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国民法 法国人格权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民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2045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人格-权利-法学-研究-法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国民法 法国人格权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法国人格权导论3
第一章 人格权的界定3
第一节 人格权的界定方式3
一、法国民法学者对待人格权界定的不同态度3
二、人格权的否定界定方式9
三、人格权的肯定界定方式14
四、人格权的其他界定方式25
五、笔者对人格权做出的界定28
第二节 人格权的各种替代称谓29
一、人格权和人格权的各种替代用语29
二、1909年之前人格权的各种替代称谓34
三、1909年至1940年之间人格权的各种替代称谓38
四、当今民法学者所使用的人格权替代称谓41
五、民法学者使用人格权替代称谓的原因44
第三节 人格权与法人格之间的关系45
一、法人格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45
二、自然人和法人的法人格46
三、人格权与法人格的区别51
四、人格权与法人格的联系55
第二章 人格权的历史发展60
第一节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60
一、自然法学派与人格权理论60
二、实在法学派与人格权理论61
三、潘德克吞学派与人格权理论62
第二节 处于萌芽状态的人格权64
一、罗马法时代人格权的雏形64
二、法国经典人文主义学者Donellus对人格权的启蒙67
三、自然法学派对自然权利和天赋权利做出的说明69
四、19世纪初期的哲学家对天赋权利做出的说明73
第三节 法国1804年民法典对人格权理论的忽视76
一、法国1804年民法典没有对人格权做出任何规定76
二、法国1804年民法典对财产所有权的高度重视78
三、法国19世纪的法条解释法学派采取的广义财产所有权理论79
四、法国1804年民法典没有规定人格权的原因81
第四节 法国对德国人格权理论的引入83
一、民法学者在人格权引入问题上存在的两个争议83
二、首次主张人格权理论的德国学者85
三、法国引入德国人格权理论的方式90
四、德国人格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95
第五节 法国人格权的产生和发展历程99
一、Toullier在1838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99
二、法国学者在1909年之前对人格权理论做出的说明100
三、法国学者Perreau在1909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详细阐述104
四、Demogue在1923年和1924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105
五、Planiol、Ripert、Capitant、Colin和Josserand在1939年之前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106
六、Nerson在1939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详尽说明107
七、法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人格权110
第二编 德国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和现状115
第三章 从Wolff的自然权利到Puchta的人格权115
第一节 德国学者Wolff在18世纪对自然权利做出的说明115
一、Wolff对自然人享有的一般权利做出的说明116
二、自然人在对其自身承担义务时享有的权利117
三、自然人在对他人承担义务时享有的权利123
四、Wolff的权利理论同人格权无关127
第二节 德国学者Puchta在1832年对人格权理论的首次阐述131
一、Puchta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人格权理论的学者131
二、Puchta关于权利方面的一般理论132
三、Puchta关于权利的三分法理论134
四、Puchta对人格权的具体分析138
五、人格权与物权、债权之间的差异140
六、Puchta的人格权理论存在的问题141
第三节 德国学者Savigny在1840年对Puchta的人格权理论做出的批判142
一、作为历史法学派核心人物的Savigny142
二、Savigny反对Puchta主张的权利主体对其自身享有权利的人格权理论144
三、Savigny对人格权理论的直接反对146
四、Savigny对人格权理论的间接反对149
第四章 德国19世纪中后期的学者对人格权理论的认可153
第一节 德国学者在19世纪中后期对Savigny展开的猛烈攻击153
一、德国学者在19世纪末期对Savigny展开的大范围“围剿”153
二、德国学者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对人格权理论的普遍承认155
三、德国学者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关于人格权存在的争议156
第二节 Neuner、Jhering和Windscheid对人格权理论的承认157
一、Georg Carl Neuner在1866年对人格权理论做出的阐述157
二、Rudolph yon Jhering在1871年对人格权理论做出的阐述160
三、Bernhard Windscheid在1887年对人格权理论做出的阐述161
第三节 Karl Gareis在1877年对人格权理论做出的说明162
一、Gareis对法律关系的构成做出的说明163
二、Gareis对人格权的称谓166
三、Gareis对人格权起源做出的说明167
四、Gareis对人格权做出的一般说明168
五、Gareis对同权利主体的确定条件或者确定状况有关的人格权做出的具体说明171
第四节 Josef Kohler在1880年对人格权理论做出的说明175
一、Kohler对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做出的说明175
二、人格权在法律制度当中的地位177
三、Kohler对人格权做出的具体说明178
四、Kohler对人格权做出的特殊说明179
五、Kohler主张的一般人格权理论181
第五节 Otto von Gierke在1895年对人格权理论做出的说明182
一、因为人格权理论而受到关注的Gierke182
二、Gierke对人格权做出的界定184
三、Gierke对具体人格权做出的说明185
四、Gierke对一般人格权做出的说明185
五、Gierke对人格权性质做出的说明187
六、Gierke在德国人格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当中起到的核心作用188
第五章 德国20世纪以来的人格权理论191
第一节 德国20世纪初期的人格权理论191
