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汉区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汉区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240334.jpg)
- 武汉市江汉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978754303774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032页
- 文件大小:421MB
- 文件页数:1087页
- 主题词:区(城市)-地方志-武汉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汉区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总述3
第一篇 地理建置13
概述13
第一章 地理13
第一节 区位13
第二节 地质 地貌14
第三节 气候15
第四节 河流 湖泊16
第二章 建置17
第一节 建置沿革18
第二节 行政区划18
第二篇 街道21
概述21
第一章 组织机构21
第一节 组织沿革22
第二节 工作机构22
第二章 街道分述23
第一节 民族街道23
第二节 民权街道24
第三节 满春街道26
第四节 花楼街道27
第五节 水塔街道29
第六节 前进街道30
第七节 民意街道31
第八节 新华街道33
第九节 万松街道34
第十节 北湖街道36
第十一节 唐家墩街道37
第十二节 常青街道38
第十三节 汉兴街道39
第三章 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41
第一节 沿革41
第二节 居委会工作 居委会干部41
第三节 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介43
第四节 村民委员会48
第四章 名街 名路 名巷(里) 名地51
第一节 名街51
第二节 名路53
第三节 名巷(里)56
第四节 名地57
第三篇 人口61
概述61
第一章 人口规模61
第一节 人口总数62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62
第二章 人口变动64
第一节 自然变动 机械变动64
第二节 流动人口 水上人口65
第三章 人口构成66
第一节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66
第二节 行业构成 职业构成67
第三节 民族构成 文化构成68
第四章 计划生育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70
第二节 政策实施70
第三节 优生优育71
第四篇 城市建设75
概述75
第一章 城市规划75
第一节 总体规划76
第二节 局部规划79
第三节 规划管理81
第四节 土地管理86
第二章 市政建设88
第一节 道路88
第二节 桥梁97
第三节 排水99
第四节 路灯103
第五节 市政设施管理103
第三章 公用事业104
第一节 供电104
第二节 供水105
第三节 供气105
第四章 城区防洪106
第一节 水情106
第二节 堤防106
第三节 防汛抗洪108
第四节 防汛管理110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112
第一节 产权产籍管理112
第二节 公有房屋管理115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管理117
第四节 旧房改造与房地产开发119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机构122
第六章 建筑122
第一节 建筑安装企业122
第二节 主要建筑123
第三节 建筑业管理126
第七章 园林 绿化128
第一节 公园 游园128
第二节 绿化132
第三节 苗圃 花市 花展134
第四节 管理机构135
第八章 环境卫生 市容管理135
第一节 道路清扫保洁136
第二节 垃圾清运138
第三节 粪便清运 公共厕所140
第四节 环卫设施141
第五节 市容管理143
第六节 行业管理144
第九章 环境保护146
第一节 环境状况146
第二节 环境治理147
第三节 环境保护管理148
专记一 大兴路小学红领巾环境观测站149
专记二 环境污染事故150
第五篇 商贸 金融153
概述153
第一章 商品市场与商业发展沿革154
第一节 建国前商品市场与商业发展154
第二节 建国后商品市场与商业发展155
第二章 商业街区与专业市场156
第一节 集稼嘴街市 花楼街街市156
第二节 黄陂街街市 帝主宫日用百货市场157
第三节 六渡桥商业街159
第四节 江汉路商业街160
第五节 中山大道(中段)商业街161
第六节 解放大道现代商业区162
第七节 东汉正街专业市场163
第八节 汉口火车站地段专业市场164
第九节 前进专业市场167
第十节 农贸市场168
第三章 商业行业169
第一节 日用百货业169
第二节 文化用品业171
第三节 纺织品业172
第四节 服装鞋帽业172
第五节 五金交电业 化工原料业173
第六节 副食品业176
第七节 蔬菜业 肉食业 水产业179
第八节 粮油业181
第九节 中药材业186
第十节 西药业187
第十一节 土产日杂业188
第十二节 物资回收业190
第十三节 燃料建材业191
第十四节 金银饰品业194
第十五节 餐饮业196
第十六节 服务业200
第四章 商品流通业态205
第一节 百货店205
第二节 购物中心207
第三节 超级市场207
第四节 专卖店208
第五节 其他业态208
第五章 名店 名师 名汉味小吃209
第一节 名店209
第二节 名师218
第三节 名汉味小吃220
