、相邻关系侵害中的赔偿责任496

第十八章 精神损害赔偿498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498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498

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499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500

理论探讨 大陆法国家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范围的比较法介绍501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503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类型及数额的确定504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类型504

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505

实务研究 我国部分地方法院对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规定507

主要参考文献513

后记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