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权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权通论
  • 刘伟,李风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3385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权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上篇3

第一章 关于产权的定义及对其内涵的解释3

第一节 产权定义的比较3

(一)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基本解释3

(二)当代西方学者关于产权的重新定义9

第二节 产权范畴定义在我国的特殊分歧及特殊意义17

(一)中国学术界关于产权概念的主要学术分歧18

(二)中国学术界关于产权概念的分歧的特殊历史意义22

第三节 定义产权范畴的基本原则27

(一)产权作为关于财产的权利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属于权利范畴28

(二)产权作为关于财产的权利其内涵是包括各种财产权利在内的权利束28

(三)定义产权主要的难点在于解释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30

(四)产权作为财产权利,作为有别于所有权的范畴,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和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32

(五)定义产权必须特别说明“企业法人产权”33

第二章 产权与制度选择36

第一节 交易与交易费用37

(一)交易范畴的界定37

(二)交易费用42

(三)交易费用的结构解释45

第二节 分工、交易与产权的思想史解释53

(一)斯密定理53

(二)杨格定理56

(三)霍布斯定理58

(四)科斯定理60

第三节 科斯定理的矛盾65

(一)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与结论之间的矛盾65

(二)科斯的效率与新古典的效率的矛盾68

(三)政府干预必要性与自愿交易有效性之间的矛盾69

(四)市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72

第四节 交易费用与产权初始界定及最优界定75

(一)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75

(二)产权界定的三种方式77

(三)产权初始界定与最佳界定79

第五节 利益集团的制衡与制度选择81

第六节 交易费用与市场制度的选择86

(一)作为制度的市场87

(二)最节省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90

(三)市场为什么会存在92

(四)市场的制度结构95

中篇99

第三章 产权与市场:市场经济对产权制度的一般要求99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产权制度的一般要求100

(一)市场经济要求产权必须是单纯的经济性质的权利100

(二)市场经济要求在不同的交易主体之间必须有明确界区103

(三)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对产权根据其权能进行制度性分工106

第二节 产权制度与市场秩序109

(一)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主体秩序109

(二)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交易秩序113

(三)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法治秩序117

(四)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道德秩序119

第三节 改革进程中的产权改造与市场价格机制改革122

第四章 产权与市场:市场失灵与产权界定130

第一节 产权及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131

(一)交易双方对于所交易的产权在信息掌握上非对称,而导致市场失灵131

(二)信息不对称形成产权结构上剩余索取与风险责任的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134

第二节 外在性与市场失灵138

(一)外在性的含义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138

(二)外在性的克服与产权制度改造141

第五章 产权与企业: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基准158

第一节 企业演变的历史逻辑159

(一)生产组织的起源159

(二)生产组织演变的历史逻辑160

(三)古典企业演变的历史进程163

(四)企业演变的内在动力165

第二节 企业性质的比较研究167

(一)企业性质问题的提出167

(二)科斯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比较169

(三)科斯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的理论比较171

(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新制度学派理论的比较177

第三节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主线——市场制度182

第四节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客观基准185

第五节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核心——剩余索取权间接定价制度189

(一)企业是不同于市场的一种产权制度190

(二)企业是一种间接定价制度192

第六章 产权与企业:现代公司产权结构与委托——代理195

第一节 现代企业法人产权的历史逻辑197

(一)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197

(二)现代公司产权制度的演进199

(三)关于公司演进理论的比较202

第二节 契约理论与委托——代理的性质205

(一)现代契约理论205

(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提出209

(三)企业家的功能211

第三节 代理理论的结构解释214

(一)代理成本的界定215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成本216

(三)代理成本与道德风险(道德危害)217

(四)代理成本和不利选择219

第四节 委托——代理的激励约束机制220

(一)激励机制设计的一般原则220

(二)资本所有者与最高委托人——经理之间的激励问题222

(三)企业科层组织中的激励约束问题223

第五节 委托——代理理论的比较研究224

(一)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必然联系224

(二)委托人——代理人理论225

(三)实证代理理论232

第七章 产权与企业:产权安排与经济组织的行为绩效236

第一节 产权安排与产权界定的性质238

(一)产权的分类238

(二)各种经济组织的产权性质243

第二节 灯塔与产权主体行为245

(一)灯塔物品的定义245

(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同时存在时的最优态247

(三)公共物品的均衡模型249

(四)灯塔物品与产权界定250

第三节 俱乐部产权制度与行为目标254

(一)俱乐部产权的界定254

(二)俱乐部物品的均衡模型255

(三)蒂鲍特假说的产权特征257

(四)俱乐部产权制度的启示258

第四节 伊利里亚企业财产制度与行为绩效260

(一)伊利里亚企业的产权特征260

(二)伊利里亚企业的运行机制和行为目标264

(三)伊利里亚企业的矛盾266

第五节 巴斯克企业产权制度与行为目标268

(一)巴斯克企业的产权特征269

(二)巴斯克企业与伊利里亚企业的比较272

(三)巴斯克企业制度的再思考276

第八章 产权与国家283

第一节 国家理论284

(一)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假说284

(二)国家模型286

第二节 作为一种产权界定方式的国家291

第三节 作为一种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形式的国家296

第四节 国家——产权悖论299

下篇307

第九章 西方产权理论的发展及演变307

第一节 当代西方产权理论的系统提出307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产权的思想及对产权在社会制度变迁中作用的解释307

(二)正统经济学对产权制度分析的忽略及其被批判310

(三)现代产权理论的产生314

第二节 当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新进展322

(一)交易费用理论取得的进展324

(二)委托——代理理论取得的进展330

第十章 计划经济国学者关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想339

第一节 围绕选择计划经济企业产权制度的争论340

(一)苏联计划经济建立时期关于企业产权选择的争论340

(二)围绕公有制与市场命题展开的兰格与米塞斯论战344

第二节 东欧诸国学者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347

(一)南斯拉夫企业自治中的产权特征347

(二)里斯卡的国有制改革思想350

(三)布鲁斯的企业制度改革思想352

(四)奥塔·锡克的中立资本思想353

(五)科尔奈的产权思想355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前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关于企业产权改革的探讨359

(一)前苏联关于企业产权改革的探讨359

(二)俄罗斯的私有化运动362

第十一章 关于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考察368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现状及存在的发展问题369

(一)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369

(二)国有企业资产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构造中国有企业的应有地位386

(一)怎样认识国有制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应有规模387

(二)中国国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及发展趋势392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中的企业产权治理结构399

(一)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和治理结构命题的提出399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采取委托——代理方式存在的特点404

(三)国有企业制度改造中治理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406

(四)转变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率407

注释410

参考书目449

后记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