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
  • 石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1970089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引言1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4

三、研究内容7

第一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证明方式探讨9

第一节 前提:几个重要概念之厘清11

一、理论误读:界定为推定12

二、关系界定:主观要件证明与推定、推论和推理13

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证明方式之司法意蕴20

一、是否存在推定:我国现有刑事司法解释20

二、是否合理: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证明方式界定为推定27

第三节 推论与《诈骗案件司法解释》之逻辑联系30

一、推定与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证明方式之证伪30

二、推论与《诈骗案件司法解释》中“可以认定”之逻辑耦合31

第二章 普通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之重点比较33

第一节 前提:“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厘定34

一、“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研究现状与本书观点34

二、“非法占有”与几个易混淆概念之厘定49

第二节 “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的方法比较54

一、普通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推论方法54

二、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推论方法56

第三节 “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的标准比较58

一、普通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标准58

二、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标准59

第四节 “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的效果比较61

一、普通诈骗罪的司法认定效果61

二、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效果63

三、“非法占有目的”推论实践困境之概括80

第三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实践困境的成因92

第一节 集资诈骗相较于普通诈骗之“商事特性”93

一、商事思维之内涵93

二、商事特性之具体体现94

第二节 单向认定方法的弊端:不完全适应商事特性98

一、单向推论方法存在不完全适应商事特性之弊98

二、单向推论方法运用存在不完全适应商事特性之弊99

第三节 单向认定标准的弊端:不完全适应商事特性100

一、前两个认定标准体系存在不完全适应商事特性之弊100

二、现有认定标准存在不完全适应商事特性之弊104

第四节 资金去向核算的弊端:不完全适应商事特性109

一、关于集资款数额的计算111

二、资产处置过程缺乏透明化116

第五节 单向认定方法与标准的引申:重指控而轻辩护121

一、被告人辩护难现象突出121

二、“吴英案”的实证分析122

第六节 国内破解实践困局之研究与评述132

一、总体研究现状132

二、现有研究评述135

第四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新型路径137

第一节 域外研究与启示:重视反证138

第二节 补强反证方法140

一、反证之必要140

二、反证与贯彻商事思维、关照商事特性之内在关联146

第三节 补缺认定的反证标准149

一、反证理论模型之建构149

二、反证数学模型之实践运用159

三、反证实践模型之设计172

第四节 补强反证保障机制204

一、辩护意见“不被采纳”的完整记录制度205

二、辩护意见“不被采纳”的说明制度215

三、辩护意见“不被采纳”的救济制度220

第五节 方法优化223

一、集资诈骗金额认定精细化、透明化的重要意义223

二、集资诈骗金额认定精细化、透明化的路径选择232

第五章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误区及其消除255

第一节 诈骗方法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256

一、诈骗方法的“品性”分析256

二、诈骗方法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259

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取消死刑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260

一、集资诈骗罪废除死刑的动因考察261

二、取消死刑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264

第三节 “严打集资诈骗”与“非法占有目的”存疑情形的处理265

一、“整体存疑”情形的处理265

二、“前期存疑”情形的处理270

第六章 “吴英案”与“亳州兴邦案”的探讨279

第一节 “吴英案”的典型性280

一、微博肇始:网民据理力挺280

二、官媒跟进:聚焦“体制和机制”282

三、学者争辩:以“会”辩理283

第二节 “亳州兴邦案”的戏剧性286

第三节 “吴英案”二审司法文件汇编288

一、“吴英案”二审辩护词节选288

二、“吴英案”二审裁判书节选297

三、“吴英案”再审判决书303

第四节 “亳州兴邦案”司法文件汇编307

一、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核准安徽兴邦公司吴尚澧死刑撤销安徽两级法院判决《刑事裁定书》307

二、“亳州兴邦案”再审辩护书308

三、吴尚澧等22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二审刑事裁定书334

余论356

参考文献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