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直肠肛门疾病临床实践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结直肠肛门疾病临床实践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987616.jpg)
- Jean Claude Givel,Neil James Mortensen,Bruno Roche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75359656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00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结直肠肛门疾病临床实践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结直肠肛门疾病的基本原则2
第一章 结直肠肛管解剖2
第一节 引言2
第二节 消化道发育的胚胎学基础2
一、概述2
二、肛管直肠的胚胎发生3
第三节 结直肠肛管解剖3
一、盲肠和阑尾4
二、结肠4
三、直肠4
四、神经支配5
五、血供及淋巴循环5
六、肛管括约肌复合体6
第四节 盆底局部解剖8
一、盆部结缔组织膈8
二、直肠生殖膈9
三、会阴体10
第五节 小结11
第六节 自我测试11
第二章 直肠肛管与盆底生理学14
第一节 引言14
第二节 结直肠动力的一般特性14
一、结肠动力14
二、直肠动力14
第三节 结直肠动力的产生与控制14
一、肠神经系统15
二、椎前交感神经节15
三、脑干与脊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15
四、脑的高层中枢15
五、结直肠的感受性16
六、结直肠动力的激素及免疫系统调控16
七、结直肠的通过时间16
第四节 肛管16
一、肛管感受性16
二、直肠肛管反射17
第五节 排便17
第六节 结直肠肛管功能的研究方法17
一、肛管功能测验18
二、电生理18
三、经肛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18
四、直肠容积、扩张性及容受性19
五、肛管感觉19
六、结直肠传输时间19
七、结直肠排空20
八、排粪造影20
第七节 排便控制及正常肠道运动21
第八节 测试大便失禁及便秘的准则21
一、大便失禁21
二、便秘或排便阻塞21
第九节 自我测试22
第三章 结肠动力与生理学25
第一节 引言25
第二节 结肠生理学25
一、水分和电解质25
二、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25
三、结肠蠕动25
第三节 直肠的储存管道功能28
第四节 不同疾病的结肠生理变化28
一、脊髓损伤引起的肠功能异常28
二、慢性假性肠梗阻28
三、慢传输型便秘29
四、肠易激综合征29
第五节 小结30
第六节 自我测试30
第四章 病史采集与症状34
第一节 引言34
第二节 出血34
第三节 肛门瘙痒35
第四节 疼痛36
第五节 肛周排泄物38
第六节 大便失禁39
第七节 腹泻40
第八节 便秘41
第八节 虚假便意42
第九节 小结42
第十节 自我测试43
第五章 直肠肛门检查45
第一节 引言45
第二节 病史45
第三节 一般检查45
第四节 专科检查45
一、检查体位45
二、视诊及触诊47
三、直肠指检47
第五节 内窥镜检查48
一、肛门镜检查48
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49
三、可曲式乙状结肠镜检查50
第六节 补充检查50
第七节 特殊情况50
一、出血50
二、肛门瘙痒50
三、疼痛51
四、大便失禁51
第八节 自我测试51
第六章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与治疗53
第一节 引言53
第二节 结肠镜检查时机53
一、诊断53
二、治疗53
三、监控54
第三节 诊断基本原则54
第四节 病变特性54
第五节 提高腺瘤检出率的新技术55
一、色素内镜检查55
二、高倍放大内镜和高分辨率内镜55
三、窄波成像技术55
第六节 结肠镜治疗56
一、息肉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56
二、内镜下手术切除(译者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58
三、狭窄59
四、急性下消化道出血60
五、结肠减压60
第七节 结肠镜培训简介60
第八节 小结61
第九节 自我测试61
第七章 结直肠肛门疾病病理学66
第一节 引言66
