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美、艺术走向人 《庄子》美学可能性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美、艺术走向人 《庄子》美学可能性的研究
  • 杨震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6819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庄子》-研究;道家-美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美、艺术走向人 《庄子》美学可能性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文本1

二、研究背景、目的和出发点3

三、核心思想7

四、各章节内容10

第一篇 作为“美”学的《庄子》美学19

第一章 《庄子》论“大美”19

第一节 “大美”的基本规定性19

一、“大美”是超越日常美丑相对性的美20

二、“大美”是不可言说的理23

三、“大美”是非分析性的整体25

第二节 “大美”的四种类型26

一、“淡”美26

二、“静”美28

三、天乐/至乐31

四、自然之美39

第二章 《庄子》关于“美丑”的思想45

第一节 美丑的基本规定性:具有相对性的美丑判断是日常审美判断45

一、日常美丑判断是和功利价值相关的判断45

二、日常美丑判断也和道德判断相关47

第二节 美丑的相对性48

一、美丑判断的局部有效性48

二、美丑的相互转化50

三、日常美丑的一致性:失性53

第三节 相对中的绝对:日常美丑判断的客观依据55

一、“所以美”55

二、“生而美”56

三、“失其美”58

第三章 《庄子》关于“美善”的思想60

第一节 作为“善”的“美”60

第二节 作为“美”的“善”61

第三节 “美”是“善”的象征65

第四节 “美”是“善”的显现68

第五节 “善”是“美”的途径“美”是“善”的指标72

第六节 非“善”的“美”74

第二篇 作为“艺术”哲学的《庄子》美学79

第四章 《庄子》的反艺术思想79

第一节 反世俗艺术79

一、《庄子》反对的是世俗艺术79

二、世俗艺术的本质82

三、反世俗艺术的理由83

第二节 反技艺86

一、违反自然天性87

二、技艺要为“道”服务91

第五章 《庄子》论艺术形式96

第一节 内容重于形式97

一、“使其形者”97

二、“得意忘言”100

三、“取象”101

第二节 有形与无形101

第三节 形式与世界103

一、形式的等级103

二、寓言——作为形式的语言104

第六章 艺术创作的原则106

第一节 专注106

第二节 去利害109

第三节 合乎自然113

一、“以天合天”113

二、“忘适之适”115

第四节 创新117

第五节 积累119

第六节 真诚121

第七节 虚实结合122

一、出虚122

二、成亏123

三、无用之用124

第八节 作者与读者126

一、“质”——读者依赖126

二、“同声相应”——对应关系128

三、“音之君”——超越读者129

第三篇 作为“审美经验”理论的《庄子》美学133

第七章 审美经验的前提——审美超认识133

第一节 基于认识的审美133

一、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才能正确审美133

二、不同的认识带来不同层次的审美135

第二节 审美作为一种整体的、非分析性的认识138

第三节 超越认识的审美141

一、“有真人而后有真知”141

二、“知之濠上”143

三、“知者不言”145

四、“象罔得之”148

第八章 审美经验的本质——审美直觉说151

第一节 直觉——对于形式的超越151

一、“有情有信、无为无形”151

二、“物化”152

三、“不知耳目之所宜”153

第二节 直觉——一种整体、感性的审美认识能力155

一、“官知止而神欲行”155

二、“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157

三、“以其心得其常心”158

四、“一知之所知”160

五、“混沌”161

第九章 审美经验的理想——非对象审美163

第一节 非对象审美的逻辑来源:从“审美非功利”到“审美非对象”164

第二节 非对象审美的逻辑后果:从“为艺术本身”到“为人本身”168

第三节 非对象审美的本质:从“对象”到“经验”172

第四节 如何才能“非对象审美”——审美之“游”177

一、何谓“游”——“游”是合乎理性的感性经验,是“审美地存在”177

二、如何“游”180

结论186

主要参考文献188

附录200

“《庄子》美学”如何可能?200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的尚简之风218

非言之言——从禅宗“不立文字”引发的辩证思考230

“大一生水”——以“水”象解《老子》的新尝试241

完美的残缺——论“残缺”作为中国传统审美风格254

《庄子》各篇章中涉及美学问题的文字261

后记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