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常识 全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时修编 著
- 出版社: 湖风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常识 全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八、附国文常识测验题1
一、关于文字者1
(一)国文常识测验题一1
(一)试略述中国文字之起源。1
(二)何谓六书?试举例说明之。1
(三)何谓文字十体?其体创自何人?2
(六)小学所研究者为何事?4
(四)六书之次第如何?4
(五)何谓小学?4
(七)试略举小学之名著。5
(八)古文今文之名,何由而起?5
(九)何者为古文?6
(一○)何者为今文?6
(一一)说文字数若干?究何所本?6
(一二)试略举自汉以来著名之字书。7
(一三)康熙字典纂辑之经过如何?8
(一四)辞源一书编纂之经过如何?8
(一六)何谓四声?创自何人?9
(一七)何谓反切?创自何人?9
(一五)字书与辞书是否相同?9
(一九)何谓音律宫调?10
(二○)中国文字有何优点及缺点?10
(一八)何谓双声叠韵?10
(二一)试略述吾国历代书法之演进。11
(二二)何谓永字八法?12
(二三)何谓金石学?13
二、关于散文者13
(二四)何谓三坟五典?13
(二六)何者为中国最古之文献?14
(二五)上古文学之可代表坟典遗文者,今存有几?14
(二七)尚书何以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之别?二者有何不同?15
(二八)周末文学之大体如何?16
(二九)孔子对于文学有何贡献?16
(三一)何谓春秋内传春秋外传?17
(三○)何谓春秋三传?17
(三二)论语孟子在文学上之价值孰大?18
(三三)何谓四书?18
(三四)何谓四经?五经?九经?十三经?18
(三五)「六经皆史也」何以言之?19
(三六)汉代儒家著名之著作,试略举其名。19
(三七)汉初之论策家以谁为著?20
(三八)试略述汉代史学之两大名著,及其源流。20
(三九)建安七子为谁?22
(四○)建安七子之文学如何?22
(四二)三国志作者为谁?体例如何?23
(四三)四六文体,谁开其端?23
(四一)诸葛亮有何作品?23
(四四)陶潜之散文如何?24
(四五)六朝散文,关于历史者以何书为著?24
(四六)六朝批评文学之名著为何书?24
(四七)六朝之文学思想如何?25
(四八)文选为何人所辑?所载文体有几种?25
(二)国文常识测验题二25
(五○)唐代文学复古运动之首领为谁?26
(四九)唐初有号称四杰者,其散文如何?26
(五一)韩柳之文学思想如何?26
(五三)唐代古文运动,至何时而衰?27
(五二)韩柳同派之作家尚有何人?27
(五五)欧阳修散文之风格如何?28
(五四)试列举唐宋八家之名。28
(五六)苏东坡散文之风格如何?29
(五七)南宋文人,谁为著名?29
(五八)明代文学,有何派别之争?30
(五九)试略述明代文人之著者。30
(六○)清代有汉学之称,与宋学相对,其名称之由来如何?31
(六一)清初文章家,有号称三大家者为何人?32
(六二)谁号清初四公子?32
(六三)略述清桐城派文学之源流。32
(六四)当时与桐城派对立者为何派?以谁为领袖?33
(六五)清代骈文家有几?33
(六七)诗歌与散文之起源孰早?并举最古之作品数种。34
三、关于诗歌辞赋者34
(六六)姚鼐选辑何书?分古文为几类?34
(六八)诗歌何由产生?35
(六九)诗歌与音乐有何关系?35
(七○)韵文与散文有何区别?36
(七一)诗经为何代作品?36
(七二)何人删诗?37
(七三)何谓诗之六义?37
(七四)诗经一百零五篇之内容,可略分为几种?38
(七五)十五国在今中国之何部?38
(七六)後人对于诗经有何误解?39
(七七)诗经有何艺术上之特点?39
(七八)诗经之体例及用韵如何?40
(七九)试略述屈原及其作品。40
(八○)楚词与诗经有何不同之点?41
(八一)屈原在文学上之贡献如何?41
(八二)模仿离骚者,以何人为著名?42
(八四)汉代文学,以何体为最盛?43
(八五)汉代赋盛之原因何在?43
(八三)楚辞注本以何者为善?43
(八六)试略举汉代之赋家。44
(八七)试述自汉以後,赋体之变迁。45
(八八)试列举汉代著名歌辞之名。45
(九○)文人作诗,始于何时?46
(八九)古诗十九首之作者为谁?46
(九一)乐府诗与古诗有何不同?47
(九二)南方乐府与北方乐府,有何不同?47
(九三)五言古诗,从何产生?48
(九四)魏氏三祖为何人?其诗如何?48
(九五)曹植何以称为三国诗人之中心人物?49