第二节 结直肠肛管黏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的实用释义66
一、结直肠黏膜活检介绍66
二、炎症性结直肠病变的活检标本67
三、“非炎症性”结直肠疾病活检标本72
四、肿瘤性结直肠疾病活检标本72
五、肛管炎症性疾病的活检标本74
六、肛管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活检标本74
第三节 非肿瘤性结直肠病变切除标本76
一、息肉样病变76
二、结肠憩室77
三、结肠炎77
第四节 肿瘤性结直肠病变切除标本79
一、腺瘤切除标本79
二、早期直肠癌切除标本80
三、结直肠恶性肿瘤切除标本82
第五节 肛管病理学85
一、正常肛管显微解剖学85
二、肛管炎症性病变85
三、肛管肿瘤和肿瘤样病变85
第六节 小结86
第七节 自我测试86
第八章 结直肠肛管和盆底影像学94
第一节 引言94
第二节 X线平片94
适应证94
第三节 对比成像95
一、对比灌肠检查95
二、结肠传输实验96
三、排粪造影96
第四节 断层成像97
一、计算机断层扫描(CT)97
二、磁共振成像99
第五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 (PET/CT)101
第六节 小结102
第七节 自我测试102
第九章 直肠和肛管超声检查106
第一节 引言106
第二节 概述106
什么是超声波106
第三节 直肠超声检查108
第四节 肛管超声检查108
第五节 图像释义108
一、直肠超声检查108
二、肛管超声检查114
三、肛管超声成像在诊治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中的应用118
四、肛管上皮样癌的超声分类120
五、会阴超声检查120
第六节 自我测试122
第十章 肛管直肠测压126
第一节 引言126
第二节 测压技术126
第三节 肛管直肠测压126
第四节 肛管直肠测压的应用127
第五节 直肠肛管反射的评价128
第六节 长期动态测压128
第七节 直肠功能评估129
第八节 小结129
第九节 自我测试130
第十一章 下消化道微生物学132
第一节 引言132
第二节 肛周脓肿与肛瘘134
一、微生物标本检验135
二、微生物学135
第三节 肛周疾病135
一、单纯疱疹病毒135
二、梅毒螺旋菌136
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37
四、儿童肛周链球菌皮肤炎138
第四节 直肠炎138
一、淋球菌138
二、沙眼衣原体(包括性病淋巴肉芽肿LGV)140
第五节 结直肠炎141
一、临床标本(概述)141
二、采集标本适应证(概述)141
三、沙门氏菌141
四、志贺氏痢疾杆菌142
五、弯曲杆菌142
六、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143
七、艰难梭状芽孢杆菌143
八、阿米巴144
九、鞭形线虫145
十、曼森血吸虫及日本血吸虫145
第六节 免疫抑制患者下消化道感染146
一、巨细胞病毒结肠炎与直肠炎146
二、人类疱疹病毒8型147
三、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147
四、粪小杆线虫148
第七节 小结148
第八节 自我测试149
第十二章 结直肠肛门疾病营养评估与处理154
第一节 引言154
第二节 病理生理154
一、单纯禁食154
二、应激代谢改变154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后果155
第四节 患者评估155
第五节 营养需要量156
一、能量需要量156
二、蛋白质需要量157
第六节 胃肠道疾病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高风险的关系157
第七节 特殊结直肠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问题157
一、克罗恩病157
二、溃疡性结肠炎158
三、瘘与回肠造口159
四、憩室炎159
第八节 结直肠疾病的营养管理159
第九节 饮食管理160
第十节 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160
第十一节 小结161
第十二节 致谢161
第十三节 自我测试161
第十三章 术前准备和手术体位165
第一节 引言165
第二节 肠道准备165
肠道准备在择期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165
第三节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68
预防性抗生素的最佳使用方法168
