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情报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熊剑平,储道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城出版社
- ISBN:978751551339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537页
- 主题词:军事情报-情报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情报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远古时期和夏、商、西周的情报活动和情报思想的萌生1
第一节 远古时期和夏代的情报活动2
(一)情报活动溯源2
(二)口耳相传中的谍战3
第二节 商代的情报活动6
(一)伊尹行间与商灭夏6
(二)商代监视方国制度11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情报活动13
(一)吕尚对时局的战略分析14
(二)搜集情报和战争谋划16
第四节 《周易》的情报思想18
(一)君子之观:知彼知己情报观的萌芽19
(二)原始要终:情报认识论22
(三)知几:预警思想23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情报活动和情报理论的形成29
第一节 春秋争霸战争中的情报活动30
(一)秦国巧收由余和称霸西戎30
(二)楚材晋用与晋楚争霸32
(三)勾践复国的情报谋略37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游说活动和情报谋略43
(一)烛之武退秦师和秦、郑谍战44
(二)子贡救鲁的情报活动47
(三)张孟谈救赵的情报活动51
第三节 《孙子》的情报思想56
(一)战略情报分析理论:庙算和称胜57
(二)情报搜集之法:相敌和用间62
(三)情报谋略:示形之术70
(四)缺失和不足7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情报活动和情报理论的发展76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情报谋略活动77
(一)张仪的情报谋略77
(二)苏秦的情报活动83
(三)范雎反间除廉颇86
(四)信陵君遭受诋毁87
(五)战国纵横家情报活动特点88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谍战90
(一)田单巧计救齐91
(二)赵奢巧施反间计93
(三)郭开巧计除赵将94
(四)郑国修渠96
(五)苏代救赵98
(六)荆轲刺秦99
第三节 《周礼》的外交和情报官制103
(一)专门官职103
(二)相关官职105
(三)“官常”和“官联”110
第四节 《管子》的情报思想114
(一)遍知天下:论情报工作地位114
(二)《八观》与情报搜集115
(三)《八观》与情报分析116
(四)知能和知意:对情报工作本质的认识118
第五节 《鬼谷子》的情报思想121
(一)观往验来,知彼知己121
(二)因其言,听其辞123
(三)揣摩真意125
第六节 《吕氏春秋》的情报思想128
(一)知化:对情报地位的认识128
(二)察疑与察传:情报资料甄别131
(三)知化与知道:论预警情报134
(四)重言与慎言:反情报思想138
第七节 战国兵书的情报思想140
(一)《吴子》的情报思想140
(二)《尉缭子》的情报思想143
(三)《司马法》的情报思想146
(四)《六韬》的情报思想148
第四章 汉朝的情报活动和情报思想154
第一节 楚汉战争期间的情报战155
(一)韩信的“庙算”155
(二)高阳酒徒善行间158
(三)郦食其被逼成死间160
(四)陈平的反间计162
(五)张良用间救主164
第二节 汉朝与匈奴的间谍战167
(一)陈平用计救刘邦167
(二)张骞凿空西域169
(三)班超定远174
第三节 汉末乱世的情报活动181
(一)许攸泄情与官渡之战181
(二)蒋干游说与赤壁之战184
(三)曹操离间定关西186
(三)张松定西川188
第四节 汉代的情报传递192
(一)烽燧制度192
(二)邮驿制度195
第五节 汉代的情报思想197
(一)儒家独尊及其对间谍的批评197
(二)汉代治边与战略情报收集199
(三)《淮南子·兵略训》的情报思想201
(四)《三略》的情报思想202
(五)《隆中对》的战略情报分析204
(六)《孙子略解》的情报思想206
第五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情报活动和情报谋略208
第一节 晋灭吴的情报活动和情报分析209
(一)羊祜的情报活动209
(二)《平吴疏》的情报分析213
第二节 石勒的情报活动215
(一)石勒平定幽州的情报活动215
(二)后赵立国时的情报谋略218
第三节 东晋北伐的情报活动220
(一)祖逖的行间术221
(二)殷浩和桓温先后行间失败223
(三)朱序行间与淝水之战226
第四节 北魏时期的情报活动229
(一)高欢与宇文泰:用间高手的对决230
(二)宇文泰的行间术231
(三)巧用书信233
第五节 北周韦孝宽的情报谋略233
(一)巧制残信234
(二)厚待间谍235