一、德国20世纪初期的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理论的普遍承认191
二、德国20世纪初期的民法学者普遍承认的第一种具体人格权:姓名权193
三、德国20世纪初期的民法学者普遍承认的第二种具体人格权:肖像权194
四、德国20世纪初期的民法学者存在争议的具体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和名誉权201
五、德国20世纪初期的民法学者普遍忽视的一种具体人格权:私人生活受尊重权205
六、德国20世纪初期的民法学者和法官关于一般人格权的争议210
七、结语215
第二节 德国当今的具体人格权理论215
一、他人的第一种具体人格权:姓名权215
二、他人的第二种具体人格权:肖像权216
三、他人的第三种具体人格权:名誉权217
四、他人的第四种具体人格权:著作权218
五、《德国民法典》第823(1)条规定的四种具体人格权219
六、口头表达受尊重权和私人领域受尊重权224
七、结语226
第三节 德国当今的一般人格权理论227
一、德国民法学者或者法官在“二战”期间对一般人格权的否认227
二、德国民法学者和法官在“二战”之后对一般人格权的承认230
三、一般人格权的范围238
四、一般人格权的性质242
五、结语244
第四节 《德国民法典》对人格权的歧视245
一、《德国民法典》轻视人格权的具体表现245
二、德国立法者轻视人格权的主要原因249
三、德国立法者在1959年对人格权进行的以失败告终的改革尝试254
第三编 法国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和确立259
第六章 法国1909年之前的人格权理论259
第一节 Toullier在1838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259
一、Toullier对人格权做出的三方面的说明259
二、他人享有的三种个人安全权261
三、他人享有的三种个人自由263
第二节 Boistel在1870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265
一、Boistel对人格权做出的一般说明266
二、Boistel在讨论“人的天赋权利”时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267
三、Boistel在讨论“成长当中的权利”时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272
四、Boistels在其他著作当中对上述理论的重复280
第三节 Beaussire在1888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280
一、Beaussire在讨论权利的类型时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280
二、Beaussire对人格权做出的分类282
三、Beaussire对名誉权做出的说明283
四、Beaussire对生命权和自由权做出的共同说明287
五、Beaussire对自然人的生命权做出的单独说明288
六、Beaussire对自然人的自由权做出的单独说明290
第四节 Roguin在1889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292
一、属于绝对权组成部分的人格权293
二、人格权的界定294
三、人格权与人的条件的区分294
四、人格权的类型296
五、人格权的存续期299
六、人格权的转让301
第五节 Picard在1908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301
一、Picard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302
二、Picard在权利客体当中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303
三、Picard在权利的分类当中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305
四、Picard对人格权性质做出的说明308
第七章 Perreau在1909年对人格权做出的阐述309
第一节 Perreau在法国人格权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地位309
一、法国民法学者对Perreau的《人格权》一文做出的高度评价309
二、Perreau的《人格权》一文的主要内容311
三、Perreau的《人格权》一文的法国法基石311
第二节 法国民法承认人格权的必要性314
一、《法国民法典》无视人格权的严重后果314
二、人格权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普遍存在315
三、人格权的界定、人格权的类型和人格权的特征316
第三节 他人作为单个个体享有的人格权318
一、他人作为单个个体享有的三类人格权318
二、他人对其区分特征享有的人格权318
三、他人对其身体特征享有的人格权319
四、他人对其道德特征享有的人格权321
第四节 他人作为家庭成员享有的人格权323
一、他人作为家庭成员享有的两类人格权323
二、他人基于其特殊的家庭身份享有的人格权323
三、他人基于其普通家庭成员身份享有的人格权325
四、他人作为家庭成员享有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327
第五节 人格权的主要特征328
一、人格权的性质对人格权特征的影响328
二、人格权的不得转让性331
三、人格权的不得适用时效性332
四、人格权的不得转移性337
五、人格权的不得代理性341
第八章 法国民法学者在1939年之前对人格权的承认343
第一节 Demogue在1923年和1924年对人格权理论的首肯343
一、Demogue对Perreau主张的人格权理论的第一次认可343
二、人格权的类型344
三、人格权的边界和限制346
四、行为人对他人遭受的道德损害承担的赔偿责任350
五、行为人就其侵犯他人人格权的行为对他人承担的道德损害赔偿责任352
第二节 Planiol和Ripert在1928年对人格权理论的认可354
一、Planiol和Ripert在讨论“人”的法律地位时对人格权问题做出的简单说明355
二、财产权与非财产权的区分理论356
三、属于非财产权组成部分的人格权356
第三节 Capitant在1929年对人格权理论的认可358
一、从不关注人格权到最终关注人格权359
二、Capitant在1929年的《民法总论》当中对权利做出的分类359
三、人格权在民事权利当中的地位360
第四节 Colin和Capitant在1930年对人格权理论的认可362
一、Colin和Capitant对主观权利的分类362
二、Colin和Capitant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362
三、Colin和Capitant对人格权的非财产性做出的间接说明364
第五节 Josserand在1938年对人格权理论的认可364
一、他人的人格权属于他人非财产权的组成部分366
二、他人对其最主要的五种人格特征享有的人格权368
三、他人对其他类型的人格特征享有的人格权369
四、属于他人人格权组成部分的著作权371
第九章 Nerson在1939年对人格权做出的详尽研究375
第一节 《非财产权》一文的主要内容375