第四节 预防血栓形成168
一、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68
二、开腹结直肠手术169
三、腹腔镜结直肠手术170
第五节 手术体位170
一、仰卧位170
二、截石位170
三、Lloyd-Davies体位171
四、折刀位171
五、侧卧位(Sim体位)171
第六节 小结172
第七节 自我测试172
第十四章 结直肠肛管外科麻醉和围手术期处理176
第一节 引言176
第二节 麻醉和结肠手术的病理生理特点176
一、内脏微循环血流和脓毒血症176
二、中毒性巨结肠176
三、术后肠梗阻177
第三节 腹腔镜手术麻醉179
一、气腹180
二、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180
三、腹腔镜手术期间呼吸系统的变化181
四、腹腔内脏器灌注181
五、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181
六、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182
第四节 肛管直肠手术麻醉182
一、局部麻醉与监护下麻醉管理182
二、椎管内麻醉183
三、骶管内麻醉183
第五节 结直肠手术麻醉183
一、胸段硬膜外镇痛183
二、全身麻醉和多模式麻醉185
第六节 麻醉相关的术后并发症187
一、术后尿潴留187
二、麻醉期间的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187
三、术后恶心呕吐188
第七节 小结188
第八节 自我测试188
第十五章 经肛管内镜微创切除术195
第一节 引言195
第二节 经肛管内镜微创切除术的历史和发展195
第三节 经肛管内镜微创切除术适应证和术前诊断196
一、适应证196
二、术前诊断197
第四节 经肛管内镜微创切除技术198
一、患者准备198
二、手术器械198
三、手术技巧199
四、术后管理200
五、个人经验200
第五节 手术结果200
第六节 经肛管内镜微创切除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局限性200
第七节 经肛管内镜微创切除术与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201
第八节 经肛管内镜微创切除术的风险201
对括约肌功能的影响201
第九节 展望202
第十节 小结202
第十一节 自我测试202
第十六章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205
第一节 引言205
第二节 腹腔镜技术205
一、概述205
二、围手术期处理及操作步骤205
三、右半结肠切除术209
四、左半结肠切除术210
五、全结肠切除术212
六、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212
七、造口术212
八、腹腔镜再次手术212
第三节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213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213
二、循证医学证据213
第四节 炎症性疾病腹腔镜手术214
一、憩室炎214
二、炎症性肠病215
第五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218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218
二、循证医学证据218
第六节 小结219
第七节 自我测试219
第十七章 肠造口及相关问题226
第一节 引言226
第二节 肠造口的分类226
第三节 肠造口适应证226
第四节 术前评估227
一、患者反应能力228
二、视力228
三、心理状态调节/身体意象228
四、文化背景228
五、造口位置228
第五节 外科手术操作228
手术操作基本原则229
第六节 常规术后处理229
一、观察造口活力229
二、造口用具的选择230
三、出院后处置230
第七节 造口并发症230
一、心理障碍231
二、早期造口功能障碍231
三、迟发的局部并发症233
四、晚期功能障碍234
五、其他并发症234
第八节 自我测试235
第十八章 结直肠肛门疾病患者的心理评估238
第一节 引言238
第二节 结直肠肛门疾病患者的心理及精神评估238
第三节 已存在的精神状况/人格结构对患者及其消化道症状的影响238
一、精神性疾病239
二、非精神病性的功能障碍239
三、人格障碍240
四、进食障碍241
五、自我伤害241
六、其他情况242
第四节 心理干预对消化道症状/疾病的影响(以大便失禁为例)243
