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思想史
  • 陈勇勤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6414X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关于本书的章节结构1

一、尝试创建一种新的章节结构1

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性成果2

三、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3

第二节 与经济思想史相关的问题5

一、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学说史、政治经济学史、经济分析史的区分5

二、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经济学的关系8

三、关注对经济思想生成有必然影响的社会各种因素12

四、后人从经济思想史中能学到什么13

第三节 对“共性化主要思想因子”的解释14

一、需求概念系统15

二、生产概念系统20

三、分配概念系统21

四、交换概念系统22

五、消费概念系统25

六、劳动概念系统26

七、人口概念系统26

八、管理概念系统28

第四节 篇章具体内容中有关问题29

一、古代某些有经济含义的概念在今天有可能已不存在29

二、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经济思想的一个社会背景因素30

三、半殖民地弱资本主义工业经济31

四、新民主主义经济必然取代初期资本主义经济33

五、苏俄经济思想传入对1949年前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35

第1章 经济思想的萌发39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39

一、部族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39

二、夏、商时期经济的发展41

第二节 夏商孕育了西周的经济思想42

一、农业生产和贸易往来42

二、财政上的征收和使用43

三、与劳动相关联的土地产权44

四、经济管理45

第2章 西周经济思想47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47

第二节 需求48

一、劳动致富思想意识48

二、芮良夫反对自然资源“王有”49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50

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同等重要50

二、保护广义农业范畴各产业的正常发展50

三、鼓励从事商业活动51

四、以市场手段促成禁奢崇俭51

第四节 经济管理52

一、财政思想52

二、市场管理思想53

第3章 春秋战国经济思想54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54

第二节 需求56

一、财富观56

二、义利观58

三、财产占有权意识产生于财富观和权力观的结合62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63

一、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到生产63

二、经济论说类思想65

第四节 劳动、人口79

一、分工79

二、人口问题81

第五节 经济管理81

一、财政政策思想82

二、货币政策思想84

三、价格政策思想85

第4章 秦汉经济思想89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89

第二节 需求90

一、需求、流通涉及使用价值、价格90

二、财富观90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92

一、对土地制度形式的探索92

二、生产经营思想94

三、消费思想96

第四节 劳动、人口103

一、劳动思想103

二、人口思想106

第五节 经济管理109

一、集权经济管理思想的初步建立109

二、两种对立的经济管理思想109

三、盐铁及酒专卖政策111

四、财政政策113

五、对外经济政策117

第5章 魏晋南北朝经济思想120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120

第二节 需求122

一、大土地所有者对山泽私有合法化的要求122

二、反对析产分居122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123

一、农业生产123

二、货币问题124

三、地主庄园的自给消费126

第四节 劳动、人口126

一、三长制的劳动编组126

二、与赋役制度相关的户籍人口127

第五节 经济管理128

一、土地政策128

二、财政政策132

第6章 隋唐经济思想136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136

第二节 需求136

一、财富生产和私有心理136

二、趋利行为反映出经济环境决定动机137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138

一、农工商同等重要138

二、行会得到法律认可139

三、税收与物价的关系140

四、流通中的货币140

五、对外贸易取得共识142

六、节用与行政伦理142

第四节 劳动、人口144

一、农地分配影响到就业144

二、人口与货币流通量的关系144

三、掌握人口实数144

第五节 经济管理145

一、对商业的法律管理145

二、土地制度和赋税146

三、财政政策148

第7章 宋代经济思想151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151

一、政治概况152

二、经济概况153

三、思想文化概况154

第二节 需求154

一、义利之辨154

二、重本抑末观念在宋代的转化156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158

一、农业生产思想158

二、商业贸易思想161

三、分配思想:为富者辩护与要求均贫富163

四、货币思想165

五、消费思想168

第四节 劳动、人口170

一、徭役由役钱替代170

二、人口思想170

第五节 经济管理172

一、农业管理思想172

二、工商业管理思想172

三、财政管理思想173

四、荒政管理思想175

第8章 元代经济思想177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177

第二节 需求178

一、重商引出强调私有财产178

二、重商引出关注货币178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179

一、以农业为支柱的重农政策179

二、贸易思想179

三、土地分配182

四、货币思想184

第四节 劳动、人口187

一、劳动者的经济负担187

二、人口思想188

第五节 经济管理188

一、财政思想188

二、价格政策189

第9章 明代经济思想190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190

第二节 需求191

一、义利观191

二、财富思想192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193

一、农业生产思想的完善194

二、商业和贸易思想的发展195

三、货币、利息思想196

四、消费思想198

第四节 劳动、人口199

一、对佃农、雇工的管理200

二、治生之学的发展201

三、全国性户口普查201

第五节 经济管理202

一、明初的经济管理政策202

二、土地制度管理205

三、财政管理208

四、盐政管理思想210

第10章 清前期经济思想211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211

