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政治学大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政治学大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953161.jpg)
- 邓初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3871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25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646页
- 主题词:政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政治学大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新中国大学丛书编辑缘起1
新中国大学丛书特约编辑2
新中国大学丛书半年内出版各书3
自序4
第一编 绪论11
第一章 政治学的意义11
第一节 政治学的对象11
第二节 政治学的任务16
第二章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2
第三章 政治学的方法28
第一节 政治学上所流行的几种方法28
第二节 现实论理学的方法——唯物辩证法36
第二编 阶级论49
第一章 阶级论在政治学中的地位49
第二章 阶级是什么——阶级的概念55
第三章 阶级发生的原因60
第四章 阶级发展的过程68
第五章 各种各式的阶级集团的历史性73
第六章 现代社会各种阶级之分析77
第七章 现代社会各阶级之政治任务83
第八章 中国的社会阶层91
第三编 国家论97
第一章 国家的本质97
第一节 各种国家理论的批判97
第二节 国家是社会的上层建筑112
第三节 国家是阶级矛盾之不能调和的产物116
第四节 国家是一种公权力的建立119
第五节 国家主要是获得经济的特权123
第六节 国家是生长流变的125
第七节 国家的定义129
第二章 国家之史的发展134
第一节 国家之起源135
第二节 国家之发展138
一 古代国家138
二 中世封建国家141
三 近代代议制国家145
四 社会主义国家157
第三节 国家之消灭182
一 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消灭之过程182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高期形态——国家的完全消灭187
第三章 国家论与中国198
第四编 政府论209
第一章 导论209
第一节 政府的概念209
第二节 政府的历史性212
第三节 政府的职权215
第四节 宪法在政府论中的地位217
第二章 议会政府(议会政治)222
第一节 议会政府的宪法222
第二节 布尔乔亚宪法中的人民权利225
第三节 议会政府下的选举制度230
第四节 议会政府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234
第五节 所谓分职论——由分权到分职239
第六节 行政机关组织的三种形式——总统制、内阁制、委员制243
第七节 立法机关的组织——议会248
第八节 司法机关253
第三章 法西斯独裁政府257
第一节 法西斯主义的特征257
第二节 法西斯主义的先决条件及其定义260
第三节 法西斯的组合国家及政治上的恐怖263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的前途266
第四章 苏维埃政府269
第一节 苏维埃政府是普罗专政的国家形式269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与普罗专政的系统272
第三节 苏维埃政府普罗专政的任务275
第四节 规定在苏联宪法中的国家权力、政府职权及人民之权利义务278
第五章 民主与独裁284
第六章 中国的政府289
第五编 政党论299
第一章 政党的概念299
第二章 政党的形成过程303
第三章 阶级、政党、领袖308
第四章 政党的种类312
第五章 政党的要素318
第六章 政党的特性324
第七章 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或战术)335
第八章 政党对于战略与策略的指导343
第九章 政党斗争的方式351
第一节 秘密的斗争方式352
第二节 公开的斗争方式353
第三节 国会方式355
第四节 武装方式359
第五节 国家方式362
第十章 政党组织的方式365
第十一章 政党的口号与指令369
第一节 口号与指令的概念369
第二节 口号与指令之实际运用的经验372
第十二章 政党之历史的运命376
第十三章 布尔乔亚(Bourgeois)政党379
第一节 布尔乔亚政党的形成379
第二节 布尔乔亚政党与德谟克拉西(Democracy)382
第三节 布尔乔亚政党之史的发展387
一 英美的布尔乔亚政党387
二 大陆的布尔乔亚政党393
三 日本的布尔乔亚政党400
第四节 布尔乔亚政党与一党专政403
第五节 布尔乔亚政党的本质407
第六节 布尔乔亚政党对立之虚伪410
第七节 布尔乔亚政党的组织与财政413
第十四章 普罗列塔利亚(Proletarian)政党418
第一节 普罗列塔利亚政党的形成418
第二节 普罗列塔利亚政党及其国际421
第三节 第三国际下的普罗列塔利亚政党的特征424
第四节 全世界普罗列塔利亚政党之史的发展——从第一国际到第三国际430
第五节 苏联联共党史发展过程简述435
第十五章 中国的政党442
第一节 中国政党之史的观察442
第二节 中国各政党的现状及主张447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的特征454
第六编 革命论469
第一章 革命的概念469
第二章 历史上革命的阶段473
第三章 帝国主义476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476
第二节 生产集中和垄断478
第三节 银行的新作用和财政资本的寡头统治482
第四节 资本输出与各资本家集团的瓜分世界485
第五节 各列强间的世界分割488
第六节 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491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论496
第一节 帝国主义时代与社会主义革命496
第二节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律与社会主义革命4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实例502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504
第五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07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507
第二节 资本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510
第三节 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518
第四节 殖民地半殖民地资产阶级革命527
一 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527
二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战争530
三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534
第六章 当前资本主义总危机与革命高潮539
第一节 从战后资本主义总危机到新经济恐慌539
第二节 空前的紧张局面与新的革命高潮543
第三节 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547
第四节 反帝的民族统一战线554
第五节 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59
第六节 国际上的两条阵线——侵略阵线、和平阵线564
第七章 中国革命论570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动力570
第二节 中国革命之史的发展577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前途584
第八章 总结论598
附录 民主政治的新趋势603
编者跋618