一、自主意识控制下排尿及排便功能的形成243
二、个体化诊断243
三、羞辱感与生活质量244
四、误诊为马尾综合征245
第五节 治疗方案的选择245
一、心理治疗与肠功能训练245
二、药物治疗246
第六节 心理评估对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影响246
第七节 小结247
第八节 自我测试247
第二部分 肛门及肛周疾病252
第十九章 痔252
第一节 引言252
第二节 定义252
第三节 病理生理253
第四节 分类253
第五节 诱发因素和病因253
第六节 症状254
第七节 检查254
第八节 治疗255
一、非手术治疗255
二、侵入性治疗方法256
三、手术治疗259
第九节 特殊情况下发生的痔264
一、瘘和瘢痕264
二、妊娠265
三、炎症性肠病265
四、门静脉高压265
五、免疫缺陷265
第十节 血栓性外痔265
第十一节 小结266
第十二节 自我测试266
第二十章 肛裂274
第一节 引言274
第二节 肛管内括约肌的生理调节274
第三节 药物治疗275
一、一氧化氮供体三硝酸甘油275
二、钙通道阻滞剂276
三、α-受体拮抗剂、氨基甲胆碱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76
四、肉毒素A276
第四节 外科治疗277
一、人工扩肛277
二、肛管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277
第五节 原发性慢性肛裂的治疗策略278
一、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278
二、硝酸甘油还是肉毒碱279
三、硝酸甘油还是地尔硫卓279
第六节 对耐药性慢性肛裂的治疗策略280
一、进一步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280
二、继续使用硝酸甘油280
三、硝酸甘油治疗失败后改用地尔硫卓280
四、硝酸甘油治疗失败后改用肉毒碱280
五、硝酸甘油治疗失败后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肉毒碱联合肛裂切除术)280
第七节 小结281
第八节 自我测试281
第二十一章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和肛瘘287
第一节 引言287
第二节 病因287
第三节 感染扩散289
第四节 脓肿290
一、症状、体征和诊断290
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治疗291
三、手术治疗291
四、脓肿引流术后处理293
第五节 肛瘘293
一、症状和体征293
二、检查293
三、分类294
四、手术治疗296
五、肛瘘切除术后处理300
六、手术效果和并发症301
七、肛瘘治疗的新方法301
第六节 肛瘘癌变302
第七节 自我测试302
第二十二章 肛管和肛周恶性肿瘤307
第一节 引言307
第二节 解剖307
第三节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307
第四节 肛管癌分类308
第五节 鳞状细胞癌308
一、症状308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308
三、分期309
四、治疗310
第六节 肛管腺癌312
第七节 Bowen病312
第八节 Paget病312
第九节 恶性黑色素瘤313
第十节 肛管上皮内瘤变313
第十一节 小结313
第十二节 自我测试314
第二十三章 藏毛窦疾病319
第一节 引言319
第二节 藏毛窦疾病的临床表现319
第三节 藏毛窦疾病的病因319
一、先天性藏毛窦疾病320
二、后天性藏毛窦疾病320
第四节 藏毛窦疾病完整切除的经济效益和临床结局320
第五节 藏毛窦疾病的治疗321
一、非手术治疗321
二、手术治疗321
第六节 轻至中度藏毛窦疾病:Bascom Ⅰ和Lord/Millar术321
第七节 Karydakis术及其Kitchen与Bascom Ⅱ改良手术323
第八节 Z形成型术、长斜方形皮瓣和菱形皮瓣326
第九节 难愈性中线切口326
第十节 小结326
第十一节 附录327
第十二节 自我测试329
第二十四章 肛管和肛周皮肤病334
第一节 引言334
第二节 肛周皮肤特点334
第三节 皮炎(湿疹)336
一、病因336
二、临床表现336
三、相关检查337
四、治疗338
第四节 固定性药疹340
一、病因340
二、临床表现340
三、相关检查340
四、治疗340
第五节 感染性疾病340
一、病毒感染340
二、细菌感染343
三、真菌感染345
四、原虫感染346
第六节 皮肤病346
