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2856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大地震-影响-研究-印度尼西亚-2004;地震观测-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序列特征3

地震的基本参数3

震源机制4

历史地震活动6

地震序列的时间分布8

Mw9.0、Mw8.7级地震序列的对比分析9

第二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的构造环境与发震构造16

地震板块构造位置和区域板块运动16

板块构造位置16

板块相对运动速率17

印度洋俯冲带的结构特征和强震破裂18

震区附近地震构造20

地质构造20

地震活动揭示的地震构造22

地震破裂区的构造活动24

大地震与中国大陆构造关系及影响讨论25

板块边界区——大地震危险区26

大地震引起的地壳变形对川滇地区的影响27

第三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30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hen Ji的结果30

方法原理30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8.7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30

2005年3月29日苏门答腊8.5级地震32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Yamanaka的结果33

方法原理33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Mw9.0级地震35

2005年3月28日苏门答腊北Mw 8.7级地震37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结果38

数据及预处理39

方法40

震源机制和震源时间函数41

时空破裂过程44

讨论与结论47

第四章 海啸和震害50

引言50

海啸产生的机理51

Mw 9.0级地震产生的海啸和灾害53

印度尼西亚地区54

其它地区55

Mw 8.7级地震产生的海啸和震害56

中国地震救援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救援情况58

海啸灾难开始时当地政府力不从心58

中国地震救援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救援情况59

对海啸灾害和现场救援的思考63

西北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海啸及对我国沿海的影响64

西北太平洋地震带历史海啸地震及其断层类型划分65

地震海啸对我国沿海的影响66

小结67

第五章 苏门答腊大地震前地震和前兆观测异常变化69

苏门答腊Mw 9.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异常特征69

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69

Mw 9.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时空异常特征分析70

结论76

从同震应力角度讨论苏门答腊地区的强震危险性76

苏门答腊Mw 9.0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77

潜热通量及研究资料概要77

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78

结论及讨论82

苏门答腊Mw 9.0级大地震前的辐射异常现象83

苏门答腊Mw 9.0级地震前短期辐射信息异变特征83

苏门答腊Mw 9.0级大震前临震时的涡度变化特征84

小结85

苏门答腊Mw 9.0级大地震发生时间与引潮力的关系85

引潮力计算85

计算结果与分析85

小结87

第六章 地震活动的远震触发分析89

远震触发的研究现状89

苏门答腊巨震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远震触发分析92

巨震后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92

苏门答腊8.7、8.5级地震触发分析93

结论与讨论97

苏门答腊大地震的动应力触发研究98

概要98

计算方法99

苏门答腊大地震破裂过程与计算模型和介质参数选取101

苏门答腊大地震对中国大陆后续地震触发的计算结果103

结论109

第七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出现的同震、震后宏观现象113

宏观现象资料汇总113

宏观现象分布特点121

宏观现象表现特点122

小结128

第八章 地下流体对苏门答腊8.7级地震的响应特征131

同震变化的基本类型131

水位131

水温(地热)133

苏门答腊8.7、8.5级地震同震水位、水温变化对比分析135

同井水位与水温变化的对比分析137

水位振荡、下降与温度下降变化138

水位与温度同步变化、阶变与反向变化141

水位振荡和上升、下降而水温无变化142

中国大陆数字化水位与水温同震变化资料144

北京市观测台站144

天津市观测台站152

河北省观测台站159

黑龙江省观测台站178

吉林省观测台站180

辽宁省观测台站181

山东省观测台站188

河南省观测台站191

陕西省观测台站193

宁夏回族自治区观测台站195

内蒙古自治区观测台站197

甘肃省观测台站198

青海省观测台站205

新疆自治区观测台站207

安徽省观测台站209

江苏省观测台站209

江西省观测台站210

上海市观测台站211

浙江省观测台站214

福建省观测台站215

深圳市观测台站224

海南省观测台站225

四川省观测台站227

云南省观测台站231

第九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后我国大陆地下流体震后效应特征259

地下流体震后效应的研究概况与意义259

研究概况259

研究意义260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引起的地下流体震后效应特征260

资料概况260

后效特征统计260

苏门答腊8.5级地震引起的地下流体震后效应特征280

两次地震引起的地下水位后效变化特征对比285

第十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响应及震后效应289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引起的同震形变波物理特征289

同震形变波随时间的衰减特征290

同震形变波衰减特征差异性的比较292

两次强地震同震形变波衰减的差异性293

苏门答腊强地震引起的震后形变效应299

苏门答腊强地震同时引起的不可逆同震形变299

苏门答腊强地震后出现的形变效应301

苏门答腊地震震后形变效应分布302

认识与结论304

第十一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引起的钻孔应力-应变观测资料同震变化306

钻孔应力-应变监测台网现状306

有效的地震监测预报手段306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应力-应变资料汇集情况307

钻孔应变同震观测308

北京市海淀区47中台308

顺义台308

昌平台311

昌平(北大分校)台316

东三旗台317

北京门头沟台318

房山地震台320

大兴台321

宝坻台323

涞水台325

易县台326

张家口地震台327

怀来地震台328

代县地震台330

锦州地震台332

南通台334

徐州地震台335

连云港台337

溧阳台339

长清台340

安丘台341

泰安地震台343

莆田台345

泉州台346

邕宁地震台347

灵山地震台348

乌鲁木齐地震台348

结语350

第十二章 苏门答腊大地震的电磁同震响应352

云南大理超低频电磁波观测352

测量位置与观测系统介绍352

同震电磁波异常变化353

云南通海台磁通门地磁观测354

大地电场观测356

第十三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位移场特征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影响365

由GPS观测获得的大区域同震位移分布365

资料收集与处理366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引起的GPS站点同震位移分布情况366

苏门答腊8.7级地震位移场分布的主要特征367

川滇GPS加密观测获得的远场影响位移场分布368

复测目的及资料处理369

川滇地区同震位移与应变场分布370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同震影响变形场的主要特征375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前后GPS站的地壳运动时间序列变化375

GPS资料及其分布375

数据处理方法376

GPS水平位移时间序列分析377

GPS站点垂直位移时间序列分析379

对苏门答腊大地震前后GPS基准站位移时间序列变化的讨论381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的影响382

中国大陆及其南部区域地壳运动主要特征382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影响位移场与区域地壳运动背景的关系383

苏门答腊8.7级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的影响385

第十四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388

对我国大陆影响概况388

苏门答腊安达曼弧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活动的统计特征388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394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对我国不同地区影响特征396

云南地区的震群活动分析397

震群分布空间变化特征397

频度增强区空间分布399

震群类型特征401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响应的机理讨论403

GPS水平位移分析403

应力触发机制404

动态应力触发405

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动变形机制406

第十五章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后地震趋势讨论408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后全球地震形势分析408

全球巨震活动特征分析408

巨震后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409

巨震后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411

苏门答腊强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416

苏门答腊8.7级地震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关系416

苏门答腊8.7级地震后大陆地区的快速响应及其与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关系417

苏门答腊一带与川滇地区之间强震活动的相关性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