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4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4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
  • 隋舵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092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7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795页
  • 主题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东北地区-2004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4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

东北、东北三省和东北经济区的范围1

东北区域与名称的演变1

东北三省范围的变化与历史演进3

东北经济区的确立4

东北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5

东北旧新石器时代社会的经济状况5

东北奴隶制社会的经济状况6

东北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6

东北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经济变化12

1840~1911年东北的经济状况12

1912~1930年民国时期东北的经济状况17

1931~1945年日满时期东北的经济状况21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经济的状况27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盛29

1949~1978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兴盛历程及其在全国经济地位与作用29

1949~1978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兴盛的原因分析36

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现状37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判断37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判断38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38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9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标志、表现与原因40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衰退的主要标志40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衰退的表现45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分析48

参考文献54

中国“三极”、“三圈”、“八区”各自的比较优势与发展趋势56

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及评析56

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情况56

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57

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63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与评析67

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发展与评述67

区域的本质、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72

中国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的主要内容77

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80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基点与主要的原则80

有代表性的中国经济区域划分评析83

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回顾87

中国“三极”的极化趋势分析97

中国“三极”的提出及其地理范围97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三极”的发展定位100

中国“三极”的极化效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3

中国“三圈”的比较优势与发展趋势107

中国“三圈”的地理范围及各自的地位107

中国“三圈”的经济基础条件比较111

中国“三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17

中国“三圈”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障碍124

中国“三圈”各自的比较优势与劣势132

中国“三圈”2003年上半年情况最新比较136

中国“八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140

中国“八区”的基本情况比较140

中国“八区”的经济总量与结构比较140

中国“八区”基础设施比较142

中国“八区”对外开放比较144

中国“八区”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比较145

中国“八区”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比较148

参考文献154

国内外著名老工业基地的复兴考察156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的复兴考察156

鲁尔区传统老工业的衰落及复兴156

鲁尔区复兴的基础159

鲁尔复兴的主要经验161

美国老工业区的复兴166

美国“锈带”的复兴166

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的复兴168

法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复兴考察171

法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基本情况171

法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复兴的主要措施173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与现实考察176

国内老工业基地的范围176

国内老工业基地发展历程考察176

中国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186

中国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的环境186

新型工业化应具有的新内容和新特点188

中国老工业基地复兴的措施与途径190

参考文献193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条件与基础194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紧迫性194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提出与时机19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9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是中国总体发展战略的有机构成20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内外部条件分析20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已具备的外部条件20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需要的外部条件203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基础206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206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产业基础208

城市化比较优势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210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教育与科技基础210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人力资源与人才基础21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生态环境基础21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对外开放基础2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交通运输基础213

参考文献21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定位215

区域复兴的参照系与衡量指标体系215

区域复兴的含义及其特征215

衰退与复兴的关系218

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复兴衡量指标体系220

新的产业集聚是老工业基地复兴的重要标志2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定位226

中国最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226

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239

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基地255

中国石油石化生产、聚散与石油储备基地275

中国劳动力资源输往东北亚其它成员国的核心地315

辽、吉、黑三省复兴的具体定位与分工协作322

辽宁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过程中的定位与所处的角色322

吉林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过程中的定位与所处的角色327

黑龙江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过程中的定位与所处的角色331

参考文献335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途径337

抑制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衰退337

衰退区域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337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全过程解释和衰退动力的阻止与均衡341

抑制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衰退的主要对策349

清除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阻碍与创建新的运行机制355

文化限制与新文化塑造355

政府行为分析与职能创新359

企业发展环境约束与环境再造368

制度退化、损失与跳跃式改进371

开放程度制约与全方位开放386

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的改造与退出392

传统产业改造的基本方式与方法393

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的选择与退出398

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的形式与运作402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经济增长点培育与目标412

经济增长点理论及评析4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与培育416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420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的风险规避42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协调发展428

协调发展的含义与不同对象间协调的标准428

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之间的协调发展431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441

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448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协调发展455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462

以大庆为例的中直企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470

中央政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474

扶持的经济学研究474

中央政府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476

中央政府扶持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复兴的关系490

参考文献492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战略495

区域复兴战略与区域复兴战略目标的选择495

战略的含义及其演进495

区域复兴战略目标与复兴模式507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具体战略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大与大城市发展战略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526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发展战略540

东北老工业基地石油石化发展战略551

东北老工业基地运输通道整合战略578

东北老工业基地出海口协同发展战略583

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业城市复兴发展战略587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与自然资源约束587

矿业城市的界定及其产业的变动规律590

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业城市分布与类型594

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业城市的作用及再城市化障碍596

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业城市产业转型及条件601

政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业城市产业转型中的职能与政策手段613

参考文献61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与沿边开放617

沿边开放的理论与现实基础617

沿边开放的形成与沿边开放的格局617

沿边开放的地位与作用620

沿边开放的基本模式6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沿边开放口岸特征与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625

东北老工业基地沿边开放口岸及其特征625

东北老工业基地沿边口岸城市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629

东北老工业基地沿边开放口岸建设的完善与措施635

东北老工业基地超越边境贸易的抉择637

东北老工业基地边境贸易评析637

东北老工业基地沿边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分析643

东北老工业基地边境旅游分析645

东北老工业基地设立沿边经济区的基本构想648

创建沿边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构想648

创建黑河边境自由经济区构想650

创建同江边境自由经济区构想658

创建绥芬河边境自由经济区构想660

创建珲春边境自由经济区构想665

创建丹东边境自由经济区构想671

图们江地区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677

参考文献68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与东北亚经济圈685

东北亚区域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潜力685

东北亚经济圈的提出及其地理范围685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与发展潜力694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点与目标模式707

东北亚区域内资源要素的整合与经济合作71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态势分析717

21世纪初东北亚区域各国关系的走向717

21世纪初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关系728

东北亚区域各国与联合国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态度740

东北亚区域过境运输的整合与开发7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与东北亚区域内的经济合作749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749

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与方式751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与开拓俄罗斯市场762

参考文献7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