一、寻常型银屑病346
二、化脓性汗腺炎和痤疮四联症(或顶浆分泌型痤疮)347
三、寻常型天疱疮348
四、增殖型天疱疮349
第七节 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349
一、慢性良性家族性天疱疮349
二、毛囊角化不良349
三、白塞氏病350
四、肠病性肢端皮炎350
第八节 糜烂溃疡性皮肤病350
一、外用栓剂导致的溃疡351
二、褥疮351
第九节 系统性疾病351
一、克罗恩病351
二、坏疽性脓皮病(大疱性类天疱疮)353
第十节 增殖性和窦道性皮肤病353
第十一节 肿瘤性副肿瘤综合征353
一、角化黑棘皮病353
二、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353
第十二节 癌前病变354
一、Paget病354
二、鲍温病355
三、硬化萎缩性苔藓355
第十三节 恶性皮肤病356
一、上皮细胞恶性肿瘤356
二、恶性黑色素瘤357
三、白血病皮肤浸润357
第十四节 小结357
第十五节 自我测试357
第二十五章 肛门瘙痒症361
第一节 引言361
第二节 定义及病理生理361
第三节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362
第四节 病因363
一、急性肛门瘙痒症363
二、慢性肛门瘙痒症365
第五节 肠道感染366
第六节 治疗方法366
第七节 小结367
第八节 自我测试367
第二十六章 大便失禁的诊治370
第一节 引言370
第二节 排便调控机制370
第三节 大便失禁的病因学371
第四节 大便失禁的诊断374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374
二、临床检查374
第五节 治疗375
一、药物治疗375
二、手术治疗375
第六节 小结380
第七节 自我测试380
第二十七章 大便失禁的骶神经刺激疗法385
第一节 引言385
第二节 技术385
一、初步经皮骶神经刺激评估385
二、第二步经皮骶神经刺激评估385
三、慢性刺激与永久性植入386
第三节 患者选择和适应证386
第四节 结果388
一、症状疗效388
二、生活质量388
三、肛管直肠生理388
四、并发症389
第五节 小结389
第六节 自我测试390
第二十八章 自发性肛管直肠痛或特发性肛周疼痛394
第一节 引言394
第二节 概念394
第三节 慢性肛周疼痛394
第四节 痉挛性肛周疼痛395
第五节 尾骨痛395
第六节 阴部神经痛和Alcock管综合征396
第七节 镇痛剂和其他辅助药物治疗396
第八节 心理方面/躯体症状396
第九节 小结397
第十节 自我测试397
第二十九章 肛门手术并发症400
第一节 引言400
第二节 肛周脓肿400
一、复发400
二、粪污、漏气和急迫性大便失禁400
三、迁延性感染400
四、坏死性筋膜炎401
第三节 肛瘘401
一、迁延不愈、复发和大便失禁401
二、纤维蛋白胶疗法401
三、肛瘘栓疗法401
四、松弛法挂线术(挂浮线)402
五、去核手术(切除内口的手术)402
六、推进黏膜瓣402
七、松弛法挂线术+二期瘘管切开术402
八、肛瘘切开术403
九、切割法挂线术403
十、长期松弛法挂线引流术403
十一、克罗恩肛瘘403
十二、恶性肿瘤、结核和HIV引起的肛瘘404
第四节 化脓性大汗腺炎404
一、简介404
二、复发、进展和治疗失败404
三、恶变405
第五节 坏死性筋膜炎(Fournier坏疽)405
一、简介405
二、死亡率406
三、造口术的实施及临床结局406
四、不明病原体感染406
五、不明原因持续性或进行性坏疽406
六、抗生素应用不当或无效406
七、营养不良407
八、会阴及阴囊的皮肤缺损407
九、对直肠和肛管括约肌的影响407
十、阴茎缺失407
十一、糖尿病407
十二、延迟出院407
十三、癌变407
第六节 肛裂407
一、简介407
二、血肿/出血408
三、感染并发症408
四、锁眼畸形408
五、大便失禁408
六、迁延不愈和复发409
七、其他并发症409
第七节 痔疮409
一、简介409
二、疼痛409
三、肠道功能障碍410
四、尿潴留410
五、便秘和大便嵌塞410
六、出血410
七、感染411
八、残留皮赘411
九、直肠黏膜外翻411
十、肛管和直肠狭窄411
十一、假息肉/表皮囊肿411
十二、大便失禁412
十三、复发412
十四、其他并发症412
第八节 藏毛窦脓肿412
迁延不愈与复发412
第九节 慢性藏毛窦疾病413
一、简介413
二、延迟愈合和难愈合的切口413
三、完全一期愈合后复发413
四、中线入路手术413
五、臀沟上提和不对称缝合技术414
六、与其他疾病鉴别415
第十节 经会阴手术治疗直肠脱垂415
一、简介415
二、复发416
三、遗留大便失禁416
四、其他并发症417
第十一节 大便失禁418
