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京华出版社
  • ISBN:97878072442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61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778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年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重要文献3

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胡锦涛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11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胡锦涛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贾庆林25

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3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吴邦国43

反分裂国家法5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52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5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贾庆林63

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6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吴邦国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120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126

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胡锦涛12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33

第二编 特稿145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体会&陈奎元14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冷溶148

发展党内民主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李慎明15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朱佳木165

传承、创新与弘扬,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程恩富169

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展177

一、政治177

十六大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177

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一年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展综述185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创新思维188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90

全面认真较好地履行了承诺——中国入世5年涉贸易法律法规大调整将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191

“快”中有“好”打响开局——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1)192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2)193

改革向纵深拓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3)194

开放再上新台阶——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4)195

奏响资源环境发展和谐乐章——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5)197

经济与科技:在创新中和谐共鸣——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6)198

西部大开发成效卓著——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7)199

中部地区在发展中崛起——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8)200

东北振兴生机无限——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9)202

东部率先迈出新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10)203

迈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就报道(11)204

“一国两制”体现最大的包容与和谐205

中央“约法三章”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207

二、经济210

“双稳健政策”下的2005年宏观经济展望210

解读9.9%(经济视点)——2005年国民经济形势述评213

2006年经济回眸:和谐的增长——评点2006年宏观经济大势214

2006年经济回眸: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加快服务业成长216

2006年经济回眸:工业经济提高运行质量任重道远218

2006年经济回眸:节能降耗新政频出仍难达预期目标219

2006年经济回眸:扩大消费走过去前面是个天221

2006年经济回眸:扭转贸易失衡要有长期意识222

2006年经济回眸: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奏响和谐增长强音224

中央再收土地监管权226

2006,我们共同见证中国品牌发展227

国办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五大目标引领国资调整国企重组231

自主创新奏强音232

强化自主创新 扩大对外开放 汽车产业做大做强233

农民工成支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236

从大寨到华西村:中国农村40年来建设历程239

中部六省崛起新思路246

中央探求收入分配改革248

国家发改委: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且不合理251

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政治基尼系数”探讨251

8000亿地下金融期待阳光监管255

中国进入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256

三、文化259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5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61

2005:中国文化的三个命题265

文化外交 彰显魅力(2005年终报道)——文化部长孙家正畅谈今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268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从突破走向规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269

2006,文化遗产保护渐入佳境279

2006,中国出版呼唤原创280

繁荣先进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部分文艺界知名人士谈和谐文化282

倡扬国学,警惕“复古”与“装扮”286

“大众化”与“经典化”:“红色经典”论289

民族灵魂与精神生态——2005年中国小说一瞥293

四、社会297

坚持科学发展 把社会事业发展改革推上新台阶297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2005年法制工作综述299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303

中国坚决严惩商业贿赂309

“双轨”破解“老百姓买不起房”311

知识青年下乡热潮再起313

司法体制改革强化公正315

2005年社会发展回顾与2006年社会发展重点317

五、军事320

国家安全,靠促进内外和谐实现320

中国军人的2006322

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写在第二炮兵组建40周年之际324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谋求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326

六、外交330

服务大局 成效显著(2005年终报道)——王家瑞部长谈2005年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330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005年终报道)——外交部长李肇星谈今年我国外交工作332

好邻居 好朋友 好伙伴——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与成果333

“和而不同”锚定中国外交思想336

胡温连访非洲十国的背后338

中国与东盟:15年收获一段亲密关系339

七、科技341

2005年科技回眸341

2005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342

立足科学发展 推动科技下乡349

我国航天事业50年回眸350

中国为新空间时代贡献什么352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表 力建科技强国354

中国科研环境调查报告354

观察中国科技的九个角度359

八、教育362

聚焦高考改革新动向362

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368

中国义务教育二十年之回顾与反思371

中国教育需要内外兼修374

自主招生 复旦破冰375

九、卫生377

宏观视野下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377

2005医疗慈善负重前行385

站在全局看医改(纵深报道)——剖析“看病难、看病贵”388

不该误读“平民医院”390

别把“市场化”当作医改问题的替罪羊391

十、体育393

论我国群众体育的特色393

也说体育改革——兼议举国体制396

竞技体育的社会发展及其评价399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2008年奥运会后改革趋势402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地区的探索与实践409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409

(一)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409

(二)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浙江418

(三)河北推行阳光政务——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改革424

(四)联动发展 合作共赢——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基本情况427

(五)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改革:以上海为例的研究430

(六)香港科技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澳门的启示439

(七)开发七年看陕西444

(八)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探索——黑龙江省创办农机作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448

二、地区(市)451

(一)苏南新文化形成与特征的调查报告451

(二)城市化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461

(三)和谐社会在新机制的创建和实施中健壮成长——广东省惠州市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464

(四)发展市域经济推进农村建设——对宁波市发展市域经济的思考468

(五)三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查474

(六)关于泰安市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与思考477

(七)欠发达地区民间融资现状、影响及其对策——以山东西部城市菏泽为例479

三、县(市)483

(一)论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着力点——关于攀枝花市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思考483

(二)“后税改时代”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对湖北及若干省市的调查与分析487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西天等、凤山、那坡和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493

(四)旧村改造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浙江省乐清市的城乡一体化为例496

(五)县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如东为例)500

(六)东莞崛起的路径、成因及启示502

(七)科学发展的实践与经验——河北省宽城县跨越式发展调查506

(八)试论义乌城市发展模式的三重突破508

(九)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之举——南通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实践与思考511

四、乡·镇·村515

(一)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515

(二)村级治理现状调查516

(三)关于乡镇选举方式改革的几个问题519

(四)湖北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关于“以钱养事”的几点认识526

(五)“中国·白沟”: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529

(六)建设四大专业市场建设产业经济名镇——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发展纪实533

(七)民得实惠党得民心——来自北京十八里店乡十里河村发展商业村的调查535

(八)以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村——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南河村调查手记538

第五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进展543

一、2005—2006年毛泽东思想研究综述543

二、2005—2006年邓小平理论研究综述546

三、2005—2006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综述549

四、2005—2006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进展554

五、2005—2006年党的建设研究综述560

(一)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研究560

(二)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562

(三)其他方面的研究563

六、2005—2006年党史研究综述564

(一)党史上的重大事件的纪念回顾研究564

(二)人物生平和思想研究565

(三)党史专史研究565

(四)党的先进性建设历史经验的研究565

第六编 研究成果选介569

一、著作选介569

(一)2005—2006年毛泽东思想研究著作简介569

(二)2005—2006年邓小平理论研究著作简介569

(三)2005—2006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著作简介572

(四)2005—2006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著作简介573

(五)2005—2006年党的建设与党史研究著作简介576

二、代表性论文选581

(一)2005—2006年毛泽东思想研究代表性论文581

(二)2005—2006年邓小平理论研究代表性论文601

(三)2005—2006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代表性论文610

(四)2005—2006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代表性论文629

(五)2005—2006年党的建设与党史研究代表性论文661

三、论文选介(观点摘录)687

(一)2005—2006年毛泽东思想研究论文选介687

(二)2005—2006年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选介688

(三)2005—2006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选介693

(四)2005—2006年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论文选介698

(五)2005—2006年党的建设与党史研究论文选介711

第七编 重要学术活动721

2005年学术活动721

2006年学术活动736

第八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事记749

2005年749

2006年7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