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均富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均富论
  • 王泽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6783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财政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财政均富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

二、逻辑框架与基本结构5

三、研究路径和方法9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9

第一章 财政均富功能的体制缺失11

第一节 现行财政体制财力分配差异的判断11

一、现行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11

二、现行财政体制财力分配差异基尼系数判断15

三、现行财政体制财力分配差异泰尔指数判断19

第二节 现行财政体制均富功效的分析20

一、财政收入增长促进两个比重的提高20

二、再分配均衡财力差异功能不断显现2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财观念得到认同22

第三节 现行财政体制均富功能的制度缺陷25

一、双轨制的运行模式延续固有的财力差异25

二、非对称性的收支划分导致财力配置失衡26

三、转移支付制度均衡财力差异的目标模糊27

四、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均等化指标考核体系28

五、多样化的分权模式加重地方财政困难30

第四节 现行财政体制均富功能缺失的成因32

一、财政体制安排指导思想的定位刚性32

二、财政体制初始安排的内在性缺陷34

三、财政体制运行过程中的目标冲突35

四、财政分配法制化的制衡能力薄弱37

第二章 财政均富思想的立论探源39

第一节 财政均富思想的基本内涵39

一、财政均富概念的界定39

二、财政均富思想体系的构建41

三、财政均富思想的理论定位4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中的均富理念48

一、马克思国家理论决定财政分配本质48

二、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的启示50

三、马克思“六项扣除”理论的启示52

第三节 西方公平分配理论中的公平思想53

一、西方学者的公平观及公平分配思想53

二、西方财政理论中的公平分配观58

三、西方财政理论中公平分配观的启示63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富思想64

一、中国古代均富思想的萌芽64

二、近代孙中山均富思想的发展68

三、当代共产党人均富思想的探析70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财政均富的启示73

第三章 财政均富理念的实践识踪74

第一节 美国均衡财政制度的启示74

一、美国均衡财政制度的基本做法74

二、美国均衡财政制度的实现机制77

三、美国均衡财政制度的思考及借鉴79

第二节 日本交付税制度的启示80

一、日本均衡财政的主要特征80

二、日本均衡财政的制度保障——地方交付税制度82

三、日本地方交付税制度的思考及借鉴84

第三节 德国特有的均衡财政体制的启示85

一、德国财政均衡制度的突出特征——兼顾纵向和横向均衡85

二、德国财政均衡的保证——事权和财权的对称统一86

三、德国均衡财政体制的思考及借鉴89

第四节 澳大利亚转移支付制度的启示91

一、澳大利亚均衡财政体制突出特征——均衡拨款91

二、澳大利亚均衡拨款制度的核心内容92

三、澳大利亚均衡拨款制度的思考及借鉴94

第五节 各国均衡财政体制的经验借鉴95

一、依法明确划分政府间职责是对称事权的基础95

二、提高中央财政汲取能力是均等财权的前提96

三、加拿大对地方政府的支持是财权与事权对称的关键97

四、均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权与事权匹配的保障98

五、加快财政立法是均等财权与事权的保证98

第四章 财政均富——效率政府的职能界定100

第一节 财政体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100

一、作为稀缺性资源的财政100

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产权理论分析101

三、政府间财权划分的合约理论阐释105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交易费用理论研究106

第二节 市场与政府边界的界定108

一、市场的职能108

二、政府的职能111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14

四、财政均富理念下的公平与效率观115

第三节 政府职能的再界定116

一、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116

二、有效的政府职能117

三、有效政府职责的划分依据121

第四节 财政均富理念下的效率政府模式选择124

一、正确定位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124

二、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125

三、财政均富为目标的政府间职责划分126

四、三级政府职能划分的目标模式128

第五节 考评政府职能有效性的体系建设130

一、对政府职能的绩效考核130

二、政府绩效考核原则132

三、政府绩效评价的国际实践134

四、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体系设计135

五、政府绩效评价的考核方式136

第五章 财政均富:政府间对称事权的目标模式138

第一节 财政事权究竟是什么138

第二节 中国政府间事权安排存在问题140

第三节 国内外事权划分理论及实践经验144

一、西方学者对事权划分的研究及评述144

二、外国政府事权划分的实践借鉴148

第四节 中国政府对称事权划分的原则和设想161

第五节 我国政府间对称事权的划分的配套措施和步骤167

第六章 财政均富:政府间均等财权的目标模式172

第一节 失衡财政体制下的财权划分172

一、现行体制下财权划分严重失衡172

二、现行体制失衡财政引致的后果174

第二节 均等财权目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177

一、西方学者财权划分的理论评述177

二、典型国家财权划分的实践考证180

第三节 财政均富理念下均等财权的目标模式185

一、均等财权的现实依据185

二、均等财权的遵循原则187

三、均等财权的目标模式189

四、均等财权“三步走”战略构想197

第四节 财政均富理念下税收征管机构的目标模式199

一、税收征管机构的现状剖析199

二、税收征管机构存在的问题201

三、两套税收征管机构整合的思考203

第七章 财政均富:转移支付目标模式208

第一节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均富功效分析208

一、财政均富的难题——收入分配差距与公共服务不均208

二、财政均富理念下转移支付的角色及功效分析209

第二节 阻碍转移支付均富效果发挥的原因分析212

一、转移支付的形式分析212

二、阻碍转移支付均富效果发挥的原因分析214

第三节 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和原则220

一、转移支付目标220

二、转移支付原则223

第四节 均富理念下的转移支付体系构建224

一、转移支付的模式选择224

二、完善我国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225

三、完善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构想231

四、完善我国省以下转移支付的构想233

五、均富理念下建立转移支付体系的中长期远景规划235

第八章 财政均富与宪政管理237

第一节 财政均富呼唤宪政管理237

一、宪政的概念237

二、宪政管理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238

三、宪政管理是财政体制法制化的必然趋势239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体制的迫切要求241

第二节 强化财政立宪248

一、立宪财政观的要求248

二、强化财政立宪的核心249

三、财政立宪的方式249

第三节 完善财政法律体系251

一、预算立法252

二、税收立法254

三、监督立法255

第九章 实现财政均富的多维支撑体系257

第一节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257

一、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257

二、区域部门预算定额标准均等化259

三、集中收付盘活国库资金存量261

四、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到企业262

五、尽快推行第二轮费改税264

第二节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266

一、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266

二、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启示267

三、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对策270

第三节 改革财政投融资体制276

一、财政投融资的理论定位276

二、现行财政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278

三、改革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基本思路281

第四节 探索实现均富的财政政策283

一、财政政策实施模式的选择283

二、财政政策从效率转向公平287

三、财政政策着力协调地区财力差异290

参考文献293

致谢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