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本国史表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本国史表解](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2134157.jpg)
-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文学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36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本国史表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说1
历史的意义1
材料1
分期1
第二编 上古史1
第一章 上古之神话和传说1
神话1
传说2
第二章 夏商之兴亡5
洪水5
禹之政绩6
君位6
夏史大概6
商史大概7
商之文化7
第三章 周之建国及政教8
周代著名之王8
封建制度9
宗法10
井田10
礼治11
第四章 春秋与战国12
春秋12
战国13
周末社会组织之摇动14
周末学术思想之勃兴15
第三编 中古史17
第一章 秦之兴亡17
秦灭六国17
秦始皇的政策17
秦之灭亡17
第二章 西汉之兴亡20
刘邦之统一20
汉著名之帝王21
西汉外戚之祸22
新莽23
第三章 东汉之兴亡24
光武24
东汉的治乱25
第四章 两汉对于域外之经营27
(一)北方27
匈奴27
东胡28
(二)西方28
通西域28
印度29
西羌29
(三)东方29
朝鲜29
三韩30
日本30
(四)南方31
百越31
滇和夜郎31
(五)交通32
陆路32
水路32
第五章 两汉之学术33
经书33
谶纬34
第六章 三国至南北朝的政局34
群雄割据34
三国鼎立35
晋之统一35
晋武帝政策36
八王之乱36
外族杂居内地的分配37
五胡十六国37
西晋之亡38
东晋的概况38
淝水之战39
南朝沿革40
北魏的兴亡41
北朝沿革表42
五胡之乱的利害42
第七章 魏晋至南北朝的文化43
清谈43
士族44
两晋的经学45
文艺45
第八章 隋唐之政局46
隋文帝的统一46
隋亡46
唐之统一47
贞观之治47
武韦之乱48
开元之治48
安史之乱49
藩镇之祸49
宦官之祸50
朋党51
唐亡52
第九章 隋唐的武功和交通53
(一)东方53
朝鲜53
日本55
(二)北方57
突厥57
回纥58
(三)西方58
西域58
吐蕃59
西方著名的国59
(四)南方60
著名诸国60
唐之处理蛮夷60
(五)交通62
陆路62
水路63
驿站64
第十章 隋唐之文化64
经学64
史学65
历算65
诗65
文66
小说66
音乐67
画67
书68
雕塑68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69
五代69
五代诸国兴亡表70
第十二章 宋之政局72
太祖72
王安石变法73
党争75
第十三章 宋代之外族75
辽之兴起75
宋与辽76
宋与西夏77
宋与安南78
金之兴起78
金灭北宋79
宋之南渡80
南宋与金之和战81
宋时外族之汉化83
第十四章 宋代的文化83
理学83
文艺85
第十五章 元代之武功86
蒙古族的勃兴86
蒙古的统一中国87
蒙古西征89
四大汗国表90
蒙古大帝国91
元亡92
第十六章 元之交通和文化西渐93
陆路93
海路93
来中国的欧洲人93
文化的西渐94
第十七章 明代之政局95
朱元璋95
靖难之变96
宦官之祸97
党祸97
盗贼99
第十八章 明代之对外100
(一)蒙古100
成祖100
英宗100
宪宗至世宗101
内外蒙古世系表101
穆宗神宗101
(二)日本102
倭寇102
朝鲜之役103
(三)安南104
安南叛服104
(四)西洋105
郑和下西洋105
海外殖民105
第十九章 元明之文化106
(一)理学106
元106
明106
(二)文学108
曲108
散文109
诗109
章回小说110
(三)艺术110
书画110
伎巧110
第四编 近世史111
第一章 清代之勃兴111
女真三卫111
努尔哈赤之崛起112
皇太极武功113
统一中国114
第二章 清代之武功115
平三藩115
平台湾116
平准噶尔117
平回部119
平西藏120
十全武功121
第三章 清初之政治123
不立太子123
控制汉人政策123
怀柔政策124
猜防政策125
汉人满化政策125
诸帝概况126
第四章 清初的交涉127
(一)中俄交涉127
尼布楚条约127
恰克图约条128
(二)中英交涉129
中英交涉以前的情形129
中英交涉130
第五章 鸦片战争131
鸦片输入131
原因131
事实132
南京条约133
第六章 太平天国之革命133
(一)太平以前的内乱133
白莲教133
八卦教135
(二)太平天国之革命135
太平军之兴135
太平军之亡137
太平军平后之影响138
(三)太平天国后之内乱139
捻匪139
回乱140
