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朝板块层序·事件·演化 天文周期的沉积响应和意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朝板块层序·事件·演化 天文周期的沉积响应和意义
  • 孟祥化,葛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51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80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大地板块构造-研究-中国;大地板块构造-研究-朝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朝板块层序·事件·演化 天文周期的沉积响应和意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3

研究工作大事记5

致谢7

An Introduction to “Cyclic Sequences, Event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ino-Korean Plate”9

目录25

第一章 原理和方法3

第一节 天文周期沉积地质学导论3

第二节 旋回层序的研究方法和等时性编图原则21

第二章 研究成果总结:中朝板块层序地层、事件和演化总结42

第一节 旋回层序、事件和形成演化综合图42

第二节 中朝板块构造事件及古地理演化44

第三节 中朝板块及我国东部地区旋回层序、事件及其与天文周期的耦合关系:探讨有关大气圈、水圈及沉积圈的沉积地球化学演化与重大地质成矿事件49

第三章 长城纪层序地层、构造古地理及其形成演化61

第一节 燕辽区长城系沉积相及沉积层序分析62

第二节 长城纪早期旋回层序地层63

第三节 长城纪晚期巨旋回层序(MPSSⅡ)地层和火山沉积及构造事件69

第四节 高于庄超旋回层序组(GSS5至GSS8)及瘤状碳酸盐事件75

第五节 长城纪沉积古地理及燕山拗拉谷构造演化80

第四章 燕山地区蓟县纪旋回层序和古地理古构造演化89

第一节 燕山地区杨庄-雾迷山巨旋回层序(MPSSⅡ)的岩相和高频旋回层序地层的划分依据89

第二节 燕山地区蓟县纪杨庄-雾迷山巨旋回的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及其与太阳系穿越银道面周期的耦合关系100

第三节 燕山地区关于杨庄-雾迷山巨旋回层序中红层海泡石矿床及其成因意义104

第四节 燕山地区蓟县纪洪水庄-铁岭巨旋回层序(MPSSⅡ)及其在中元古代燕辽拗拉谷演化中的地位106

第五章 新元古代旋回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古地理及臼齿碳酸盐事件108

第一节 关于华 北及吉辽徐淮地区新元古界地层及层序地层初步划分对比108

第二节 青白口纪旋回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110

第三节 北华纪旋回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115

第四节 关于元古宙MT碳酸盐沉积事件和意义129

第六章 早古生代旋回层序及地层格架总论157

第一节 早寒武世-早奥陶世超旋回层序组(PSSO+PSSⅠ)的综合特征157

第二节 华北寒武纪-奥陶纪超旋回与北美寒武纪超旋回Grand Cycles等的比较161

第三节 中奥陶世-晚奥陶世超旋回层序(PSSⅡ)的综合特征163

第四节 中朝板块早古生代沉积旋回地球化学研究166

第五节 应用碳氧同位素分析寒武纪古海洋环境174

第六节 关于早古生代中朝板块及大陆边缘大地构造演化175

第七章 早寒武世旋回层序地层及沉积古地理177

第一节 关于早寒武世地层单位及层序地层划分177

第二节 早寒武世旋回层序?S1(辛集组,水洞组或雨台山组)沉积特征和其古地理179

第三节 早寒武世?S2旋回层序(图7.5和图7.6)和沉积古地理183

第四节 早寒武世?S3旋回层序(馒头组)(图7.7)及沉积古地理(彩图8)188

第五节 碳酸盐台地低水位盐溶蒸发岩新类型——华北地台早寒武世?S2旋回层序中的(大林子组)假晶盐盘、干旱气候事件及潜水位渗流构造的发现193

第六节 早寒武世层序中的石膏矿床及烃源岩198

第八章 中朝板块中寒武世高频旋回层序动力学:米兰柯维奇事件及鲕滩碳酸盐台地等时性沉积古地理编图202

第一节 毛庄期旋回层序(?S4)及沉积古地理202

第二节 中寒武世徐庄期-张夏期旋回层序地层(?S5、?S6和?S7、?S8)划分对比及海平面变化206

第三节 米兰柯维奇事件:地球轨道场控制成因的中朝板块中寒武世高频鲕滩旋回和沉积学研究221

第四节 中朝板块中寒武世等时性古地理编图研究及说明223

第五节 按米兰柯维奇周期进行等时性定量沉积学研究:鲕滩沉积体系形成演化史的动力学229

第九章 晚寒武世旋回层序、长山最大海泛事件及其洲际对比意义233

第一节 中朝板块晚寒武世旋回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233

第二节 海绿石质凝缩层——克拉通盆地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关键:寒武系最大海泛凝缩沉积事件238