第六章 商业体制与管理机构22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222
第二节 体制改革224
第三节 管理机构226
第七章 对外经贸 内联协作228
第一节 沿革228
第二节 对外贸易229
第三节 招商引资232
第四节 内联协作234
第五节 管理机构236
第八章 金融237
第一节 沿革238
第二节 典当 票号 钱庄 公估局239
第三节 银行243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247
第五节 保险247
第六节 证券 信托249
第七节 其他金融机构251
第八节 武汉金融十字街252
附录 旧时民间借贷252
第六篇 工业257
概述257
第一章 工业发展沿革257
第一节 建国前工业258
第二节 建国后工业264
第二章 区属工业269
第一节 规模与效益269
第二节 产品与产品开发271
第三节 职工队伍278
第四节 行业278
第五节 企业选介280
第六节 管理机构与工业体制改革282
专记 千业包装有限公司兼并汉口印刷厂283
第三章 民营工业284
第一节 规模与效益285
第二节 行业285
第三节 企业选介287
第四章 驻区工业288
第一节 发展与规模288
第二节 行业289
第三节 企业选介292
第七篇 江汉经济开发区概述297
第一章 投资环境建设297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297
第二节 投资优惠政策298
第三节 汉口创业中心300
第二章 招商引资300
第一节 招商引资推介300
第二节 招商引资成果301
第三章 产业发展302
第一节 概况302
第二节 企业选介302
第四章 开发区管理3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05
第二节 综合服务306
第八篇 交通 邮政 电信概述309
第一章 市内交通309
第一节 传统交通运输工具310
第二节 轮渡311
第三节 公共汽车 电车 出租车314
第二章 公路运输320
第一节 客运320
第二节 货运322
第三章 水路运输327
第一节 航道327
第二节 码头 仓库328
第三节 客货运输329
第四章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333
第一节 铁路运输333
第二节 航空运输334
第五章 邮政 电信337
第一节 邮政337
第二节 电信339
第九篇 财政 税务343
概述343
第一章 财政344
第一节 机构344
第二节 财政体制344
第三节 财政收入347
第四节 财政支出349
第五节 财政管理352
第六节 财务监督365
专记一 国库券发行与兑付366
专记二 清退“文化大革命”时查抄的财物367
第二章 税务367
第一节 机构367
第二节 税制 税种368
第三节 主要税种征收369
第四节 税收收入372
第五节 征收管理373
第六节 税务稽查383
第十篇 劳动 人事 社会保障概述389
第一章 劳动管理3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389
第二节 劳动就业390
第三节 劳动工资392
第四节 劳动培训394
第五节 劳动保护394
第六节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监察396
第二章 人事管理3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8
第二节 干部管理398
第三节 军转干部与大中专毕业生安置400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400
第五节 干部工资福利与退休管理401
第六节 编制工作402
第七节 人事制度改革404
第八节 人才交流404
第三章 社会保障4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05
第二节 社会保险405
第十一篇 经济管理411
概述411
第一章 计划管理4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1
第二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412
第三节 计划物资管理414
第四节 重大项目投资审批414
第二章 统计管理41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5
第二节 统计调查415
第三节 统计监督417
第四节 统计专业培训和办公自动化417
第三章 审计418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8
第二节 国家审计418
第三节 内部审计420
第四节 社会审计421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4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1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422
第三节 市场管理425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426
第五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428
第五章 物价管理4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9
第二节 价格管理429
第三节 监督服务430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4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1
