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226142.jpg)
- 王春荣,吴玉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506277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当代文学-文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文学史知识型构的确立1
1.文学史属于历史范畴,是“文化史”和“专门史”2
2.“文学史”是具有多层次内涵的对象的历史存在3
3.“文学史”属于接受美学范畴,是“读者接受史”4
4.文学史不同于历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4
二、文学史话语权威性的标志6
1.信史性7
2.经典性9
3.共识性12
4.传承性14
三、“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建构16
第一章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确立与发展20
一、文学史学科兴起的历史语境20
1.西学东渐,科学与民主思潮的冲击21
2.教育改制,文学史教育体制化24
3.史家辈出,从学术梯队上保证了文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25
二、文学史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26
1.开拓期(1904—1920):在学习模仿中开创文学史学科基础27
2.发展期(1921—1949):确立学科意识,建构独立的学科体系29
3.变奏期(1950—1970末):曲折发展、不断调整、艰难前行30
4.新时期(1980—世纪之交):文学史研究多元发展期32
三、20世纪文学史观念的嬗变35
1.20世纪初的文学史观念35
2.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史观37
3.40年代至“十七年”的文学史观38
4.新时期文学史观念的更新和多元化趋向39
第二章 文学史研究的相关问题与方法42
一、文学史研究的对象与范畴42
1.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层次42
2.文学史对象与阐释主体的关系47
二、文学史编写的规范与创新51
1.树立创新意识,寻找“阿基米德点”53
2.规范与创新统一,“教材型”与“学术型”共存58
三、文学史研究方法及叙述模式64
1.文学史叙述的思想原则64
2.文学史的叙述方法及模式67
四、文学史的分期与史料建设问题76
1.文学史分期问题76
2.文学史史料建设问题81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的建构87
一、从“经世致用”观念到“教科书意识”87
二、“20世纪大文学”观念的提出97
1.“20世纪大文学观”的产生背景98
2.“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内涵101
3.“20世纪大文学观”的意义与影响107
三、解构主义思潮中的“重写文学史”111
1.“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及其话语背景112
2.“重写文学史”的理论预设116
3.“重写文学史”的批评“实绩”120
4.“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争鸣124
5.“重写文学史”的意义及缺失136
四、多元文学史观与“个人撰史”现象138
1.多元文学史观140
2.文学史的集体撰写145
3.文学史的个人撰写147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家及其代表史著解读152
一、“文学史梦想”与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概览152
二、体制化+学科化的“话语权威”:《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168
1.时效性与“新时期”的文学叙述169
2.学科“体制化”与权力覆盖174
3.文学“重评”与当代文学史标准的建立178
4.时势之约与学术之惑182
三、严谨与深邃: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186
1.“历史情境”的“审查”187
2.“一体化”叙述的建构196
3.“审美尺度”的“衡量”205
四、重写与创新: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217
1.理论观念的整体性:双重意识与话语系统218
2.文学艺术的整体性:资源发掘与艺术整合221
3.文本结构的整体性:意义开掘与文化板块227
五、稳中求变: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233
1.个性与特色:时代性、独创性、完整性234
2.“面向21世纪”:完善教科书写作240
3.清理缺憾,预示未来244
六、再度“重写”:孟繁华、程光炜合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247
1.新高度前的新探索247
2.当代文学历史语境的重点关注250
3.当代文学历史叙述的新观念255
第五章 新时期女学者的文学史研究266
一、文学史研究性别视角的确立及发展266
1.文学史研究性别视角的确立及其特殊意义267
2.20世纪初男性文学史家所著《中国妇女文学史》的启蒙价值270
3.女性文学史研究的高潮期274
二、陈美兰的文学史观及其长篇小说史研究278
1.对当代文学现象的研究280
2.对当代文学史批评的建构288
三、刘思谦的“女作家心灵史”及“性别研究”293
1.心灵之声的悉心倾听294
2.心路纪程的诗化叙述300
3.性别研究观的诗学建构304
四、孟悦、戴锦华的“女性主义”史学视角309
1.历史眼光的文化批判314
2.历史书写的形式与特征318
3.历史叙述的话语范式322
五、盛英主编、乔以钢等副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326
1.以女性为主体建构女性文学史327
2.客观公正的历史——审美批评方法的应用333
3.以母性之光烛照文本,并主张两性对话338
余论343
参考文献355
后记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