第三节 长山期最大海泛事件及其洲际对比意义249

第十章 晚寒武世的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生物丘、风暴沉积及三山子白云岩261

第一节 生物丘沉积体系及海平面变化周期的控制作用261

第二节 晚寒武世碳酸盐风暴沉积事件265

第三节 晚寒武世风暴事件等时性对比、古地理编图及古大陆复原274

第四节 巨大的穿时性三山子白云岩带及其在层序地层中的分布和成因:克拉通盆地超旋回海泛隆升动力学280

第十一章 中朝板块奥陶纪旋回层序地层、构造古地理及古大陆复原283

第一节 中朝板块西南缘奥陶纪旋回层序地层283

第二节 贺兰山地区奥陶纪旋回层序地层特征299

第三节 华北中东部地区早、中奥陶世旋回层序特征及层序对比304

第四节 鄂尔多斯中部覆盖区奥陶纪旋回层序地层311

第五节 中朝板块中晚奥陶世的古地理、古构造及周缘大地构造的讨论328

第十二章 石炭-二叠纪旋回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333

第一节 按日地系统周期观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对比概况333

第二节 中朝板块西缘石炭纪旋回层序地层(超旋回层序PSS V)及海平面变化333

第三节 中朝板块东部地区晚石炭世旋回层序和海平面变化338

第四节 中朝板块中东部地区的晚石炭世旋回层序(图12*1底部)和海平面变化339

第五节 中朝板块早二叠世旋回层序划分对比及海平面变化340

第十三章 中朝板块石炭-二叠纪地质事件和大地构造演化347

第一节 晚石炭世沉积古地理、铝土矿及古岩溶事件347

第二节 米兰柯维奇事件及其对聚煤作用的影响358

第三节 石炭-二叠纪盆地格架-古构造演化:中朝板块晚石炭世晚期-二叠纪前陆盆地的发现、沉积大地构造相图及欧亚超大陸的拼合360

第十四章 中国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中-新生代超旋回构造背景和中生代旋回层序特征371

第一节 中-新生代超旋回及其构造背景371

第二节 侏罗纪层序地层及其形成演化375

第三节 白垩纪层序地层、黑色页岩油源岩和全球性缺氧事件381

第十五章 辽河油田早第三纪裂谷盆地旋回层序划分和对比385

第一节 覆盖区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划分的综合技术方法385

第二节 沙河街组沉积体系、沉积相389

第三节 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412

第十六章 辽河油田沙河街期等时性沉积岩相古地理编图研究419

第一节 概述419

第二节 SⅢ1旋回时期等时性岩相古地理编图彩图37[EFG-1]和彩图38[EFG-2]420

第三节 SⅢ2旋回时期岩相古地理彩图39[EFG-3]和彩图40[EFG-4]423

第四节 SⅢ3旋回期岩相古地理彩图41[EFG-5]和彩图42[EFG-6]427

第五节 SⅢ4旋回期沉积古地理彩图43[EFG-7]和彩图44[EFG-8]430

第十七章 沙河街期同生断裂构造体系及其对沉积盆地的控制作用434

第一节 沙河街期同生沉积伸展构造转换带及构造样式434

第二节 古水流、物源传输系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的构造控制437

第三节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发育控制因素、成因机制和模式的简要讨论443

第十八章 第四纪与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周期相关的几种微层序的等时性对比研究447

第一节 近代滨岸贝壳堤超微层序448

第二节 与气候周期相关的几种微层序类型452

二、黄土沉积微层序452

三、风成砂沉积微层序454

结束语456

参考文献457

内部参考文献469

本书使用符号和代码说明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