一、简介418
二、纠正盆底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手术418
三、增强肛提肌张力的手术419
第十二节 出口梗阻型便秘421
一、简介421
二、直肠前突修补术421
三、Delorme手术422
四、经肛管吻合器直肠切除术422
第十三节 尖锐湿疣423
第十四节 HIV和AIDS423
第十五节 肛管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424
一、简介424
二、局部麻醉424
三、骶管麻醉424
四、硬膜外麻醉424
五、全麻424
六、体位424
七、尿潴留425
第十六节 小结425
第十七节 自我测试425
第三部分 结直肠疾病438
第三十章 结直肠肛门克罗恩病438
第一节 引言438
第二节 疾病发作和初始症状438
一、典型特征438
二、鉴别诊断439
第三节 肛周克罗恩病的分类440
第四节 门诊患者活动性克罗恩病的治疗441
一、结直肠克罗恩病441
二、肛瘘442
第五节 重症克罗恩病住院患者的治疗442
一、麻醉下检查442
二、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的应用时机442
第六节 特殊情况443
直肠阴道瘘和其他非肛周瘘管443
第七节 长期治疗和并发症443
一、维持缓解443
二、癌变风险443
三、大出血444
第八节 结直肠肛门克罗恩病的手术治疗444
一、适应证444
二、难治性克罗恩病的择期手术444
三、结直肠旷置444
四、直肠切除术444
第九节 小结445
第十节 自我测试445
第三十一章 溃疡性结肠炎449
第一节 引言449
第二节 发病情况及首发症状449
一、典型特征449
二、鉴别诊断450
第三节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450
第四节 急性发作患者的门诊处理451
一、轻度或中度活动性直肠炎451
二、轻度或中度活动性左半结肠炎452
三、轻度或中度活动性广泛结肠炎452
第五节 重度发作患者的住院处理453
一、诊疗规范453
二、结果预测453
三、拯救治疗453
四、手术时机454
第六节 长期处理454
一、疾病的分布和进展454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型454
三、缓解期的维持455
四、癌变的风险及药物预防455
五、监测456
第七节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456
一、手术适应证456
二、难治性患者的择期手术456
三、急症结肠切除术456
第八节 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457
一、手术发展史及策略457
二、回肠贮袋手术技巧457
三、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后并发症458
四、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的远期并发症458
五、贮袋功能不良460
六、远期预后461
第九节 小结461
第十节 自我测试461
第三十二章 结肠憩室病468
第一节 引言468
第二节 历史进展468
第三节 病理表现468
一、右半结肠憩室468
二、左半结肠憩室469
第四节 结肠憩室并发症469
第五节 辅助检查470
一、对比灌肠造影470
二、CT扫描471
三、其他检查471
第六节 出血472
第七节 分类系统472
第八节 治疗原则472
一、无并发症的憩室病患者治疗策略473
二、憩室炎患者择期手术治疗473
三、急症手术473
四、出血的治疗474
第九节 小结474
第十节 自我测试474
第三十三章 息肉综合征和结直肠癌易感性478
第一节 引言478
第二节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78
一、APC基因突变导致FAP479
二、基因型-表型关联479
三、APC基因功能479
四、临床治疗模式479
五、Turcot综合征481
第三节 MYH相关息肉病481
临床诊疗模式482
第四节 HNPCC或Lynch综合征482
一、诊断标准及临床特征483
二、HNPCC的发生与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相关性483
三、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483
四、HNPCC结直肠癌的预后484
五、HNPCC治疗与监控484
第五节 增生性息肉综合征484
第六节 Peutz-Jeghers综合征485
第七节 青少年息肉病485
