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论与编码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论与编码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31957536.jpg)
- 曹雪虹,张宗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4019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信息论-高等学校-教材;信源编码-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论与编码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1
1.2 信息理论研究的内容2
1.3 通信系统的模型4
1.4 信息论的应用7
思考题10
第2章 信源与信息熵11
2.1 信源的描述与分类11
2.1.1 无记忆信源11
2.1.2 有记忆信源13
2.1.3 马尔可夫信源14
2.2 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20
2.2.1 自信息量20
2.2.2 离散信源熵22
2.2.3 互信息26
2.2.4 数据处理中信息的变化30
2.2.5 相对熵32
2.2.6 熵的性质32
2.3 离散序列信源的熵35
2.3.1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序列熵35
2.3.2 离散有记忆信源的序列熵36
2.4 连续信源的熵和互信息40
2.4.1 幅度连续的单个符号信源熵40
2.4.2 波形信源的熵42
2.4.3 最大熵定理42
2.5 信源的冗余度43
本章小结45
习题47
第3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52
3.1 信道的基本概念52
3.1.1 信道的分类52
3.1.2 信道的数学模型53
3.1.3 信道容量的定义56
3.2 离散单个符号信道及其容量57
3.2.1 无干扰离散信道57
3.2.2 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58
3.2.3 准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61
3.2.4 一般离散无记忆信道63
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64
3.4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66
3.4.1 连续单符号加性信道66
3.4.2 多维无记忆加性连续信道67
3.4.3 限时限频限功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70
3.5 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及其容量72
3.5.1 MIMO信道模型72
3.5.2 MIMO信道容量73
3.6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74
本章小结75
习题76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79
4.1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概念和性质79
4.1.1 失真函数和平均失真79
4.1.2 信息率失真函数R(D)81
4.1.3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83
4.1.4 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道容量87
4.2 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R(D)计算87
本章小结90
习题90
第5章 信源编码92
5.1 编码的概念93
5.2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95
5.2.1 定长编码96
5.2.2 变长编码98
5.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102
5.4 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103
5.4.1 哈夫曼编码103
5.4.2 算术编码108
5.4.3 LZ编码111
5.4.4 游程编码112
5.4.5 矢量量化编码114
5.4.6 预测编码115
5.4.7 变换编码117
本章小结120
习题121
第6章 信道编码124
6.1 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124
6.1.1 差错和差错控制系统分类124
6.1.2 矢量空间与码空间128
6.1.3 随机编码130
6.1.4 信道编码定理132
6.1.5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定理134
6.2 纠错编译码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137
6.2.1 纠错编码的基本思路137
6.2.2 译码方法——最优译码与最大似然译码140
6.3 线性分组码142
6.3.1 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142
6.3.2 伴随式与标准阵列译码145
6.3.3 码距、纠错能力、MDC码及重量谱149
6.3.4 完备码151
6.3.5 循环码153
6.4 卷积码157
6.4.1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157
6.4.2 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译码——维特比算法163
6.4.3 卷积码的性能限与距离特点170
本章小结173
习题173
第7章 加密编码176
7.1 加密编码的基础知识176
7.1.1 加密编码中的基本概念176
7.1.2 加密编码中的熵概念179
7.2 数据加密标准(DES)181
7.2.1 换位和替代密码181
7.2.2 DES密码算法183
7.2.3 DES密码的安全性186
7.2.4 DES密码的改进188
7.3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189
7.3.1 算法原理190
7.3.2 加密解密过程190
7.3.3 算法的安全性192
7.4 公开密钥加密法192
7.4.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193
7.4.2 RSA密码体制194
7.4.3 报文摘要196
7.4.4 公开密码体制的优缺点199
7.5 通信网络中的加密200
7.5.1 模拟通信加密200
7.5.2 数字通信加密200
7.6 信息安全和确认技术202
7.6.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202
7.6.2 数字签名203
7.6.3 防火墙205
7.6.4 密码学的应用实例206
本章小结209
习题209
第8章 网络信息理论简介211
8.1 概论211
8.2 网络信道的分类212
8.3 网络信道的信道容量域214
8.3.1 离散多址接入信道214
8.3.2 高斯多址接入信道218
8.3.3 广播信道220
8.4 网络中相关信源的信源编码221
8.4.1 相关信源编码221
8.4.2 具有边信息的信源编码224
本章小结227
习题227
附录 本书所用主要符号及含义23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32
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