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质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白浚仁,刘凤歧,姚星一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00396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解质溶液1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1
第二节 活度6
第三节 水的离子积9
第四节 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移动13
第五节 缓冲溶液22
第二章 重量分析26
第一节 气化重量法和沉淀重量法26
第二节 固液两相体系的平衡移动27
第三节 影响沉淀重量分析的因素35
第四节 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几个主要基本操作40
第三章 容量分析——中和法42
第一节 盐类的水解43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50
第三节 酸碱滴定54
第四节 终点误差67
第四章 容量分析——容量沉淀法71
第一节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71
第二节 银量法的类型72
第五章 容量分析——络合滴定法75
第一节 基本概念75
第二节 EDTA78
第三节 M-EDTA的重要常数85
第四节 络合滴定的指示剂97
第五节 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掩蔽方法109
第六节 EDTA络合滴定的方法113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15
第一节 电极电位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115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122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26
第四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130
第五节 电位滴定法135
第七章 可见光光度分析法146
第一节 吸收光谱147
第二节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149
第三节 显色155
第八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58
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58
第二节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160
第九章 发射光谱分析162
第一节 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测试方法162
第二节 火焰光度分析167
第十章 极谱分析、其它常用的电化学分析169
第一节 极谱分析169
第二节 极谱分析的定量方法172
第三节 极谱分析的优、缺点173
第四节 库仑分析法174
第十一章 误差175
第一节 分析误差的由来175
第二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177
第三节 偶然误差180
第四节 允许差196
第十二章 煤的形成和煤的化学组成206
第一节 成煤的原始物质206
第二节 成煤过程208
第十三章 煤的主要物理性质216
第一节 煤的颜色、条痕色和光泽216
第二节 煤的硬度、脆度、断口和裂隙217
第三节 煤的导热性和导电性221
第四节 煤的弹性224
第五节 煤的真密度、视密度和堆积密度225
第十四章 煤岩学基础228
第一节 宏观煤岩组成229
第二节 煤的显微组分230
第三节 宏观煤岩组成的显微特征233
第四节 显微组分的定量统计234
第十五章 煤的不同用途对煤质的要求234
第一节 炼焦用煤对煤质的要求235
第二节 气化用煤对煤质的要求236
第三节 液化用煤对煤质的要求240
第四节 动力用煤对煤质的要求241
第五节 其他工业用煤对煤质的要求244
第十六章 煤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煤的结构248
第一节 煤的氧化248
第二节 煤的氢化252
第三节 煤的卤化255
第四节 煤的水解257
第五节 煤结构中的官能团258
第六节 煤结构的研究与物理方法的应用263
第七节 煤的胶体性质273
第十七章 煤样的采取279
第一节 采样的理论基础279
第二节 煤层煤样的采取295
第三节 生产煤样的采取302
第四节 商品煤样的采取305
第五节 采样精确度的核对311
第六节 确定原煤子样重量和大于150mm块煤比率的筛分试验316
第十八章 煤样的缩制316
第一节 煤样缩制理论316
第二节 制样室和制样设备325
第三节 煤样的缩制方法331
第四节 制备煤样全过程的精确度的检验方法338
第五节 缩分机的检验方法339
第十九章 煤的筛分、浮沉和可选性试验341
第一节 煤的筛分试验341
第二节 煤的浮沉试验345
第二十章 煤的工业分析358
第一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359
第二节 煤中矿物质的形成及灰分的测定374
第三节 煤的挥发分产率的测定381
第四节 煤的工业分析仪386
第二十一章 煤中硫的测定388
第一节 煤中全硫的测定390
第二节 煤中硫铁矿硫的测定410
第三节 煤中硫酸盐硫的测定413
第四节 煤中有机硫414
第二十二章 发热量的测定414
第一节 发热量测定原理415
第二节 发热量的定义和单位415
第三节 发热量的测试条件与试剂、材料417
第四节 发热量的测定步骤422
第五节 发热量测定结果的校正和计算425
第六节 仪器常数和热容量的标定431
第七节 发热量测值的允许差436
第八节 低位发热量的计算和各种基准间的换算437
第二十三章 煤炭发热量的计算438
第一节 各种发热量的涵义438
第二节 利用工业分析计算煤的高位发热量440
第三节 利用工业分析计算高灰分煤及煤矸石的高位发热量447
第四节 利用工业分析计算煤的低位发热量448
第五节 利用工业分析计算劣质煤和煤矸石的低位发热量455
第六节 利用元素分析计算煤的发热量458
第二十四章 煤的元素分析463
第一节 煤中碳、氢含量的燃烧法测定464
第二节 煤中氮含量的测定473
第三节 煤中氧含量的计算478
第四节 元素分析结果的换算479
第二十五章 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指数480
第一节 概述480
第二节 胶质层指数的测定481
第三节 罗加指数的测定491
第四节 烟煤粘结指数(GR.1.)的测定498
第五节 焦渣转鼓指教(J.Z.Z)的测定505
第六节 自由膨胀序数的测定(电加热法)506
第七节 烟煤奥亚膨胀计试验509
第二十六章 煤的低温干馏试验523
第一节 管式低温干馏试验523
第二节 铝甑低温干馏试验529
第二十七章 年轻煤的透光率536
第一节 什么是年轻煤的透光率536
第二节 测透光率用有色溶液的组分和反应机理537
第三节 透光率的测定方法538
第四节 影响透光率测定的因素542
第五节 透光率与其它煤化度指标的关系547
第二十八章 煤中的伴生元素和有害元素549
第一节 煤中某些主要稀散元素的测定549
第二节 煤中某些有害元素的测定561
第二十九章 煤的物理性质测定576
第一节 煤的真密度测定576
第二节 煤炭视密度测定580
第三节 煤的着火点测定585
第四节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588
第三十章 煤灰成分分析595
第一节 煤灰的组成595
第二节 煤灰中硅元素的测定597
第三节 煤灰中铁元素的测定603
第四节 煤灰中铝元素的测定605
第五节 煤灰中钛元素的测定608
第六节 煤灰中钙元素的测定610
第七节 煤灰中镁元素的测定612
第八节 煤灰中锰元素的测定613
第九节 煤灰中磷元素、钾元素和钠元素的测定615
第十节 煤灰中硫元素的测定619
第三十一章 煤灰熔融性及煤灰粘度的测定619
第一节 概述619
第二节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及熔融温度的计算621
第三节 煤灰粘度的测定635
第三十二章 煤质分析结果的审查649
第一节 煤质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650
第二节 煤质分析结果的审查680
附录 煤的分类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