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邓小平理论概论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邓小平理论概论 第3版
  • 陈福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737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邓小平理论概论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条件1

一、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历史条件2

二、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时代特征11

三、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实践基础14

四、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哲学依据18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创立的过程20

一、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观点的酝酿和萌发(1956年党的八大至1976年拨乱反正)20

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和理论主题的形成和提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21

三、邓小平理论体系轮廓的初步形成(1982年党的十二大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前夕)23

四、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1987年党的十三大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25

五、邓小平理论体系内在的科学逻辑28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3

一、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33

二、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5

三、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36

四、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史上新的科学体系37

五、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特色39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2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42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42

二、邓小平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46

三、邓小平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49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52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5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55

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58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61

一、社会主义本质关系的层次性和分析方法的多样性61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及其意义66

第二节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73

一、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73

二、中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化建设最新成就76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82

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过程82

二、“初级阶段”论的提出及其内涵87

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9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108

一、“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08

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13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11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1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26

一、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126

二、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129

三、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132

四、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1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138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139

二、“上台阶”发展战略与先富促共富的方针147

三、坚持协调、持续发展战略151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57

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57

一、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158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63

三、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直接动力168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76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76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79

三、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82

四、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中两类基本关系187

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197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200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

一、市场经济形态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20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204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法21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18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219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26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231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231

一、民主的本质231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234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38

第二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43

一、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43

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47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49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258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5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涵义258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61

三、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论的形成及其在文化建设上的贡献2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工程272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272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内容27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279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原则279

一、时代主题和国际局势的新发展279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85

三、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87

第二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93

一、世界的多样性与多极化294

二、建立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299

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301

第十章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305

第一节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05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涵义305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大意义312

第二节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施314

一、“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314

二、“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31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328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328

一、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328

二、加强民族团结与合作,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335

三、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338

四、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3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49

一、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49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353

三、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356

总结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运用与发展369

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36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内涵与基本要求37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地位与作用377

编后语384

第三版后记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