第二节 需求212

一、义利观212

二、财富思想213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214

一、生产思想214

二、贸易思想的发展216

三、货币思想217

第四节 劳动、人口220

一、劳动思想220

二、人口思想220

第五节 经济管理222

一、土地制度管理222

二、赋役思想224

三、荒政思想226

四、漕运思想228

五、盐政改革思想229

第11章 晚清经济思想233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233

第二节 需求234

一、义利观234

二、“师夷长技”与生产财富236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236

一、生产思想237

二、货币、银行思想240

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思想242

四、消费思想245

第四节 劳动、人口247

一、机器论247

二、人口思想249

第五节 经济管理250

一、土地制度251

二、赋税思想251

三、漕运与兴建铁路说253

四、企业经营思想的变化254

第12章 民国经济思想262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262

一、民国北京政府时期262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266

第二节 需求268

一、政府的需求268

二、农民的需求269

三、统制经济的思想与政策278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283

一、工业化思想283

二、农业生产思想288

三、货币思想289

四、对外贸易保护思想294

五、消费思想297

第四节 劳动、人口298

一、土地思想298

二、人口思想301

第五节 经济管理305

一、关税自主政策305

二、铁路国有化政策308

三、实行分级财政制度308

四、经济政策310

第13章 1949年前中共革命年代的经济思想317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317

第二节 需求317

一、财产私有问题和工人的劳动权益317

二、农村的土地革命318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320

一、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320

二、设计创办经济实体的集资方式321

三、保护商业政策322

四、税收和政府限定的地租率324

五、物价管理和政策定位的消费观念326

六、民众储蓄和民间的债务问题326

第四节 劳动、人口327

一、工人的劳动待遇327

二、互助合作运动328

三、解决人口带来的生产供给与生活需求的矛盾329

四、稳定城市秩序的户口登记制度330

第五节 经济管理330

一、财政管理330

二、金融管理331

第14章 20世纪50年代经济思想333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333

第二节 变革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334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334

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335

三、以国情为前提进行新的探索340

第三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343

一、农业生产与农业合作化343

二、工业化思想345

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349

四、关于开展对外关系的思想353

第四节 劳动、人口356

一、劳动就业思想356

二、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的思想357

三、户口管理与人口普查360

第五节 经济管理361

一、国家最高领导层对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361

二、计划和市场的关系364

第15章 20世纪60~70年代经济思想368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368

第二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369

一、工业思想369

二、农业思想372

三、商业、贸易思想377

四、财政、金融思想380

五、分配思想、消费思想382

第三节 劳动、人口383

一、周恩来关于劳动工资、劳保福利政策及解决就业的思想383

二、毛泽东通过发动知青上山下乡解决就业的思想385

三、陈云关于经济与人口的思想388

四、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388

第四节 经济管理389

一、经济管理体制思想389

二、经济发展战略思想393

三、企业管理思想394

第16章 20世纪80~90年代经济思想397

第一节 社会环境概述398

第二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400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400

二、农业思想404

三、国有企业改革理论407

四、分配理论412

五、工业化理论415

第三节 劳动、人口419

一、人口问题419

二、劳动力问题420

三、户籍制度功能退化422

第四节 经济管理422

一、财税管理体制423

二、金融体制改革425

三、价格体制改革426

四、投资管制改革427

五、企业管理转换思想428

第五节 80年来中共经济思想的主线430

一、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430

二、重视合作经济产出巨大效益的功能434

三、走历史必由之路437

四、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439

第六节 20世纪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研究442

一、20世纪初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研究和传播442

二、1927~1949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研究443

三、1949~2000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443

第七节 20世纪对西方经济学说的研究444

一、20世纪初对西方经济学说的研究和传播444

二、30~40年代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444

三、1949~2000年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445

第八节 20世纪中国经济学体系在探索中的思想演化445

一、萌发于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445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446

三、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446

四、毛泽东等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447

五、中国理论经济学和中国应用经济学448

续论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