一、财产权与非财产权的区分理论375
二、非财产权、道德权利、人格权或者其他称谓377
三、研究非财产权的意义379
四、Nerson在《非财产权》一文当中所讨论的主要内容381
第二节 他人作为单独的个体享有的个体权386
一、个体权的类型386
二、他人的姓名权387
三、他人的住所390
四、他人的身份391
五、他人的广义财产392
六、他人的职业394
第三节 他人享有的身体完整权396
一、法国民法学者对身体完整权的忽视397
二、他人身体完整权的客体:人的肉体、身体的法律性质397
三、他人身体完整权的第一种保护方式:免受国家公权力机关随意侵犯的权利400
四、他人身体完整权的第二种保护方式:免受私人侵犯的权利401
五、他人身体完整权的第三种保护方式:免受他人自身侵犯的权利403
第四节 他人享有的第一类道德权利404
一、他人的肖像权405
二、他人的秘密权408
三、他人的名誉权412
四、他人的著作权420
第五节 他人享有的第二类道德权利428
一、他人享有的三类道德权利428
二、他人作为家庭成员对其家庭纪念物享有的道德权利429
三、他人作为家庭成员对其家庭陵墓享有的道德权利431
四、他人作为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享有的道德权利432
第四编 法国人格权的形式渊源439
第十章 法国人格权的三种形式渊源439
第一节 人格权渊源的独立性439
一、三种不同含义的“渊源”439
二、民法学者对人格权渊源做出的不同说明440
三、人格权的渊源与上述三种渊源的差异442
四、人格权渊源的界定443
第二节 人格权形式渊源的历史发展443
一、人格权的不同形式渊源的逐渐出现443
二、法国法官通过司法判例对人格权提供的保护444
三、法国当今民法学者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446
四、法国立法者对待人格权的保守态度446
第三节 人格权形式渊源的三种类型448
一、民法学者对人格权形式渊源三分法理论的承认448
二、人格权的第一种形式渊源:民法学说449
三、人格权的第二种形式渊源:立法者的制定法450
四、人格权的第三种形式渊源:法官的司法判例454
第四节 人格权三种形式渊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458
一、司法判例在法国人格权形式渊源当中的核心作用458
二、立法者的制定法对司法判例和民法学说的依赖459
三、法官的司法判例对制定法和民法学说的依赖461
四、民法学者的民法学说对制定法和司法判例的依赖463
第十一章 法国当今民法学者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468
第一节 法国现代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理论的普遍承认468
一、法国民法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对人格权理论的承认468
二、法国民法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对人格权理论的争议469
三、法国民法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对人格权理论的承认470
第二节 法国当代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理论的普遍承认472
一、当代民法学者在他们的《民法总论》当中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472
二、当代民法学者在他们的《民法》当中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473
三、当代民法学者在他们的《人法》当中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474
四、当代民法学者在他们的《人格权》当中对人格权做出的说明475
五、当代民法学者关于人格权的不同说明476
第三节 法国当今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的一般理论的厘定480
一、人格权的一般理论的界定480
二、《瑞士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一般理论做出的规定482
三、《魁北克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一般理论做出的规定485
四、法国1950年的《民法典草案》对人格权的一般理论做出的规定487
五、法国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的一般范围的确立490
六、法国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的一般法律保护的确立492
七、法国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的一般性质的确立493
第四节 法国当今民法学者对待一般人格权的态度496
一、法国民法学者关于单一人格权与复数人格权的不同说明496
二、法国民法学者对一般人格权的主张498
三、法国民法学者对一般人格权的反对501
四、法国民法学者反对一般人格权理论的主要原因505
第十二章 法国人格权的法律保护513
第一节 人格权法律保护的类型513
一、人格权法律保护的界定513
二、人格权的法律保护与人格权的法律制裁513
三、法国民法学者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做出的分类515
四、人格权的立法保护与人格权的司法保护516
五、人格权的一般保护与人格权的特别保护518
六、人格权的间接保护和人格权的直接保护519
第二节 人格权的刑法保护与人格权的民法保护520
一、人格权刑法保护与民法保护的区分理论520
二、人格权的刑法保护521
三、人格权的民法保护524
四、人格权的刑法保护与民法保护之间的关系526
第三节 人格权的司法保护532
一、法国法官在保护人格权时所使用的各种术语532
二、法国法官在1970年之前对人格权提供的司法保护534
三、法国法官在适用《法国民法典》第9条时所面临的难题538
四、法国当今法官对人格权提供保护的法律根据542
第四节 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措施545
一、Bernard Beignier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做出的说明546
二、Agnès Lucas-Schloetter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做出的说明547
三、Jeremy Antippa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做出的说明548
四、Jean-Michel Bruguière和Běrengère Gleize对人格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做出的说明550
五、阻却性的法律保护措施、停止性的法律保护措施和赔偿性的法律保护措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