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晓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163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财政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1
第一章 财政的产生与现代公共财政1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说1
一、财政的概念1
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2
三、财政与经济的关系4
四、财政思想与财政理论的演进6
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12
一、政府与市场12
二、公共财政的内涵18
三、公共选择理论及在财政决策中的借鉴21
第三节 学习财政学与构建我国公共财政体系24
一、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必要性24
二、构建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基本思路25
三、财政学的学习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7
复习思考题31
第二章 财政职能32
第一节 财政职能的实现与公平效率32
一、财政职能的概念与研究思路32
二、财政职能之间的矛盾与协调33
三、公平与效率的权衡33
第二节 资源配置职能36
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36
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36
三、资源配置职能的效率准则及其实现机制37
四、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38
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39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39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40
三、收入分配职能的公平准则及其实现机制40
四、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41
第四节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42
一、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42
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必要性及内容44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条件及其实现机制45
四、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实现方式46
复习思考题47
第二篇 财政支出48
第三章 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48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48
一、按国家职能分类48
二、按经济性质分类49
三、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49
四、按支出方式分类51
五、国际分类方法51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52
一、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因素分析52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54
三、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对策56
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57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57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趋势59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62
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64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64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65
三、最低费用选择法66
四、公共服务收费法67
复习思考题68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一)——社会消费性支出69
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69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69
二、社会消费性支出的项目70
三、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发展变化趋势70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70
一、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属性70
二、行政管理支出71
三、国防支出74
第三节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77
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和意义77
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78
三、我国的科技支出78
四、我国的教育支出80
五、我国的卫生支出83
第四节 政府采购制度87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产生与发展87
二、政府采购的内涵与特点88
三、政府采购的方式89
四、政府采购程序91
五、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92
六、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途径93
复习思考题95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二)——财政投资性支出96
第一节 财政投资的特点及范围选择96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96
二、财政投资的含义及特点97
三、政府财政投资的原则100
四、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选择101
五、努力提高政府财政投资的效果103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104
一、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经济作用104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特点105
三、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状况分析106
四、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08
第三节 农业投资110
一、农业的特殊性110
二、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111
三、我国农业财政投资的状况分析112
四、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的主要对策114
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16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与特点116
二、政府财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必要性117
三、财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118
复习思考题120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121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121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和特征121
二、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和筹集方式123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125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129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131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131
二、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和作用131
三、财政补贴的内容133
四、我国现行的财政补贴及完善思路134
第三节 税收支出136
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136
二、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137
三、税收支出的控制139
复习思考题140
第三篇 财政收入141
第七章 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141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141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141
二、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142
第二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144
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析144
二、按财政收入的产业来源分析146
三、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析148
四、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来源分析150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151
一、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一般趋势151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与标准152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因素154
四、对当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157
复习思考题160
第八章 税收原理161
第一节 税收概述161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161
二、税收的特征162
三、税收术语163
四、税收分类167
第二节 税收原则168
一、税收原则的含义168
二、税收的效率原则168
三、税收的公平原则171
四、税收中公平与效率的合理选择172
第三节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173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173
二、税收负担分析173
三、税负转嫁的方式176
四、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177
第四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178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178
二、税收的经济影响181
复习思考题183
第九章 税收制度184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184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184
二、税收制度的发展185
三、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186
第二节 流转课税188
一、流转课税的特点188
二、增值税189
三、消费税192
四、营业税194
五、关税195
六、烟叶税196
第三节 所得课税197
一、所得课税的特征197
二、企业所得税197
三、个人所得税200
第四节 资源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202
一、资源课税202
二、财产课税203
三、行为课税204
第五节 我国税制的深化改革及完善205
一、我国税收制度的深化改革205
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207
复习思考题208
第十章 国际税收210
第一节 国际税收的发展210
一、国际税收的产生与发展210
二、国际税收的概念212
三、税收管辖权213
第二节 国际重复课税及其减除214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214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及影响214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解除216
第三节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221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21
二、国际避税的基本方式222
三、国际避税的防止措施224
第四节 国际税收协定225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产生与发展225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226
三、国际税收惯例227
四、中国税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227
复习思考题229
第十一章 非税收入230
第一节 国有资产分类及收益的形式230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230
二、国有资产的分类230
三、我国国有资产的现状234
四、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235
五、国有资产收益及形式236
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管理237
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理论依据237
二、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的重要意义237
三、我国经营收益管理制度的沿革238
四、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的原则240
第三节 政府收费及其他非税收入241
一、政府收费的性质241
二、政府收费定价的基本方法242
三、我国政府收费的构成243
四、我国政府收费的改革243
五、其他财政非税收入245
复习思考题246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247
第一节 国债原理247
一、国债的产生和发展247
二、国债的种类、结构249
三、国债的负担和限度251
四、国债的功能253
五、国债的经济效应254
第二节 国债制度257
一、国债的发行257
二、国债的偿还260
第三节 国债市场262
一、国债市场及其功能262
二、发行市场263
三、流通市场264
四、国债市场的完善266
复习思考题268
第四篇 财政管理269
第十三章 财政体制269
第一节 财政体制概述269
一、财政体制的内涵269
二、财政体制建立的原则270
三、我国财政体制的沿革271
第二节 我国的分税制体制274
一、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的背景275
二、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275
三、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76
四、分税制运行的情况及进一步完善279
第三节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285
一、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分类285
二、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与转移支付288
三、公共产品外溢性与政府间转移支付289
复习思考题290
第十四章 国家预算291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含义与原则291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与分类291
二、国家预算编制的原则293
三、国家预算立法295
四、国家预算管理的目的296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决算296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296
二、国家预算的审批300
三、国家预算的执行301
四、国家决算303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305
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特点305
二、预算外资金的主要内容306
三、预算外资金的管理306
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的改革307
一、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307
二、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309
三、改进复式预算编制方法311
复习思考题313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314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314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与性质314
二、财政政策的功能315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317
四、财政政策目标319
五、财政政策工具321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323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问题323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依据324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326
四、我国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327
第三节 发挥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329
一、财政政策的调控原理329
二、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中实施的紧缩的财政政策330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331
四、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332
复习思考题333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与监督334
第一节 财政管理概述334
一、财政管理的地位及作用334
二、财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335
三、财政管理的原则337
第二节 财政风险的防范339
一、财政风险的含义339
二、财政风险防范的意义339
三、财政风险的主要特点340
四、财政风险的分类341
五、财政风险的防范342
第三节 财政监督345
一、财政监督及其组成体系345
二、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346
三、财政监督的原则及方式347
四、加强财政监督的主要途径348
复习思考题349
主要参考文献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