(九六)建安七子之诗如何?以谁为最著?49
(九七)汉代之女诗人有几?50
(九八)竹林七贤以谁为著?其作风如何?50
(九九)晋代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试略言之。51
(一○○)谁为中国田园诗人之祖?52
(一○一)南北朝诗有何缺点?52
(一○三)南北朝最著名之乐府何名?53
(一○二)试举南北朝著名之诗人。53
(一○四)何以言诗盛于唐?54
(一○五)诗至唐而大盛,其原因安在?54
(一○六)一般评论家多分唐诗为四期,四期之年限若何?55
(一○七)谁称初唐四杰?55
(一○八)初唐四杰之称霸诗坛者何人?56
(一○九)谁为初唐文章四友?56
(一一○)谁为吴中四子?56
(一一一)何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56
(一一二)与王维同时而作风大异者何派?57
(一一三)李杜之作风如何?57
(一一四)杜甫作品之背景若何?58
(一一五)试举李杜之代表作。58
(三)国文常识测验题三59
(一一七)中唐学杜甫成家称霸诗坛者何人?其诗如何?59
(一一六)何谓大历十才子?59
(一一八)中唐诗家,韩白之外尚有何人?61
(一一九)晚唐诗人作风,有何变异?61
(一二○)何谓香奁体,创自何人?62
(一二三)欧阳修诗之风格如何?62
(一二一)试略述宋初诗人之派别。62
(一二二)改革宋诗者,以谁为领袖?62
(一二六)南宋诗人号称四大家者为谁?63
(一二四)谁号苏门六君子?苏门四学士?63
(一二五)苏氏父子三人,谁为最著?63
(一二七)试略述宋以後之诗坛。64
四、关于词曲者65
(一二八)何谓词?65
(一二九)词之起源如何?65
(一三○)何谓词调?66
(一三一)晚唐词人,谁为最著?66
(一三二)五代词家纷起,推谁为大家?66
(一三三)李煜,韦庄,冯延己三家之词,作风如何?67
(一三四)试略述北宋词人。68
(一三五)试略述南宋词人。70
(一三六)宋代女词人,谁为最著?有何词集?72
(一三七)宋词分派,後人之意见如何?73
(一三八)宋以後之词家,试略举其著者。73
(一四○)戏曲之渊源如何?75
(一三九)戏曲之名称有几?75
(一四一)元剧角色有几?其名称若何?76
(一四二)元曲之体制如何?77
(一四三)元曲之文章,佳处何在?77
(一四四)试略述元曲之作家。77
(一四五)戏曲至明代有何演进?79
(一四六)传奇与元曲有何异点?79
(一四七)试略述明代传奇作家。80
(一四八)试略述清代传奇作家。81
(一四九)小说之名,其本义如何?82
五、关于小说者82
(一五○)小说如何起源?83
(一五一)汉代小说见于何书?是否真为汉代作品?83
(一五三)中国有真正之小说,实始于何时?84
(一五四)试略述两晋南北朝神怪小说之著者。84
(一五二)西京杂记为何人所作?84
(一五五)世说新语何人所作?所记何事?85
(一五六)飞燕外传所记何事?85
(一五七)试列举唐人小说之著者。85
(一五八)何谓诨词小说?88
(一五九)宋代白话小说於元代小说有何影响?88
(一六○)何谓元代四大奇书?89
(一六一)水浒传为何人所作?89
(一六三)水浒传文章如何?版本有几?90
(一六二)水浒传有何历史的背景?90
(一六四)水浒传之後编有几?91
(一六五)三国志演义作者何人?内容如何?91
(一六六)历史小说尚有几种著作?试举其著者。91
(一六七)明代神怪小说,以何书为著?92
(一六八)明代艳情小说,以何书为著?93
(一六九)试略述清代著名之小说作家,及其作品。93
(一七○)红楼梦有何别名?版本有几?95
(一七一)曹雪芹为何作红楼梦?95
(一七二)红楼梦之内容如何?96
(一七四)首揭文学革命之旗帜者何人?97
(一七三)红楼梦有何续作?97
六、关于挽近文坛者97
(一七五)胡适之有八不主义,何谓八不?98
(一七七)当时反对文学革命之说者为何人?99
(一七八)试略举新文学团体之著者。99
(一七六)试举胡适对于文学建设之四大主张。99
(一七九)试略举新诗作者及其代表作。100
(一八○)试略举小说作家及其代表作。101
(一八一)试略举戏剧作家及其代表作。102
(一)周秦文学家十八人。103
七、中国著名文学家小传103
(一八二)小品文作家以谁为著?103
(二)两汉文学家三十一人。106
(三)魏晋文学家二十八人。110
(四)南北朝及隋文学家二十七人。113
(五)唐五代文学家五十九人。115
(六)宋代文学家四十五人。122
(七)金元文学家十二人。127
(八)明代文学家三十四人。128
(九)清代文学家六十一人。131
(十)现代文学家二十三人。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