(三)计除斛律光237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情报活动和情报思想240
第一节 隋朝的情报活动241
(一)反间与杨坚的治边策略241
(二)灭陈战争中的情报战246
(三)情报高手裴矩248
第二节 唐代统一战争中的情报活动253
(一)乡间安兴贵253
(二)侦察先锋李世民257
(三)不顾小义的李靖260
第三节 唐代治边平叛中的情报活动263
(一)裴行俭行间263
(二)安禄山叛变266
(三)郭子仪守边268
(四)削平藩镇272
(五)朱温招募间谍275
第四节 《李卫公问对》的情报思想279
(一)情报观:对孙子的部分继承280
(二)对“庙算”的精彩演绎282
(三)对用间得失的探讨284
第五节 李筌的情报思想287
(一)遵庙算之胜287
(二)“选士”和“求人”288
(三)探心之术291
第六节 杜佑和杜牧的情报思想293
(一)杜佑的情报思想294
(二)杜牧的情报思想296
第七章 宋辽金时期的情报活动和情报思想301
第一节 北宋统一时期的情报活动302
(一)吞并南平302
(二)剿灭后蜀303
(三)夺取南唐304
(四)平定北汉308
第二节 宋与辽、西夏的谍战310
(一)李允则的情报活动310
(二)元昊用间与西夏立国312
(三)种世衡用间314
第三节 宋金之间的情报战319
(一)洪皓的情报活动319
(二)宇文虚中的情报活动322
(三)岳飞的情报谋略330
(四)刘锜的情报活动332
(五)韩世忠巧行间术334
(六)秦桧的情报活动336
(七)刘蕴古的间谍活动339
第四节 苏洵父子的情报思想341
(一)苏洵的情报思想341
(二)苏辙的情报思想345
第五节 宋代兵书的情报思想347
(一)《虎钤经》的情报思想347
(二)《武经总要》的情报思想351
(三)《何博士备论》的情报思想355
(四)《美芹十论》的情报思想356
(五)《翠微北征录》的情报思想359
第六节 宋代《孙子》注家的情报思想361
(一)王皙的情报观362
(二)梅尧臣的情报术363
(三)何氏的虚实之术和间谍史364
(四)郑友贤对《孙子》的情报学解读367
(五)张预对孙子情报观的曲解369
第八章 元明时期的情报活动和情报思想371
第一节 忽必烈的情报活动372
(一)巧设间谍372
(二)识破反间373
(三)严密布控375
第二节 朱元璋的情报活动376
(一)间除赵普胜377
(二)诱捕陈友谅378
(三)巧妙的反间379
(四)特殊的使者381
第三节 朱棣夺取皇位的情报活动382
(一)僧人姚广孝的情报谋略382
(二)使用假情报385
(三)巧用谍战386
第四节 治边平叛中的情报活动388
(一)与瓦剌的谍战388
(二)王守仁的间术391
(三)乡间赵臣395
(四)死间夏正398
第五节 明军与起义军的情报战401
(一)张献忠巧妙周旋402
(二)明军的反间计403
(三)发展太监为内间405
第六节 戚继光的情报思想406
(一)算定战407
(二)情报报告制度408
(三)海上战场侦察410
(四)海防情报思想412
(五)防奸保密413
(六)赏罚制度414
第七节 明代兵书的情报思想415
(一)《投笔肤谈》的情报思想416
(二)《草庐经略》的情报思想418
(三)《兵经》的情报思想420
(四)《百战奇略》的情报思想421
(五)《孙子参同》的情报思想423
(六)《武备志》的情报思想424
(七)地理和海防情报426
第九章 清朝的情报活动和情报思想429
第一节 明清对峙期间的情报战430
(一)萨尔浒之战430
(二)沈辽之战432
(三)针对袁崇焕的反间计434
(四)范文程行间437
第二节 收复和统一台湾的情报战438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438
(二)施琅收复台湾441
第三节 俄国使团在华的情报活动444
(一)别有用心的巴依科夫444
(二)老谋深算的斯帕法里446
(三)心怀叵测的伊兹玛依诺夫447
(四)野心勃勃的萨瓦448
(五)善于逢迎的巴拉第450
(六)前赴后继的传教士453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华情报活动456
(一)阵容庞大的使团456
(二)包藏祸心的商船460
(三)纷至沓来的传教士462
(四)身份特殊的记者465
(五)蛮横开进的侦察队466
(六)令人痛心的内奸469
第五节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情报活动471
(一)可耻的先锋官472
(二)阴险的川岛浪速473
(三)狂妄的荒尾精474
(四)狡猾的宗方小太郎476
(五)罪恶的石川伍一478
第六节 日渐成熟的邮驿制度和保障集权的情报机构481
(一)日渐成熟的邮驿制度482
(二)保障集权的情报机构487
第七节 清朝的“知夷情”及海防情报思想491
(一)图里琛和《异域录》491
(二)陈伦炯和《海国闻见录》493
(三)徐继畬和《瀛寰志略》494
(四)魏源和《海国图志》495
(五)清朝情报活动的缺陷和不足498
第八节 曾国藩的情报思想500
(一)情报观500
(二)“审力”与知彼知己502
(三)军情察报503
(四)情报整编和分析505
(五)情报传递507
第九节 《间书》的情报思想508
(一)论“用间”实则是论“情报”508
(二)用间地位的提升511
(三)用间方法的出新513
后记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