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中药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中药化学
  • 罗永明,王彦志主编;赵京芬,付雪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55310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中药化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中药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知识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概述3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和生物合成途径4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4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6

第三节 中药化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11

一、新药研制的重要途径11

二、阐明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理12

三、揭示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12

四、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机理12

五、阐明中药炮制的原理13

六、促进中药制剂的现代化13

七、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水平14

第四节 中药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14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与技术18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18

一、溶剂提取法18

二、其他提取方法23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25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25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25

三、沉淀法27

四、结晶与重结晶法28

五、膜分离法28

六、分馏法29

七、分子蒸馏法29

八、色谱法31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43

一、化合物的纯度确定43

二、分子式的测定43

三、化合物功能团和分子骨架的推定44

四、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44

第三章 生物碱46

第一节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47

第二节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50

一、性状50

二、溶解性50

三、碱性51

四、沉淀反应53

五、显色反应53

第三节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54

一、生物碱的提取54

二、生物碱的分离56

第四节 生物碱的鉴定59

一、理化方法59

二、色谱法59

第五节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60

[实例1]麻黄(麻黄碱)60

[实例2]三颗针(小檗碱)62

[实例3]洋金花(莨菪碱)63

第四章 糖和苷类67

第一节 糖和苷的结构与分类67

一、糖的分类67

二、苷的分类72

第二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77

一、物理性质77

二、化学性质及显色反应78

第三节 苷键的裂解79

一、酸催化水解80

二、酶催化水解80

三、碱催化水解80

四、乙酰解反应80

五、氧化开裂反应81

第四节 糖及苷的提取与分离83

一、糖和苷的提取83

二、糖和苷的纯化和分离85

第五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的鉴定89

一、理化方法89

二、色谱法90

第六节 糖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90

[实例1]冬青叶(冬青叶多糖)90

[实例2]菟丝子(菟丝子多糖)91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95

第一节 香豆素类95

一、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95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97

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99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鉴定100

五、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101

[实例1]秦皮(七叶内酯和七叶苷)101

[实例2]蛇床子(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102

第二节 木脂素类102

一、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03

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07

三、木脂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07

四、木脂素类化合物的鉴定108

五、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108

[实例]五味子(五味子酯甲)108

第六章 醌类112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12

一、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112

二、蒽醌类113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16

一、物理性质116

二、化学性质117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20

一、提取120

二、分离121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鉴定122

一、理化方法122

二、色谱法122

三、波谱法123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126

[实例]大黄(5种游离蒽醌)126

第七章 黄酮类129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30

一、黄酮类132

二、黄酮醇类132

三、二氢黄酮类132

四、二氢黄酮醇类133

五、异黄酮类133

六、二氢异黄酮类134

七、查耳酮类134

八、二氢查耳酮类135

九、橙酮类135

十、花色素类135

十一、黄烷醇类136

十二、双黄酮类136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37

一、性状137

二、旋光性138

三、溶解性138

四、酸碱性139

五、显色反应140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42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42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143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147

一、理化方法147

二、色谱法147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48

一、紫外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48

二、核磁共振氢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54

三、核磁共振碳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61

四、质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64

五、结构测定实例167

第六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169

[实例1]槐米(芦丁)169

[实例2]黄芩(黄芩苷)170

[实例3]葛根(大豆素、大豆苷和葛根素)171

[实例4]银杏叶(银杏黄酮类)172

第八章 萜类和挥发油176

第一节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177

一、单萜177

二、倍半萜179

三、二萜181

四、其他萜类182

第二节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83

一、性状183

二、旋光性和折光性183

三、溶解度183

四、加成反应184

第三节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86

一、提取186

二、分离188

第四节 挥发油189

一、挥发油的组成189

二、挥发油的理化性质191

三、挥发油的提取分离191

四、挥发油成分的鉴定198

第五节 萜类和挥发油的研究实例200

[实例1]青蒿(青蒿素)200

[实例2]薄荷(挥发油)202

第九章 皂苷类207

第一节 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07

一、甾体皂苷207

二、三萜皂苷209

第二节 皂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211

一、性状211

二、溶解性212

三、表面活性212

四、溶血作用212

五、显色反应213

第三节 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213

一、提取213

二、分离215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的鉴定217

一、理化方法217

二、色谱法218

第五节 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219

[实例1]人参(人参皂苷元)219

[实例2]桔梗(桔梗总皂苷)220

第十章 强心苷类223

第一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23

一、苷元部分223

二、糖部分225

三、糖和苷元的连接方式225

第二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226

一、性状226

二、溶解性226

三、水解性227

第三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29

一、提取230

二、分离230

第四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鉴定231

一、理化方法231

二、色谱法233

第五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233

[实例]毛花洋地黄(毛花洋地黄苷丙与毛花苷C)233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239

第一节 鞣质239

一、概述239

二、结构与分类239

三、理化性质241

四、提取与分离241

第二节 有机酸242

一、结构类型242

二、理化性质243

三、提取与分离244

四、鉴定245

五、有机酸类研究实例245

[实例]金银花(绿原酸及异绿原酸)245

第三节 氨基酸、蛋白质、酶246

一、氨基酸246

二、蛋白质和酶248

第四节 动物药活性成分249

一、牛黄和熊胆249

二、麝香250

三、斑蝥251

第十二章 中药化学的研究与应用253

第一节 中药化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253

一、中药的入药方式253

二、中药新药研发的一般程序254

三、中药化学研发新药的主要研究方法254

第二节 中药化学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259

一、制备工艺路线的选择259

二、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259

第三节 中药化学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260

一、药材的质量控制260

二、饮片的质量控制261

三、制剂的质量控制261

四、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与新技术262

第四节 中药化学的研究与应用实例263

[实例1]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的研究263

[实例2]中药乌药的专属性成分研究264

[实例3]中药草珊瑚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265

下篇 实验指导269

实验一 预实验269

实验二 防己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81

实验三 三颗针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85

实验四 秦皮中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88

实验五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91

实验六 槐花米中芸香苷和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94

实验七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98

实验八 穿心莲中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301

实验九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与鉴定305

实验十 柴胡总皂苷的提取、纯化与鉴定308

模拟测试题312

参考文献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