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身损害鉴定与赔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身损害鉴定与赔偿
  • 张纯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0541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伤害鉴定-中国;人身权-侵权行为-赔偿-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身损害鉴定与赔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人体构造与损伤简述1

一、人体基本组织1

二、人体器官系统1

三、人身损害鉴定相关概念2

四、损伤分类3

第二节 人体对损伤后的反应6

一、局部反应7

二、全身反应7

第三节 损伤时间推断及损伤并发症和后遗症8

一、损伤时间推断8

二、损伤并发症及后遗症10

第四节 人身损害鉴定的主体和程序13

一、鉴定主体13

二、司法鉴定程序15

三、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的程序18

四、司法鉴定的时限及终止22

第五节 人身损害鉴定的任务及内容23

一、人身损害鉴定的任务23

二、人身损害鉴定的内容23

三、人身损害鉴定注意事项28

第二章 人身损害检验31

第一节 人身损害检验基本方法31

一、案情及病史采集31

二、医学文书审查31

三、法医学检查32

四、法医学损伤检查记录33

五、损伤后缺失及畸形的测量34

六、皮肤瘢痕面积测量39

七、肌力检测与功能障碍程度评价40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42

一、X线检查42

二、CT检查45

三、MRI检查49

四、颅内出血及血肿时间判断50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51

六、介入放射学检查51

第三节 超声检查52

一、消化系统脏器损伤52

二、泌尿系统脏器损伤53

三、软组织损伤53

第四节 听觉与视觉检查54

一、听力检查54

二、视觉电生理检查56

第三章 颅脑损伤57

第一节 颅脑损伤基本类型57

一、颅脑解剖生理简述57

二、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57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61

一、颅脑损伤的并发症61

二、颅脑损伤的后遗症63

第三节 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65

一、法医学检查65

二、损伤程度鉴定67

三、伤残程度评定67

第四章 脊髓与周围神经损伤70

第一节 脊髓损伤70

一、脊髓解剖生理简述70

二、常见的脊髓损伤类型70

三、脊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72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75

一、周围神经解剖生理简述75

二、常见的脊髓损伤类型76

三、周围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79

第五章 口腔颌面部及眼耳鼻喉损伤81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损伤81

一、口腔颌面部解剖与生理简述81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常见类型81

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法医学鉴定84

第二节 眼耳鼻喉损伤89

一、眼损伤89

二、耳损伤98

三、鼻损伤103

四、咽喉损伤107

第六章 胸腹部损伤110

第一节 胸部损伤110

一、胸部解剖生理简述110

二、常见胸部损伤类型110

三、胸部损伤合并症111

四、法医学鉴定112

第二节 腹部损伤114

一、腹部解剖生理简述114

二、常见腹部损伤类型115

三、腹部损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116

四、法医学鉴定117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损伤119

第一节 泌尿系统损伤119

一、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简述119

二、常见的泌尿系统损伤类型119

三、法医学鉴定121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损伤123

一、男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简述123

二、男性生殖系统损伤类型126

三、法医学鉴定127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损伤129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简述129

二、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损伤130

三、法医学鉴定131

第八章 脊柱与四肢损伤134

第一节 脊柱损伤134

一、概述134

二、损伤原因和类型135

三、临床表现137

四、脊椎损伤的并发症与后遗症140

五、法医学鉴定142

第二节 椎间盘及韧带损伤147

一、概述147

二、损伤原因和机制147

三、临床表现与检查148

四、法医学鉴定148

第三节 四肢骨关节损伤150

一、概述150

二、损伤机制151

三、四肢骨折分类152

四、上肢常见损伤类型154

五、下肢常见损伤类型157

六、关节损伤161

七、四肢骨关节损伤并发症与后遗症164

八、法医学鉴定168

九、四肢骨关节损伤鉴定应注意的问题176

十、损伤程度与伤残等级评定178

第四节 骨盆损伤183

一、概述183

二、损伤机制183

三、骨盆骨折的常见类型184

四、临床表现184

五、骨盆骨折并发症186

六、检查186

七、法医学鉴定187

第九章 其他损伤189

第一节 虐待伤189

一、家庭暴力189

二、儿童虐待189

第二节 诈病(伤)191

一、诈病(伤)的概念191

二、诈病(伤)的特点191

三、常见诈病及其法医学鉴定192

四、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199

第三节 造作病(伤)200

一、概论200

二、造作病(伤)的特点200

三、常见的造作病202

四、造作病、造作伤的法医学鉴定203

第四节 匿病(伤)204

一、概念204

二、常见的匿病及识别方法204

三、法医学鉴定205

第十章 医疗侵权损害鉴定206

第一节 医疗纠纷206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及构成条件206

二、医患关系的构成及其义务207

三、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209

四、医疗纠纷的分类212

第二节 医疗事故及处理215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及必备要件215

二、医疗事故的等级217

三、医疗事故处理方式218

四、医疗事故鉴定223

第三节 医疗侵权损害处置228

一、医疗侵权损害的界定228

二、医疗侵权损害的处置程序229

三、医疗侵权损害司法鉴定230

第四节 医疗侵权损害司法鉴定的内容233

一、医疗过错判定233

二、因果关系分析及参与度判定253

三、医疗侵权损害残疾程度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鉴定259

四、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区别264

第十一章 人身损害民事赔偿270

第一节 我国的赔偿制度270

一、赔偿制度的概念270

二、人身损害赔偿的种类270

三、人身损害赔偿的原则271

四、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272

第二节 人身损害鉴定的时机与标准适用273

一、残疾程度评定相关概念及鉴定时机273

二、损伤程度的概念及评定时机274

三、人身损害鉴定标准适用275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的赔偿280

一、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依据280

二、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原则280

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281

四、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注意事项283

第四节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人员人身损害赔偿284

一、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284

二、工伤致残的赔偿原则285

第五节 医疗事故所致人身损害的赔偿290

一、处理原则290

二、赔偿项目及标准290

第六节 医疗侵权及其他原因所致人身损害的赔偿292

一、医疗侵权损害及其他原因所致人身损害的赔偿的法律依据292

二、其他原因所致人身损害的残疾程度评定292

三、医疗侵权损害及其他原因所致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293

四、相关标准及名词释义297

第十二章 人身损害鉴定意见审查应用299

第一节 鉴定意见的性质299

一、鉴定意见的依据299

二、鉴定意见的法律性质299

三、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299

四、鉴定意见的证明力302

第二节 鉴定意见影响原因及冲突解决机制303

一、司法鉴定意见影响原因分析303

二、鉴定意见冲突解决机制304

第三节 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及专家辅助人制度305

一、司法鉴定人出庭制度305

二、鉴定意见质证的专家辅助人制度312

参考文献315

附录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317

附录二 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320

附录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323

附录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35

附录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42

附录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347

附录七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349

附录八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389

附录九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08

附录十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428

附录十一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448

附录十二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470

附录十三 正常人体关节活动度475

附录十四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GA/T800-2008)481

附录十五 上海市伤残人员配置辅助器械的规定490

附录十六 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