第八节 小结486
第九节 自我测试486
第三十四章 结直肠恶性肿瘤的诊治492
第一节 引言492
第二节 筛查492
第三节 诊断493
第四节 治疗493
一、结肠癌治疗493
二、直肠癌治疗494
第五节 随访497
第六节 结直肠癌转移或复发患者的外科治疗497
第七节 直肠癌辅助放疗498
第八节 术前放、化疗499
一、方案选择499
二、术前放、化疗的临床试验500
三、放、化疗相关毒副反应500
第九节 新型放、化疗500
第十节 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501
一、Ⅱ期患者的辅助化疗501
二、无病生存时间作为临床试验的终点501
三、口服药物化疗501
第十一节 联合化疗502
第十二节 新辅助化疗503
第十三节 小结503
第十四节 自我测试503
第三十五章 骶前肿瘤514
第一节 引言514
第二节 病因及分类514
一、先天性病变516
二、后天性病变517
第三节 诊断518
第四节 治疗519
一、一般处理519
二、手术入路选择520
第五节 预后521
第六节 小结522
第七节 自我测试522
第三十六章 慢性便秘525
第一节 引言525
第二节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526
一、临床特点526
二、体格检查527
第三节 诊断527
一、排粪造影527
二、结肠传输时间测定527
三、结肠测压528
四、结肠镜检查528
五、肛管直肠测压528
六、球囊扩张实验528
七、球囊逼出实验528
第四节 治疗528
一、生活方式调整529
二、补充纤维素529
三、大便软化剂529
四、渗透性泻药529
五、盐类泻药530
六、刺激性泻药530
七、促动力制剂及其他药物530
八、肠道灌洗530
九、物理疗法531
十、手术治疗531
第五节 自我测试533
第三十七章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537
第一节 定义537
第二节 解剖537
第三节 功能537
第四节 病因学537
第五节 分类538
第六节 病史和体格检查538
第七节 其他检查538
第八节 会阴下降539
第九节 直肠膨出539
一、定义与分类539
二、临床表现540
三、治疗540
第十节 肠疝545
第十一节 乙状结肠疝545
第十二节 会阴疝546
第十三节 直肠脱垂546
第十四节 小结546
第十五节 自我测试546
第三十八章 完全性直肠脱垂、内脱垂-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和直肠前突552
第一节 引言552
第二节 完全性直肠脱垂552
一、流行病学552
二、临床表现553
三、检查方法554
四、直肠脱垂的解剖特点554
五、手术修补554
第三节 直肠内脱垂和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560
一、检查方法561
二、治疗562
第四节 直肠前突564
一、分类564
二、临床表现564
三、检查方法564
四、直肠前突的个体化外科手术565
第五节 小结567
第六节 自我测试567
第三十九章 肛管直肠狭窄572
第一节 引言572
第二节 病因572
第三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572
一、肛管狭窄572
二、直肠狭窄573
第四节 肛管狭窄的治疗574
第五节 直肠狭窄的治疗576
第六节 小结577
第七节 自我测试577
第四十章 直肠肛管损伤580
第一节 引言580
第二节 病因580
第三节 诊断580
第四节 分类581
第五节 复合伤581
第六节 治疗581
一、腹腔内直肠穿孔的治疗581
二、腹腔外直肠穿孔的治疗582
三、会阴及肛管括约肌损伤的治疗583
四、复合伤的治疗583
五、特殊患者的治疗583
第七节 小结584
第八节 自我测试584
第四十一章 结直肠异物586
第一节 引言586
第二节 吞入性异物586
第三节 自腹腔迁移而来的异物586
第四节 插入性异物586
第五节 治疗587
第六节 小结588
第七节 自我测试588
第四十二章 腹腔危症和肠功能衰竭591
第一节 引言591
第二节 腹腔危症和肠功能衰竭的病因591
第三节 临床表现和复苏592
第四节 手术决策593
第五节 重症监护室患者594
第六节 腹腔危症患者手术策略594
一、患者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596
二、术后肠瘘597
三、慢性肠功能衰竭598
第七节 小结598
第八节 自我测试599
第四部分 其他专科相关问题602
第四十三章 小儿结直肠外科602
第一节 引言602
第二节 息肉性疾病602
一、幼年性息肉602