第二节 计量管理43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432
第四节 质量监督433
第十二篇 中国共产党概述437
第一章 建国前中共地方组织与活动437
第一节 早期中共组织与活动438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组织与活动438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组织与活动439
第二章 建国后中共地方组织440
第一节 中共江汉区委员会440
第二节 中共江汉区纪律检查委员会444
第三章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与代表会议445
第一节 代表大会445
第二节 代表会议447
第四章 区委重要决策447
第一节 建国初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447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449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44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50
第五章 组织建设454
第一节 党员454
第二节 基层组织455
第三节 干部458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463
第五节 知识分子工作465
第六章 思想建设465
第一节 宣传教育465
第二节 党员干部教育467
第三节 党校培训468
第四节 党史编研469
第七章 纪律检查470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470
第二节 违纪案件查处471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472
第八章 统一战线473
第一节 团结教育473
第二节 多党合作474
第三节 落实政策475
第四节 海外联谊475
专记 武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江汉区联络组476
第十三篇 人民代表大会概述479
第一章 第三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79
第一节 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79
第二节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80
第二章 江汉区人民代表大会480
第一节 代表选举480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481
第三章 区人大常务委员会489
第一节 历届常务委员会的组成489
第二节 工作制度与机构490
第三节 主要工作491
第四章 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活动493
第一节 视察 检查 调查493
第二节 代表小组活动与联系选民494
第十四篇 政府497
概述497
第一章 建国前驻境政府机关497
第一节 公署 政府498
第二节 区公所499
第二章 江汉区人民政府499
第一节 领导机构499
第二节 工作机构503
第三节 派出机构504
第三章 政府施政纪要504
第一节 巩固新生政权504
第二节 改造私营经济505
第三节 发展区域经济505
第四节 推进社会事业507
第五节 加快城市建设509
第六节 为群众办实事510
第七节 对外交往514
第四章 民主法制与行政监察515
第一节 民主施政515
第二节 法制工作516
第三节 行政监察517
第五章 侨务 涉台(湾)事务519
第一节 侨务519
第二节 涉台(湾)事务521
第六章 民族事务 宗教事务522
第一节 民族事务523
第二节 宗教事务524
第七章 信访工作525
第一节 来信来访525
第二节 来信来访处理526
第八章 地方志工作527
第一节 地方志编纂527
第二节 地方志资料利用528
第十五篇 人民政协531
概述531
第一章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531
第一节 会议531
第二节 工作纪略532
第二章 政协江汉区委员会532
第一节 委员的产生与组成532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全体会议533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536
第四节 机构与制度536
第三章 区政协主要工作539
第一节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539
第二节 组织学习540
第三节 发挥优势 联络联谊541
第四节 提案工作542
第五节 文史工作542
第十六篇 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概述545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汉区工作委员会545
第一节 组织546
第二节 主要活动546
第二章 中国民主同盟江汉区工作委员会548
第一节 组织548
第二节 主要活动548
第三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江汉区工作委员会550
第一节 组织550
第二节 主要活动550
第四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江汉区工作委员会551