第七章 英法联军与中俄交涉141
(一)英法联军之役141
原因141
第一次和战142
第二次和战142
影响143
(二)中俄交涉143
爱珲条约143
中俄144
伊犁交涉144
第八章 西南藩属之丧失145
(一)中法战争和安南之亡145
安南概略145
中法之战146
(二)缅甸暹罗之丧失147
缅甸147
暹罗148
(三)藏边藩属之分离148
哲立雄148
布丹148
廓尔喀149
第九章 中日战争149
(一)战前之日本149
琉球之亡149
朝鲜交涉150
(二)战争及和约150
战前情形150
战争概况151
和议之经过152
重要条文152
(三)战后之影响152
台湾独立152
辽东纠纷153
沿海重要港湾的租借153
中国局面154
第十章 革新运动之始末154
(一)革新运动以前之现状154
国民思想154
革新思想的演进155
(二)戊戌政变155
变法的经过155
变法的失败156
(三)政变后的影响156
废立问题156
第十一章 八国联军之役157
(一)拳乱之情状157
排外原因157
义和团157
(二)联军入北京及辛丑条约157
联军进占时情状158
辛丑和约159
(三)事后之影响160
第十二章 日俄战争和满州问题161
战争原因161
战争结果162
第十三章 清亡163
原因163
事实164
第十四章 清之文化165
(一)经学和史学165
经学165
史学167
(二)文艺168
文168
诗词169
戏曲及小说170
书画170
第五编 现代史171
第一章 革命运动与中华民国成立171
孙中山革命171
武昌起义173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74
第二章 反动政治与军阀混战175
二次革命175
帝制176
府院争权177
张勋复辟178
护法之始末179
直皖之战180
奉直第一次之战181
曹锟贿选182
江浙之战183
奉直第二次之战183
段氏执政184
第三章 国民革命之经过185
(一)改组国民党及建立国民政府185
改组国民党185
设国民政府186
(二)国民革命军之经过186
统一两广186
统一概况187
底定东南188
宁汉分峙188
北伐告成189
第四章 民国之外交190
(一)民国初年之外交190
日大陆政策的进展190
英侵西藏191
俄侵蒙古192
日侵满蒙193
(二)欧战后之外交194
日占胶澳194
二十一条要求195
巴黎和会196
华盛顿会议197
列强压迫民族运动198
(三)国民政府成立后之外交199
取消不平等条约之概况199
济南惨案200
中苏邦交200
日占东四省201
第五章 最近之文化203
(一)学术203
哲学203
自然科学204
社会科学204
史学205
(二)最近之文艺205
文205
诗205
小说206
统一国语206
戏剧206
第六编 综说207
第一章 民族207
中华民族207
汉族由来209
中华民族之扩大210
第二章 历代集权制之变迁211
周的封建制211
秦的郡县制212
汉制212
晋制213
唐制214
宋制214
元制215
明制215
清制215
第三章 历代官制之变迁216
(一)中央政府的组织216
秦及汉初216
两汉216
魏晋217
南北朝217
隋唐218
五代218
宋219
元219
明220
清220
(二)地方官制221
秦221
汉221
隋222
唐222
宋222
元223
明223
清223
第四章 历代之田制224
周行井田224
井田破坏224
限田225
王田225
占田225
均田226
余焰226
清制226
第五章 历代之征税227
(一)赋税227
周227
汉227
晋228
唐初228
唐中叶229
宋230
元230
明231
清232
(二)杂税233
管榷233
盐引235
征商236
第六章 历代之兵制236
民兵236
府兵236
彍骑237
宋237
元238
明239
清239
第七章 历代之用人制度240
周240
汉241
魏晋到南北朝242
考试制度243
清以前的学校245
清末的学校247
民国时之学校249
第八章 历代的工商业251
(一)工业251
历代概况251
清到现在253
中国贡献于欧洲的五大发明255
文具255
(二)商业257
上古至隋257
唐至明258
清到现在258
货币259
金融261
交通262
第九章 历代之家族制度263
上古至周263
秦至明264
第十章 历代之奴隶制度265
上古时民即为奴265
秦以后概况265
清末266
第十一章 历代之宗教266
(一)宗教概言266
宗教观念266
(二)佛教267
佛教267
汉魏时的情形267
南北朝时的情形268
隋唐间的情形269
宋以后的情形269
喇嘛教270
(三)道教271
道教之成立271
晋南北朝时的情形271
唐至清的情形272
(四)各教272
唐代的各教272
清的各教273
第十二章 不平等条约的订定及扩展274
分类274
意义274
关税协定274
领事裁判权275
内河行轮276
最惠国条款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