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跟毛泽东读二十四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跟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 王小宽,张明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3461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毛泽东著作研究-中国历史;《二十四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跟毛泽东读二十四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品读《史记》2

禹王做官,但也耕田2

老子不是唯物论者3

孔子的思想也有弊端6

孟子有人民性的一面11

屈原一跃冲向万里涛12

评价秦始皇,要一分为二15

陈胜、吴广掀开了农民战争的序幕17

李斯的《谏逐客书》说服力很强18

汉王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20

做人不可沽名学霸王24

登徒子不好色,且是个模范丈夫26

苏秦羞张仪说明人没压力难进步28

第二章 整齐划一,文赡事详——毛泽东品读《汉书》32

文景之治是“萧规曹随”32

衰国者汉元帝刘奭33

王莽是个失败的改革家35

赵充国能坚持真理到底38

不可存“五日京兆”之心39

讲“闻喜县的由来”是激励干部作为41

董仲舒有形而上学的思想43

第三章 网罗—代,事义周悉——毛泽东品读《后汉书》46

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值得借鉴46

黄琼耿直方正、李固以国家为重47

陈寔使“梁上君子”改过自新49

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当了大元帅50

班超的抵抗不属于侵略51

贾谊英才早逝可惜52

毛泽东自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54

长社之战体现了奇正原则57

成皋之战和昆阳之战均是以少胜多57

第四章 词多劝诫,有益风化——毛泽东品读《三国志》60

曹操的案要翻60

张鲁开了人民公社的先河63

郭嘉多谋善断68

司马昭之心,固已路人皆知矣72

刘备有了孔明是“如鱼得水”74

中央干部要选周瑜似的“青年团员”75

关公姓关有曲折77

刘表是虚有其表80

袁绍多端寡要82

刘备也有袁绍那样致命的缺点84

关羽败走麦城是因骄傲自满87

吕蒙的事迹表明应该知识实践并重88

指导正确与否决定局势变化89

弱者后发制人的范例很多91

最年轻的哲学家王弼92

陆逊示弱与司马懿之智如出一辙93

孙权很能干,当今惜无孙仲谋96

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从魏文帝开始97

蜀汉之误始于兵力分散97

曹丕代汉令人生疑99

第五章 览古今之失,察安危之机—一毛泽东品读《晋书》102

迁与不迁,最终都会乱102

桓温带兵北伐是作样子104

郭象品行不端104

庾纯骂贾充,实乃“公骂”105

陆机的《文赋》好,可惜长了点105

潘尼的《安身论》是“道家言”107

圣人也免不了外患内忧109

谢安为国家立了两次大功110

第六章 行文优美流畅,语言简练有法——毛泽东品读《宋书》112

刘裕不在意王镇恶贪财112

檀道济因功高位重遭杀身113

谢灵运最终矛盾达到顶点造反115

核实《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118

殷景仁与刘湛的恩怨纠葛121

王僧达“造反”是冤枉之词123

第七章 以古为镜,可见兴替——毛泽东品读《隋书》126

隋文帝的做法蕴藏大乱126

隋炀帝没有出息126

隋末的起义促进了社会发展127

第八章 举起精要,周不毕记——毛泽东品读《南史》134

孔琇之看问题有失偏颇134

齐末萧衍起兵夺权135

“守大岘”并不能彻底扭转局面137

刘义隆与赵匡胤有同样的弊法139

袁顗未能一战而败141

袁粲父子令人钦佩142

评判臧质应一分为二143

仅次于韦睿裴邃的良将曹景宗144

梁武帝运去难自由146

直言无忌行不通147

韦睿有刘秀、周瑜之风150

陈庆之使不可能变成了事实153

迷途知返,值得推崇155

第九章 叙事简劲,近世佳作——毛泽东品读《北史》160

王建是不知政治的庸人160

宇文泰采取中间突破出奇效160

第十章 裁国史之繁略,记礼法之沿革——毛泽东品读《旧唐书》164

唐高祖遇事无断制164

李世民是德才兼备的皇帝165

笑面虎李义府167

朱敬则是政治家、历史家168

刘幽求六十一岁因生气而死169

《回乡偶书》中的“儿童”不是作者的儿女170

林言拿黄巢的头请赏结果把命搭上172

盛彦师被冤枉而死174

刘知几认为“识”统领“才”、“学”175

杨再思是厚颜无耻的马屁精177

唐大将苏定方180

魏玄同与裴炎同党182

魏征“懂得片面性不对”183

慧能是中国佛教的始祖184

李白不愧为诗仙,有脱俗之气186

写文学史不可轻视韩愈191

白居易的诗高在有平常心193

杜甫的诗大多并不怎么样195

评价李商隐的诗不能一概而论198

集文学与哲学于一身的柳宗元200

第十一章 必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毛泽东品读《新唐书》206

唐太宗聪明一世,懵懂一时206

对武则天的评价欠妥当208

王勃高才博学210

马周才德,迥乎远矣212

“命系庖厨”是徐有功的牢骚话213

姚崇是持唯物论的大政治家214

“多藏厚亡”,遗害子孙216

裴度亲自调查研究,值得学习217

庞勋起义因内部分裂失败218

《奏疏》是《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220

田弘正是个好将军222

青年将军王承元224

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张说224

英才李贺早逝,可惜226

黄巢起义打击了封建统治228

第十二章 见闻较近,是以征信——毛泽东品读《旧五代史》233

朱温不及曹操233

弥牟镇攻防战,攻者败,守者胜234

李克用坚守获得胜利236

“生子当如李亚子”238

第十三章 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毛泽东品读《新五代史》242

王彦章忠贞不降被杀242

兵书少读不是坏事243

学会游泳十分重要246

后唐灭亡是必然的结局249

石敬瑭、桑维翰合谋卖国251

书法不明,是为掩人耳目253

后晋不敌辽投降254

冯道是“风俗之坏极”的代表256

后唐灭梁胜在审机独断257

郭威称帝过程记载不明260

南唐不抓政治亡国262

第十四章 卷帙浩繁,贯通南北——毛泽东品读《宋史》266

赵匡胤“黄袍加身”不实266

宋太宗德才不备269

宋高宗才是投降派的首脑272

“无敌”杨业战死在沙场276

宋徽宗有才但没有出息278

岳飞赤诚报国,是个大英雄279

朱熹是个大学者,学问渊博280

范仲淹的词既苍凉又优美281

陆游是了不起的大诗人282

王安石因考虑欠缺变法没有成功284

运用之妙,在于存乎一心284

第十五章 断代体裁的完璧之作,跨越世纪的历史巨著——毛泽东品读《明史》288

朱元璋采用的策略值得借鉴288

“今犹存此弊”,时刻要警惕290

不要把朱元璋写得太坏291

李自成推动了社会进步293

粗人朱元璋搞得很好296

白莲教起义的意义重大301

陈新甲无意间“泄密”导致杀头302

高启是明朝最伟大的诗人304

继承徐霞客注重实践的精神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