第一节 组织551
第二节 主要活动551
第五章 中国农工民主党江汉区工作委员会552
第一节 组织552
第二节 主要活动553
第六章 中国致公党江汉区工作委员会554
第一节 组织554
第二节 主要活动554
第七章 中国国民党(1925—1949年)55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区党部555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在境内的活动555
专记 境内汪伪国民党区党部556
第十七篇 社会团体559
概述559
第一章 工人团体559
第一节 建国前工人团体与工人运动559
第二节 江汉区总工会560
第二章 青少年团体564
第一节 建国前青年团体与青年运动564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汉区委员会565
第三节 江汉区青年联合会568
第四节 江汉区少年先锋队569
第五节 驻区青年团体570
第三章 妇女团体570
第一节 建国前妇女团体与妇女运动570
第二节 江汉区妇女联合会570
第四章 工商业团体574
第一节 建国前工商业团体574
第二节 江汉区工商业联合会578
第三节 江汉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江汉区私营企业协会580
第四节 驻区工商业团体581
第五章 其他主要社会团体581
第一节 江汉区科学技术协会581
第二节 江汉区残疾人联合会582
第三节 江汉区归国华侨联合会584
第四节 江汉区消费者协会584
第十八篇 军事587
概述587
第一章 军事组织587
第一节 军事机构588
专记 日伪军事机构588
第二节 驻军590
第三节 晚清及民国时期地方武装592
第二章 战事593
第一节 晚清时期战事593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594
专记 日本侵略军战争罪行595
第三章 兵役596
第一节 晚清及民国时期兵役596
第二节 建国后兵役597
第四章 民兵598
第一节 组织建设598
第二节 政治工作599
第三节 军事训练600
第四节 装备 基地601
第五章 国防动员601
第一节 机构601
第二节 国防教育 国防潜力调查602
第六章 防空603
第一节 机构603
第二节 防空工程603
第三节 防空教育与行政执法604
第四节 防空预警606
第七章 拥政爱民606
第一节 支援地方建设606
第二节 爱民助民606
第三节 军民共建607
第十九篇 政法611
概述611
第一章 公安611
第一节 机构612
第二节 惩治犯罪613
第三节 治安管理615
第四节 消防623
第五节 交通管理625
第六节 安全保卫628
第二章 检察630
第一节 机构630
第二节 侦查监督与审判监督631
第三节 法纪与经济检察监督635
第四节 监所检察63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639
第六节 检务公开 自身监督642
第三章 审判642
第一节 机构642
第二节 刑事审判643
第三节 民事审判648
第四节 经济审判655
第五节 行政审判658
第六节 案件执行659
第七节 告诉 申诉661
第八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662
第四章 司法行政663
第一节 律师事务663
第二节 公证665
第三节 民间纠纷调解666
第四节 法制宣传教育 法律援助669
第五节 劳改释放与劳教解除人员安置教育671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72
第一节 治安责任制672
第二节 重点地区整治673
第三节 群防群治675
第二十篇 民政679
概述679
第一章 优抚安置679
第一节 拥军优属679
第二节 褒扬抚恤681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681
第二章 社会福利682
第一节 救济 救灾683
第二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84
第三节 社会福利企业 福利院 敬老院685
第三章 老龄事务686
第一节 服务网络686
第二节 权益维护 老有所为687
第四章 社会事务管理688
第一节 社区自治管理688
第二节 婚姻登记与婚姻中介管理689
第三节 殡葬管理691
第四节 社团管理692
第五节 地名管理693
第二十一篇 教育699
概述699
第一章 书院 义塾 私塾699
第一节 书院700
第二节 义塾700
第三节 私塾701
第二章 幼儿教育701
第一节 概况701
第二节 保育702
第三节 教学703
第三章 小学教育704
第一节 概况704
第二节 教师 学生705
第三节 德育 智育707
第四节 体育 卫生709
第五节 小学选介710
第四章 中学教育712
第一节 概况712
第二节 教师 学生712
第三节 德育 智育715
第四节 体育 卫生716
第五节 中学选介718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719
第一节 概况719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719
第三节 技工教育721
第六章 成人教育 师范教育722
第一节 成人教育722
第二节 师范教育724
第七章 特殊教育724
第一节 工读教育724
第二节 弱智教育725
第八章 社会力量办学726
第一节 概况726
第二节 办学体系726
第三节 办学管理727
第九章 教学科研727
第一节 教育学会727
第二节 小学教研室728
第三节 中学教研室728
第四节 科技电教站729
