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 说文解字精读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殷寄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2367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说文》-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 说文解字精读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索引1
绪论1
一、作者许慎生平概况3
二、《说文解字》面面观5
三、本书的著作体例14
第一讲 《说文解字》第一篇17
十四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19
1.文化意义19
2.字形与笔画19
3.古文20
4.重文20
5.指事21
6.语义相通21
7.被释字形体21
8.义类23
9.避讳23
10.《说文》新附字23
11.提要栏24
12.部末小结24
13.空部首25
14.彣饰25
15.段玉裁注本25
16.声训与推源26
17.引通人说26
18.繁化27
19.叠文28
20.象形28
21.不成字部首29
22.形体分析术语30
23.读若直指31
24.大名32
25.籀文32
26.读与某同33
第二讲 《说文解字》第二篇35
三十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37
1.形体讹变37
2.前三书文字的特点38
3.初文与后起本字38
4.会意39
5.象形的种类39
6.形声40
7.许书条文的结构40
8.下定义41
9.从某,某省声42
10.联绵词43
11.反体会意43
12.同义相训45
13.读若引经45
14.改造式造字法46
15.重言形况47
16.象形字加声符47
17.同义联合48
18.形借50
19.互训50
20.一字数音50
21.一全一省52
22.“简单、汗青、典”的文化源52
23.象形字添加形符52
24.繁简字与异体字53
第三讲 《说文解字》第三篇55
五十三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57
1.亦声58
2.引申义59
3.文字合流59
4.语法意义60
5.为虚词造本字60
6.据声系联61
7.一曰62
8.母子相训62
9.对比显示63
10.“文章”、“究竟”的文化源64
11.许慎引扬雄说65
12.从反某66
13.造意与本义66
14.分化字66
15.以方言释雅言68
16.浑言、析言68
17.“革职、改革”的文化源69
18.转注69
19.“鬥、斗”合流71
20.“、左、佐”辨析72
21.急言、缓言73
22.从某,从某省74
23.“隶、隸”合流74
24.“右文说”的萌芽75
25.基本义77
26.语源分化78
27.“命运未卜”的文化源79
28.虚化引申79
第四讲 《说文解字》第四篇81
四十五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83
1.附加式象形84
2.形训的理据84
3.构词理据86
4.简略式象形88
5.羊图腾88
6.“群众”的文化源89
7.形符的更换90
8.会意的进步性91
9.文字简化的副作用91
10.引申与假借92
11.部首“肉、月”的混淆97
第五讲 《说文解字》第五篇101
六十三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103
1.形训103
2.字为借义所夺104
3.累增字、分别文104
4.读若某同105
5.同意106
6.叠文有多种情形106
7.“诬陷”的文化源107
8.能愿动词109
9.“称号、编号”的文化源109
10.同训110
11.许慎训诂的负价值112
12.形体緟益113
13.“礼仪”的文化源113
14.词义范围转移113
15.喻训114
16.五行与五方、五色117
17.五行相生、相克117
18.比喻引申118
19.古今字119
20.奇字120
21.递训123
22.对待字123
23.因果引申124
24.声符读音的分化125
25.五行的旺季127
第六讲 《说文解字》第六篇131
二十五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133
1.反训135
2.部首“?、禾”的合流138
3.一词多义140
4.阙141
第七讲 《说文解字》第七篇143
五十六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145
1.古人的姓、名、字146
2.物的得名之由148
3.籀文好重叠151
4.读若后起本字152
5.“问鼎、鼎革”的文化源153
6.以形表意的局限性154
7.训诂辞例156
8.以今语释古语157
9.以大名释小名158
10.“一”常为大地之象158
11.直训159
12.古今词义的异同160
13.声转字误161
14.文字形体一简再简162
15.构件移位164
第八讲 《说文解字》第八篇167
三十七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169
1.形体緟益卒归本字170
2.同源词174
3.“尸、屍”的合流175
4.俗字177
5.语转179
第九讲 《说文解字》第九篇183
四十六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185
1.从倒某186
2.比喻义188
3.词缀189
4.“后、後”合流189
5.动宾式合成词190
6.偏义复词、连类而及191
7.复文192
8.“符合”的文化源193
9.“勹、包、胞”辨194
10.弃本字而用借字196
11.叠文同异198
12.“广、廣”合流198
13.“厂、?”合流199
14.非字者不出于说解200
15.偏旁同化203
16.祕书204
17.据形系联,以类相从204
第十讲 《说文解字》第十篇205
四十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207
1.古人“虫”的概念210
2.名物训诂210
3.“炮、礮”合流213
4.“专一”的文化源216
5.俗语217
6.体同音义异219
7.五脏与五行221
第十一讲 《说文解字》第十一篇223
二十一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225
1.“水准、水平”的文化源225
2.“谷、穀”合流228
3.虚拟动物230
第十二讲 《说文解字》第十二篇233
三十六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235
1.“乚、乙”合流235
2.拟音词235
3.“聽、听”合流238
4.男尊女卑240
5.望文生训241
6.商周时代的奴隶名称242
7.人称代词的记录文字246
8.两借247
9.以雅言释方言249
10.“发生、启发”等的文化源250
11.“發、髮”合流250
第十三讲 《说文解字》第十三篇251
二十三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253
1.“虫、蟲”合流255
2.描写性状256
3.阴阳258
4.“里、裏(裡)”合流259
5.形声之失261
第十四讲 《说文解字》第十四篇263
五十一部首条文原文关键词语阐释讲解265
1.“几、幾”合流266
2.生殖崇拜267
3.“宁、寧”合流270
4.“变数、变卦”的文化源272
5.“九五之尊”的文化源273
6.“离、離”合流274
7.十天干与内外五行275
8.五行与五味278
9.离合词278
10.十二支与十二个月280
11.“了、瞭”合流281
12.“丑、醜”合流282
13.许慎对干支字的训释286
第十五讲 《说文解字》第十五篇287
《叙》及《后叙》原文289
注释291
相关问题讲解297
1.汉字的起源297
2.汉字系统的发展298
3.形义关联298
4.六书次第298
5.许慎的经学立场299
6.文字的本质299
参考文献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