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晚唐赋分体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晚唐赋分体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233398.jpg)
- 赵俊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龄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78250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赋-文学研究-中国-唐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晚唐赋分体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选题缘起1
二现有的研究状况4
三研究方法及可行性5
四关于赋的体式7
五关于时间断限和赋体范围的界定10
第一章中晚唐人的古赋观14
第一节中晚唐人对屈宋、扬雄的评价14
一中晚唐人对屈原和扬雄的肯定15
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8
三这种评价对中晚唐辞赋创作的影响21
第二节中晚唐人古赋观念散论25
一“不平则鸣”理论的意义26
二俳谐为文29
三晚唐人的辞赋观——讽谏、讽刺与尚辞藻声律33
第二章论中晚唐文赋36
第一节文赋的特点36
第二节创作思想的变迁——文赋产生的理论基础39
一骈散相间与恶骈倡散的并行不悖——句式上的取其自然39
二破体为文的盛行42
三议论手法的使用——为赋以讽,以意为主50
四对秦汉文章的借鉴51
第三节文体之间的影响55
一陆贽文章的影响56
二律赋的影响58
三咏史怀古诗的影响61
第四节文赋的创作历程62
一中唐:议论手法在赋体创作中的普遍使用和句式上对先秦散文的借鉴63
二晚唐:议论入赋的继续与句式散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70
第三章论中晚唐骚体赋83
第一节论中唐骚体赋(上)84
一贞元、元和时代的骚体赋创作概况84
二中唐骚体赋的内容86
三中唐骚体赋的特色102
第二节论中唐骚体赋(下)112
一柳赋与屈赋的比较之一:神似——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相似113
二柳赋与屈赋的比较之二:形似以及创新——表达手法上的继承与创新127
三柳宗元作品在辞赋发展史上的意义141
第三节论晚唐骚体赋143
一晚唐骚体赋的内容143
二艺术上的情景交融147
第四章论中晚唐的大赋150
第一节都邑赋的代表作——李庾《两都赋》152
一《两都赋》的内容——颂扬和讽谏153
二李赋和班、张之作的比较154
三对李赋结构组织的分析163
第二节科技大赋——论卢肇《海潮赋》165
一卢肇的海潮学说165
二对卢肇海潮说的科学审视169
第五章论中晚唐的类赋之文176
第一节中晚唐类赋之文的内容176
一发泄牢骚,同时讽刺世态人情176
二有关国是的讽谏之作181
三其它抒情写志的内容183
第二节滑稽为文——中晚唐类赋之文的艺术特色185
第六章论中晚唐骈赋194
第一节论中唐骈赋195
一散体化句式的大量出现195
二以赋说理197
三中唐骈赋特点形成的原因199
第二节论晚唐骈赋199
一李德裕的骈赋创作199
二皇甫松、陆龟蒙的骈赋创作208
第一章论中晚唐人的律赋观218
第一节中晚唐人对律赋的态度218
第二节中晚唐人对律赋形式和内容的认识220
一要求律赋辞藻华丽,声律和谐220
二要求律赋作品文质统一223
第二章体制与写作技巧228
第一节篇章结构分析228
一头229
二项238
三腹241
四尾245
第二节写作技巧249
一切题250
二细腻的描写257
三对华丽的追求261
四锤炼警句266
第三章论律赋的价值269
一认识价值270
二逻辑思维训练的价值278
第四章论中唐律赋(上)284
第一节语言的雅正284
一以经中成语入文285
二融化经中语言289
三套用经典语言的句式291
第二节题材的雅正294
第三节中唐律赋雅正风格形成的原因298
一重经史而轻文词299
二时人眼中的律赋取士之弊301
三科场文化的导向305
第五章论中唐律赋(下)311
第一节论王起律赋311
一题材312
二形象的庄严与华丽313
三对偶工稳,用典精巧321
第二节论元白律赋325
一用韵326
二散体笔法的使用332
三章法结构的灵活安排334
四句式337
五长隔对的使用342
六语言的平坦简易347
七元白律赋的影响350
第六章论晚唐律赋(上)353
第一节晚唐律赋内容的变化353
一怀古353
二赋以体物、言志抒情359
三赋以纪行361
第二节悲凉的情调和优美的意境362
第三节创作技巧的高度成熟368
一对偶369
二叠字的运用372
三句式374
第四节论晚唐律赋的散体化倾向378
一晚唐律赋散体化的表现378
二晚唐律赋散体形成的原因388
第七章论晚唐律赋(下)396
一语言的比较396
二咏史怀古题材作品的比较401
三叙述与议论的方式404
四闽地律赋创作兴盛的原因408
余论412
附录一:唐赋辑补414
一时代大致可知者415
二历年不见于《全唐文》的试赋题459
三时代未知者461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464
后记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