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史鄂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鄂东南党史编写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史鄂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1
第一章 大革命失败前后鄂东南的形势1
第一节 夏斗寅叛军流窜鄂东南1
第二节 鄂东南人民反夏斗寅斗争5
第三节 大革命失败。党的活动转入地下8
第二章 鄂东南地区秋收大暴动14
第一节 鄂南秋收暴动14
一 暴动前的准备14
二 暴动的经过19
三 影响和教训28
第二节 鄂东等地的秋收暴动31
第三节 赣北各地的起义与暴动35
一 星子起义35
二 星子“八·一五”暴动36
三 港口暴动38
四 德安“五·九”暴动39
第一节 鄂东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40
一 阳大县委的建立及其活动40
第三章 鄂东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40
二 阳大区特委和鄂东办事处的建立43
三 大冶中心县委的建立及其活动44
四 黄梅中心县委的建立47
五 鄂东特委的建立47
六 各县县委的恢复和建立49
一 鄂南特委的重建51
第二节 鄂南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51
二 通城特区委和通城县委的建立53
三 各县县委的恢复和建立54
第四章 鄂东南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58
第一节 独立红十二军的建立58
第二节 红五军五纵队挺进鄂东南59
第三节 大冶兵暴65
一 年关斗争69
第四节 鄂东南三次武装斗争高潮69
二 “三·一八”大示威71
三 红五月暴动72
第五节 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四纵队进军鄂东南73
一 红五军进军鄂东南73
二 红三军团的建立及其活动77
第六节 红十五军的建立81
一 红八军第四、五纵队的建立81
二 红十五军正式建立82
第七节 鄂东南地方武装的发展壮大83
一 红三师七团的建立83
二 鄂南警卫营的建立及其活动84
三 通城农民赤卫军预备营的建立和活动85
四 各地武装的建立及其活动86
第八节 鄂东南武装斗争胜利开展。割据局面形成88
第一节 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91
一 鄂东工农革命委员会的建立91
第五章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91
二 各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93
第二节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96
一 土地改革前的状况96
二 土改政策的颁布与机构的设立97
三 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土改中第一次“左”倾错误101
第三节 党领导下的革命群众团体104
一 赤色职工会104
二 农民运动委员会(农民协会)105
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6
四 妇女运动委员会106
五 革命互济会107
六 反帝大同盟108
第六章 党领导鄂东南军民为巩固和扩大苏区而斗争109
第一节 第二次“左”倾错误对鄂东南的影响109
第二节 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112
一 黄颡口之战113
二 沿埠头大捷115
三 通城之役117
四 红三师正式成立118
第三节 粉碎敌人第二、三次“围剿”119
第四节 鄂东南苏区迅速扩大124
第七章 鄂东南苏区全盛时期的建设127
第一节 党的建设127
一 鄂东南特委一次执委扩大会议127
二 中共鄂东南道委成立128
三 各县党代表大会相继召开130
四 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131
第二节 苏维埃政权的建设134
第三节 武装建设136
第四节 经济建设138
一 工业生产138
二 农业生产140
三 商业工作142
四 财政工作143
第五节 文教卫生事业的建设144
一 教育事业144
二 文化工作146
三 卫生建设147
第八章 党领导苏区军民为保卫苏区而斗争150
第一节 敌人对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150
一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的鄂东南敌我形势150
二 敌人对鄂东南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152
三 通山、山口、马桥、官埠四战皆捷153
第二节 龙港失陷以后155
一 龙港失陷155
二 龙港失陷以后的形势156
三 道委机关设在兰田157
四 兰田会议157
第三节 恢复苏区的工作158
一 龙燕、修武崇通、咸蒲崇通和湘鄂边县委的建立158
二 阳新、通山、龙燕三个中心县委和河南、河北两个指挥部的建立160
三 红三师扩建为红十七军162
第四节 湘鄂赣省委工作团与湘鄂边中心县委163
一 湘鄂赣省委工作团到湘鄂赣边境工作163
二 湘鄂边中心县委的建立与岳姑山苏区的发展165
第五节 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166
第九章 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危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69
第一节 第三次“左”倾路线对鄂东南地区的危害169
一 石门会议169
二 湘鄂赣省检查组来鄂东南170
三 鄂东南道委改组。机关迁到冷水坪171
第二节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71
一 第五次反“围剿”的主要战斗172
二 王文驿战斗后鄂东南的形势175
第十章 鄂东南军民坚持三年游击战争179
第一节 “六、七月事变”。革命斗争进入艰苦阶段179
一 “六、七月事变”179
二 敌人对苏区实行强化政策180
三 在艰苦环境下八块游击区的革命斗争182
一 八月紧急会议185
二 红十六师冷水坪扩编185
第二节 积极开展游击战争185
三 老胡洞遭遇战,陈寿昌牺牲186
四 大源桥战斗189
五 两战高枧190
六 冷水坪保卫战,吴致民牺牲192
七 虹桥之役194
一 麦市突围196
第三节 坚持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196
二 “三界尖事件”200
三 尖山铺集结202
四 开往嘉义整编,奔赴抗日前线204
附录: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209
鄂东南苏区大事年表212
《党在鄂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史》参阅文献目录224
编后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