第十章 校办经济730
第一节 校办产业730
第二节 组织管理731
第十一章 教育事业管理7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732
第二节 教育督导732
第三节 教育经费733
第二十二篇 科学技术概述737
第一章 科技组织737
第一节 科研机构737
第二节 科技团体740
第二章 科技队伍741
第一节 区属科技队伍741
第二节 驻区省、市属科技队伍742
第三章 科技型企业742
第一节 概况742
第二节 企业选介742
第四章 科技活动743
第一节 科学普及743
第二节 科技交流745
第三节 科技咨询745
第四节 科技培训746
第五章 科技成果746
第一节 区属单位主要科技成果746
第二节 驻区省、市属单位主要科技成果747
第六章 科技事业管理7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750
第二节 管理内容750
第二十三篇 文化755
概述755
第一章 文化娱乐场所756
第一节 茶园 剧场 影院756
第二节 民众乐园 武汉杂技厅758
第三节 歌舞厅 游戏机室759
第二章 文化艺术团体760
第一节 区属文艺团体761
第二节 驻区文艺团体762
第三章 群众文化764
第一节 机构 团体764
第二节 街道文化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766
第三节 文艺创作768
第四节 “四季歌”系列活动768
第五节 群众文化设施770
第四章 新闻 出版771
第一节 新闻报刊771
第二节 书局 书店 出版社772
第五章 广播 电视 电影制片厂775
第一节 广播 电视775
第二节 电影制片厂776
第六章 图书馆 展览馆 博物馆 档案馆777
第一节 图书馆777
第二节 展览馆 博物馆779
第三节 江汉区档案馆780
第七章 历史文化遗址780
第一节 遗址 旧址781
第二节 名人故居783
第八章 文化事业管理784
第一节 管理机构784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785
第三节 档案管理786
第四节 广播电视管理787
第二十四篇 卫生791
概述791
第一章 医疗机构 卫生团体791
第一节 医院792
第二节 个体诊所797
第三节 防治站 保健所 医务室799
第四节 卫生团体800
第二章 诊疗技术801
第一节 西医802
第二节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806
第三章 卫生防疫807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计划免疫808
第二节 专病防治809
第三节 卫生监督811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812
第四章 卫生保健813
第一节 初级保健 社区卫生服务813
第二节 妇女保健814
第三节 儿童保健815
第五章 卫生事业管理816
第一节 管理机构816
第二节 医政与药政管理817
第三节 公费医疗与义务献血管理817
第二十五篇 体育821
概述821
第一章 群众体育821
第一节 传统体育821
第二节 学生体育824
第三节 职工体育826
第四节 农民体育827
第五节 社区居民体育828
第六节 老年人体育829
第七节 伤残人体育829
第二章 竞技体育830
第一节 体育训练830
第二节 体育竞赛831
第三节 体育队伍836
第三章 场馆设施837
第一节 体育场838
第二节 体育馆838
第三节 游泳池839
第四节 社区体育设施840
第四章 管理机构 体育团体8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841
第二节 体育团体842
第二十六篇 精神文明创建概述847
第一章 思想道德教育847
第一节 “学雷锋、学英模”教育847
第二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与“文明礼貌月”活动848
第三节 文明市民教育849
第二章 文明创建850
第一节 文明单位创建850
第二节 文明小区创建850
第三节 文明城区创建852
第四节 军民共建852
第三章 文明创建管理8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853
第二节 管理制度853
第二十七篇 社会生活概述857
第一章 人民生活857
第一节 收入水平858
第二节 消费支出859
第三节 婚姻 家庭861
第二章 社会习俗862
第一节 生活习俗862
第二节 商贸习俗867
第三节 岁时节令习俗868
第三章 少数民族871
第一节 人口状况871
第二节 社会活动874
第三节 习俗875
第四章 宗教877
第一节 佛教877
第二节 伊斯兰教880
第三节 天主教882
第四节 基督教883
人物887
概述887
一、人物传略887
二、人物表908
革命烈士名录908
先进模范人物表919
获全国性荣誉称号人物表919
获湖北省荣誉称号人物表920
获武汉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人物表922
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人物表928
专记931
一、武汉国民政府931
二、农业933
三、龙王庙935
大事记941
附录969
2001—2005年江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概要969
文件选录978
索引995
承编单位、人员名录1029
一、承编单位名录1029
二、承编单位修志人员名单1031
编后记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