二、Peutz-Jeghers 综合征603
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604
第三节 肛管直肠畸形605
一、概述、发病率及分类605
二、相关畸形608
三、初始治疗609
四、并发症614
五、疗效614
第四节 先天性巨结肠与相关神经支配异常614
一、肠神经系统起源:神经嵴细胞迁移615
二、病因615
三、遗传615
四、病理生理615
五、病理616
六、临床表现616
七、诊断616
八、治疗617
九、并发症和疗效621
第五节 其他肛管直肠疾病621
一、直肠脱垂621
二、痔疮621
三、肛周脓肿和肛瘘621
四、尖锐湿疣622
第六节 小结622
第七节 自我测试622
第四十四章 妊娠和分娩相关的结直肠肛门疾病627
第一节 引言627
第二节 孕期结直肠系统生理功能变化627
第三节 孕期结直肠疾病627
一、便秘627
二、痔疮628
三、肛裂629
四、阑尾炎629
五、Meckel憩室穿孔629
六、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629
七、伪膜性肠炎630
八、Ogilvie综合征(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综合征)630
第四节 分娩过程中及产后结直肠疾病:产伤对肛肠结构的影响630
一、阴部神经牵拉伤631
二、肌肉和神经的直接创伤631
第五节 肛管括约肌损伤的产科危险因素632
第六节 超声诊断的隐匿性肛管括约肌缺陷与大便失禁的相关性632
肛管括约肌缝合方法633
第七节 女性患者肛管括约肌撕裂缝合后持续性或新发大便失禁的概率634
第八节 小结634
第九节 自我测试635
第四十五章 与结直肠肛门疾病相关的妇科问题639
第一节 引言639
第二节 盆腔脏器脱垂639
第三节 尿失禁640
第四节 妇科肿瘤641
一、宫颈癌641
二、卵巢癌641
第五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642
第六节 小结642
第七节 自我测试642
第四十六章 与结直肠肛门疾病相关的泌尿外科问题645
第一节 引言645
第二节 前列腺炎645
一、流行病学与分类645
二、Ⅰ型和Ⅱ型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645
三、Ⅰ型和Ⅱ型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646
四、Ⅲ型和Ⅳ型前列腺炎简介和临床表现646
五、诊断646
六、治疗647
第三节 肠膀胱瘘648
第四节 结直肠术中输尿管损伤649
一、概述649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649
三、治疗649
第五节 直肠尿道瘘650
第六节 前列腺癌相关的直肠并发症651
一、概述651
二、放疗相关的直肠毒副反应651
三、处理652
四、局部进展的前列腺癌、膀胱癌与直肠梗阻652
第七节 盆腔和直肠手术对膀胱及性功能的影响653
第八节 小结653
第九节 自我测试653
第四十七章 与结直肠肛门疾病相关的性传播感染657
第一节 引言657
第二节 流行病学657
第三节 性传播感染和肛肠疾病659
第四节 性传播感染659
一、基本原则659
二、危险因素660
三、性行为史660
第五节 性传播感染和结直肠疾病661
一、基本检查方法661
二、细菌性性传播疾病662
三、病毒性性传播感染665
四、其他性传播感染669
五、相关问题670
第六节 小结670
第七节 自我测试670
第四十八章 放射治疗损伤675
第一节 引言675
第二节 定义675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676
第四节 分类677
第五节 流行病学677
一、子宫癌678
二、阴道癌678
三、前列腺癌678
四、膀胱癌678
五、肛管癌678
六、直肠癌679
第六节 预防679
第七节 临床特点和诊断679
第八节 非手术治疗680
第九节 手术治疗681
第十节 管理缺陷682
第十一节 小结683
第十二节 自我测试683
第四十九章 会阴部创面整形修复术688
第一节 引言688
第二节 挑战688
第三节 会阴重建的原则688
一、患者688
二、缺损689
三、功能689
第四节 会阴部重建方法的选择689
一、皮肤移植689
二、皮瓣修复689
三、会阴部重建的常规皮瓣690
第五节 会阴部重建:临床挑战和问题696
一、感染造成的组织缺损696
二、会阴部瘘管696
三、经腹会阴切除之后的重建手术697
第六节 小结698
第七节 自我测试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