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被生态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被生态学 第2版
  • (荷)EddyvanderMaarel,(美)JanetFranklin编;杨明玉,欧晓昆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1761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植被-植物生态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被生态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植被生态学的历史阐释与概述1

1.1 群落水平上的植被生态学1

1.2 植物群落的内部构建11

1.3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

1.4 人类对植物群落的影响16

1.5 区域到全球尺度下的植被生态学17

1.6 后记19

参考文献19

第2章 自然与半自然植被的分类23

2.1 引言23

2.2 不同的植被分类体系:发展史与各自的作用24

2.3 植被分类的重要工作环节27

2.4 项目规划与数据获取28

2.5 数据预处理和整合32

2.6 群落实体化33

2.7 聚类结果的评估40

2.8 群落类型特征化42

2.9 群落归属的判定44

2.10 分类的整合46

2.11 植被分类系统的发布48

2.12 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49

参考文献49

第3章 植被与环境:连续体与非连续体55

3.1 引言55

3.2 早期历史56

3.3 数量分析方法的发展57

3.4 有关连续体与群落的现有理论60

3.5 当前主要的间接排序方法66

3.6 直接梯度分析或物种分布模型(SDM)法71

3.7 结论77

参考文献78

第4章 植被的动态变化82

4.1 引言82

4.2 植被动态变化的原因82

4.3 演替案例解析:不同迹地上驱动因子的相互作用87

4.4 演替类型的共有特征98

4.5 结论100

参考文献100

第5章 植物群落中的克隆现象106

5.1 植物的模块构建与克隆现象106

5.2 在哪里发现克隆植物?109

5.3 克隆植物对栖息地的利用与改变111

5.4 克隆植物养分的传输和劳动分配113

5.5 克隆植物间的竞争与共生115

5.6 克隆植物和动物取食118

参考文献119

第6章 种子生态学123

6.1 传播更新的生态学意义123

6.2 相关研究的简短回顾125

6.3 传播125

6.4 土壤种子库的持久性133

6.5 萌发和定居136

6.6 种子生态学性状数据库140

6.7 植物群落中种子生态学性状带谱140

6.8 限制植物出现和聚集的种子生态学性状142

6.9 种子生态学性状与群落物种共存144

参考文献145

第7章 影响植物群落构建的物种作用关系155

7.1 引言155

7.2 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概述155

7.3 竞争156

7.4 化感160

7.5 寄生161

7.6 促进163

7.7 共生166

7.8 物种间影响群落构建的复杂作用关系168

7.9 群落构建规则171

参考文献172

第8章 陆生植物与食草动物的相互作用:不同因子和营养水平的整合分析179

8.1 动物取食植物的格局与过程179

8.2 植物应对取食的策略185

8.3 共生到寄生的连续变化189

8.4 动物取食对植物群落水平的影响191

8.5 食草动物与生态系统的整合194

参考文献196

第9章 高等植物与土壤生物间的相互关系199

9.1 引言199

9.2 根际周边具生态重要性的生物群落199

9.3 土壤生物群落影响植物群落构建的原因与后果201

9.4 专有性与选择性202

9.5 植物与土壤生物的反馈机制205

9.6 入侵植物与土壤群落210

9.7 植物的根系共生体与植物群落的营养分配211

9.8 根菌网可以削弱植物间的竞争?212

9.9 土壤病原生物和营养元素的循环213

9.1 0后记214

参考文献215

第10章 植被和生态系统219

10.1 生态系统的概念219

10.2 生态系统的本质220

10.3 能量流动和营养级结构222

10.4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29

参考文献233

第11章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235

11.1 引言235

11.2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235

11.3 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决定因素240

11.4 物种丰富度格局沿环境梯度的变化243

11.5 稳定性246

11.6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249

参考文献258

第12章 不同尺度下的植物性状与功能类型264

12.1 功能研究范式的需求264

12.2 形态与功能:功能概念在植物生态学中的演变264

12.3 功能类型学的发展265

12.4 植物的策略、权衡与功能类型269

12.5 质量比率假说274

12.6 功能多样性与复杂性274

12.7 生态学向基于性状的研究转变:响应性状和效应性状275

12.8 植物功能类型与性状的生物指示作用281

12.9 环境监测284

12.10 基于性状的气候模型285

12.11 跨越群落、生态系统和全球的尺度整合286

12.12 讨论286

参考文献287

第13章 植物入侵和群落的可入侵性297

13.1 引言297

13.2 植物入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297

13.3 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302

13.4 生境的兼容性308

13.5 繁殖体压力与定居时间308

13.6 成功入侵种的特性是什么?311

13.7 入侵植物的影响及灭除行动的理由与考虑因素317

参考文献321

第14章 植被的保护、管理与恢复328

14.1 引言328

14.2 从农业开垦到自然保护329

14.3 植被管理与环境过程层次结构的关系332

14.4 不干涉主义和荒野地的概念333

14.5 设定目标的管理和恢复334

14.6 恢复监测的必要性337

14.7 管理和恢复实践的效果338

14.8 植被恢复和管理的局限性342

14.9 恢复和管理的策略344

参考文献346

第15章 植被的类型及其广义分布351

15.1 引言:植被与植物群落351

15.2 植物和植被的形态与功能352

15.3 植被类型357

15.4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359

15.5 区域性植被363

15.6 广义尺度上植被模拟与制图364

15.7 植被与全球变化370

参考文献371

第16章 景观到区域尺度上的植被制图376

16.1 引言376

16.2 尺度与植被制图378

16.3 植被制图的数据379

16.4 植被制图的方法382

16.5 植被制图应用案例介绍386

16.6 动态植被制图386

16.7 未来植被制图的研究与实践387

参考文献387

第17章 全球变化与植被生态394

17.1 引言394

17.2 植被和气候变化394

17.3 全球变化的其他方面400

17.4 结论405

参考文献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