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281349.jpg)
- 张亚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39038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客观归属论的形成与发展1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客观归属思想之演变1
一、Hegel的归属思想1
二、因果论的支配时期4
三、Larenz的客观归属论6
第二节 Honig及相关学者的客观归属论11
一、Honig的客观归属论11
二、H.Mayer的客观归属论15
三、Hardwig的客观归属论16
第三节 现代客观归属理论19
一、Engisch关于“行为的危险性”与“危险实现”的构想19
二、Welzel的社会相当性理论22
三、现代的客观归属理论25
第二章 客观归属论的基本内涵38
第一节 合法则条件说39
一、条件说及其问题点39
二、合法则的条件说44
第二节 制造不被容许的风险48
一、被容许的风险理论48
二、制造不被容许的风险的内涵60
三、制造不被容许风险的类型及排除73
第三节 实现不被容许的风险83
一、实现不被容许风险的判断基础83
二、实现不被容许风险的排除88
第四节 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106
一、概述106
二、不符合构成要件效力范围的情形107
第三章 客观归属论的体系定位115
第一节 客观归属论的定位争议115
第二节 大陆法系之犯罪论体系119
一、概述119
二、Roxin的目的理性阶层体系126
第三节 客观归属论的定位分析131
一、狭义的客观归属论——结果归属132
二、广义的客观归属论——实质的客观构成要件理论139
第四章 客观归属与因果关系143
第一节 客观归属与因果关系之争143
一、客观归属论与因果理论的纷争143
二、对纷争的评价145
第二节 客观归属论与因果关系论不要说146
一、因果关系论不要说概述146
二、客观归属论不是因果关系论不要说147
第三节 客观归属论与条件理论149
一、概述149
二、两者关系之界定150
第四节 客观归属论与相当说及重要性说155
一、概述155
二、关系界定157
第五章 对客观归属论的评价160
第一节 客观归属论的意义160
一、对传统因果关系论的超越和突破160
二、重心转移到客观构成要件165
三、对主观方面的影响167
四、引发目的理性思维方式的思考170
第二节 对客观归属论的批判与辩驳179
一、关于制造风险的问题179
二、关于因果流程错误的问题181
三、关于危险减少以及被害人自陷危险的问题183
四、关于客观归属主题一致性的问题185
五、关于客观归属论的主观认知问题186
六、关于过失犯中适用的案例问题189
七、关于规范违反行为的相关问题190
第六章 客观归属论的运用195
第一节 介入型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论195
一、介入型因果关系概述195
二、第三人行为介入类型197
三、被害人行为介入类型213
四、行为人行为介入类型217
五、自然现象介入类型220
第二节 被害人具有特异体质类型与客观归属论222
一、概述222
二、传统因果关系解决方法222
三、客观归属论的思维224
第三节 假定的因果经过与客观归属论229
一、假定的因果经过概述229
二、传统因果关系说的困惑230
三、客观归属论的解决232
第四节 择一的竞合与客观归属论238
一、概述238
二、传统因果关系的解决方案239
三、客观归属论的途径242
第五节 重叠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论246
一、概述246
二、传统因果关系说的解决方案247
三、危险升高理论的尝试249
第七章 客观归属论的借鉴251
第一节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251
一、我国刑法因果关系性质的理论争鸣252
二、对学说的综合评价254
第二节 客观归属论对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借鉴257
一、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反思257
二、客观归属论借鉴的基础263
三、客观归属在我国刑法中的定位267
四、客观归属论的借鉴意义275
主要参考文献282
一、著作282
二、论文289
后记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